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济南老街巷 |
[游记]济南老街巷 |
2008-05-22 sina.com.cn |
五路狮子长春观, 芙容巷:芙蓉巷因靠近芙蓉泉而得名,因小巷比芙蓉街窄小,故称“芙蓉巷”。芙蓉巷西头是芙蓉街,东头就是院前街。据载,1882年张巽臣在巷内路北开办了济南较早的卫生镶牙馆(一说是牙科诊所)。另据记载,1906年芙蓉梁记染坊因土布滞销生意艰难,负债大,掌柜梁维秀潜逃。街东头还有1931年建的照相馆旧楼。 广智院街:广智院街东芝趵突泉南路,西到东双龙街。街因有“广智院”而名。1934年《济南市政府失去测量报告书》始载“广智院街”名,上世纪六十年代,曾一度改为“广智街”。1980年又恢复原名。据载,清光绪年间,英人基督教传教士怀恩光,在山东青州建“博古堂”,后迁来济南,并扩大建筑为“广智院”。据载:“广智院陈列博物、天文、地理、各种动物模型标本,任人观赏,籍为传教之媒介”,“广智院在南关东新街,为齐鲁大学社会教育科,内陈动植物、矿物标本、各种制造品……建筑宏伟,内容较为完备”。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广智院,撤除原有展室,改为山东省博物馆自然陈列室。展品有恐龙、大象骨骼化石等,还常举行些临时性展览。 济南之最 济南最早的西餐馆:石泰岩饭店。1904年由德国商人,在胶济铁路济南站东南侧开办。 有趣的南芙蓉泉之谜 水位不变之谜。南芙蓉泉水不会因天旱而干涸,也不会因雨水大而水位提高,常年保持1.8米左右的水深,即使遭遇大暴雨导致满池,也会在两三个小时内恢复到1.8米水位,几十年如此。是何原因能使泉池这样自动调节水位的呢? 泉水流向之谜。南芙蓉泉泉池是一眼深2.5米的池子,东北角有一个小缺口,水就是在这里流出的,而且出水量常年与流出量相等,因此水深始终保持在1.8米左右。那么,这水流到哪里去了呢?有人曾猜想,水流入王府池子,而后汇入百花洲,最后注入大明湖。但老住户王丰否认了这种说法“如果泉水流入王府池子,那么前些年大旱的时候,王府池子又不会干的那么惨。”金师傅回忆,有次清理泉池污物时,曾不经意将脚伸入了泉池东北底角缺口处,发现泉水流向是在东北方向,但里面具体流入何方就说不清楚了。 泉池修建之谜。泉池整个池壁是用整齐的方型料石垒起的,池壁上下齐整。居民会议,以前曾在北面泉池壁上嵌着一块一尺来长的大方黑砖,上刻“芙蓉泉”三字(此砖后来被称为城建部门的人拿走了),但谁也说不清这泉是何年发现、何人建池、何人刻砖的。资料记载,济南共有四个以“芙蓉”命名的泉水,即位于芙蓉街69号的芙蓉泉、位于岱宗街上的“北芙蓉泉”和“芙蓉池”,以及这南芙蓉泉,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关于这南芙蓉泉的资料。 金菊巷的传说。关于金菊巷,民间传说,故事这里住着一个财主,他曾娶一个年轻貌美女子为妻,女子名叫“芙蓉”。后来他又娶了二房叫“菊花”。这菊花为了争当正房,施用计谋使财主休了芙蓉。当财主在济南府城里买了地皮盖了房子后,菊花又嫌这一带以“芙蓉”命名的街不少,让财主在住的以她的名字命名。当时金菊巷者地方住家还不很多,财主便请算命先生出主意,算命先生让财主做一朵纯金菊花,并买通地方,将此地改名为“金菊巷”,据传旧时路北一户人家的影壁上,还有金菊的砖雕。1932年3月,在济南很有名气的燕喜堂饭店在巷内开业。 街市喧闹达四冲,车行如水马如龙。芙蓉西去条条巷,香肆风吹凤脑浓。——清孙兆桂 万紫巷 李清照《醉花阴》 闵子骞"鞭打芦花"闵子墓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d7cb901000drf.html53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