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百脉泉 |
[游记]百脉泉 |
2008-05-22 sina.com.cn |
百脉泉 今年夏天北方雨水较多,雨水多济南泉水就旺,现在保泉工程每天都报告趵突泉的水位。随雨量增多,南部卧虎山水库开始放水,听报道说趵突泉水位已经升至多年来的新高了。又听人说章丘百脉泉也很旺,很长时间没去章丘了,眼下有旺泉这事,正好去一趟。 我当兵时曾在章丘明水镇旁边的防化连呆过一年。那时也常往济南跑,跑的路就是公路,路较窄,路面也不太好,途中要经过好几个村庄,从济空大院到明水要跑两个多小时。现在交通方便多了,出了大院一拐上了经十路,沿经十路向东路,双向十车道,很宽,一直向前,不一会即到章丘县城,现在的章丘早已不是县,改成区了。 顺着路标所指百脉泉公园一直向北,路两旁就见有泉水在流,间或有些石头树木衬托其中,未到泉处,先见泉水。想三十多年前,我们早操跑步,就是沿公路跑,路边便是三四米宽哗哗向西流淌的泉水,夏天泛着凉意,冬天腾着雾气。每次跑完,就解散休息,蹲到水边,洗把脸擦擦汗,可谓惬意至极。如今的人比那时聪明,把泉水引到市里,并蜿蜒着缓缓流在路的两侧,让市民们直接受到泉的益处,现在城市里有如此之清、长年经久不息之流水,真是老百姓的福分哪。 那时也并没有什么公园,泉冒出来就随便地流走,无拘无束。泉也多,甚或老百姓稻田里,雨水多时也有泉在汩汩地冒,并没有人觉得如何金贵和新奇。现在不同了,现在泉成了宝贝,把泉圈了起来,修了些景观,让人来看,便可收钱。 百脉泉公元建于1986年,分了三个景区,自然风光区、龙泉寺、清照园三个部分。公园因地缘势,顺水流向建立。 把车停在区政府大院的停车场,区政府就在百脉泉边上,占了一个绝好之地,有水从东边南边环大院而去,又有喷泉冒出几米高的柱,怕也是泉水吧。 公园的大门修成牌坊状,进得门来,路便有向下的坡,石板铺成处,有水自缝中细细地润滋,路边有树,树根处和坡上草坪上亦有泉水渗出,可见水位比较高了。 再向北就见湖了,湖中串串银珠自水底缓缓而去,往远处望,这珠子就连成一片了。湖岸处有一阁,阁下有雨亭,亭下可观泉赏水。有两座拱桥将水一分为三,曰南北西三湖,南湖小巧空冥,北湖水面平阔,西湖水比较深,有荷和石桥于其间参差而立。 湖水之中,有诸泉相连,泉波涌出,汇成一处。浩浩向西奔涌,先前路上所见之水皆从此出。龙弯泉波光粼粼,重镜泉晶莹如镜。最为有名的莫过于百脉泉了。 真正的百脉泉并不如其余之泉好看,百脉泉在梵王宫大殿之下,进得院门,见殿下有一方池,中有拱桥搭起,南北两池巧妙相连,池底有数不尽的水泡,缓缓浮上水面,恰似无数珍珠在水中滚动,“百脉泉珍珠滚”便是这了。水中有游游荡荡的藻提,壁上有密密实实的苔鲜,把池水染成碧绿,诸多金色鱼儿游于其中,就给游客平添了许多乐趣。 这就是与趵突泉齐名,为明水诸泉之冠的百脉泉了。百脉泉之所以有名,并非其好看,说观赏度,济南七十二泉个个都有特点,想来珍珠泉比其也差不了太多。百脉泉则因其名而冠,北魏《水经注》载:“水源方百步,百泉俱出,故谓之百脉泉。”元《齐乘》载:“盖历下众泉,皆岱阴伏流所发,西则趵突为魁,东则百脉为冠。”明文学家李开先《游百脉泉》诗云:“水劲无过济,脉泉更著名。不霜清见底,漱石寂无声。颗颗如珠碎,纭纭比镜平。不能容小艇,但可濯长缨。”清道光《章丘县志》称:“方圆半亩许,其源直上涌去,百脉沸腾,状如贯珠,历落可数。”可见此泉已有一千多年有文字记载之历史,且历朝历代都有史书记载或文学家描写之。因此无怪其可与趵突泉齐名了。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6bb93701000dqh.html25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