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在仲春。晚饭后,华灯初上时刻,我与X君来到百花公园散步。 公园就在这座县城的主干道百花路旁,地处市区中心,周围都是居民聚集区和办公房,市民往来十分方便。因此,不论什么时候,特别是天气暖和以后,这里的晚上都十分热闹。不过今天是个例外,可能是清明刚过,寒意未尽吧。我们来到公园边时,眼前的人并不多,显得有点冷清。 说是公园,但并不象我印象中的城市公园,有栅栏,有票房,有把门的。这里四通八达,出入口有四五处之多,而且不用买门票,可随时随意进入。白天的百花公园看上去显得狭小简陋。你随便站在公园的哪一角都可以将公园尽收眼底。不足百亩的范围内有占公园小半面积被人戏称为小日月潭的湖,有小桥流水,有亭台游廊,有树木花草,甚至还有假山喷泉和华表。但也许是太小,也许公园还是一个刚刚诞生的婴儿,看上去还很脆弱很不起眼。然而晚上的百花公园却出奇的美,象一个风姿绰约的少女,那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的灯火与天上的星星交相辉映,有如缀在少女身上闪光的珠宝。灯光星光掉在湖水中,把夜色下荡漾的湖水映照得如梦如幻,有如少女润滑的肌肤。环湖站立的那一株株随风摇曳的垂柳,有如少女如瀑的秀发。我们沿着公园的环湖甬道信步走着,一边呼吸着充满水气和草木清香的空气,留览着湖光夜色,一边叙说着公园的点点滴滴。这座县城是新建的,公园自然也是新建的,公园的所有土地都是农民无偿捐赠的,包括这个原来是水库的湖。公园里的许多树木也是单位和个人义务栽种管理的。我感慨地说:套用一句老话,我们脚下的这座公园可谓“人民公园人民建,人民公园为人民”了。 不到半小时我们便绕湖转了一圈。我们恋恋不舍地走出公园,心里都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我们不约而同地沿着百花路继续走着。百花路十分宽阔,左右两排路灯象两支火箭射向远方;灿烂的路灯下,两排绿色的白玉兰树已然成阴,象巍然屹立的卫士;它们的前面,还有两条平整得象地毯一般的绿化带。道路两旁是鳞次栉比的楼房,此刻,楼房被闪烁的霓虹灯勾勒得象一幅幅美妙的图画。我们相伴着不停地向前走着,不觉离开了楼房,离开了闹市,走进了一片黑黝黝的田野。这里的风特别凉爽,空气特别新鲜,还夹带着泥土的芬芳。我知道,百花路还在延伸着、生长着,它走过了闹市,走过了田野,还要走进千年道教名山玉笥山。它此时的尽头,脍炙人口的玉笥山“六石”之最——“根蟠几十亩”,瑰奇万状的泰石就横亘在我们的面前。在朦胧的夜色中,我凝视着泰石,似乎看见了它身后不远处那座有一千多年历史的“百花”古桥和古桥上曾经风光一时的“百花亭”。据说明嘉靖八年举进士第一的吉水才子罗洪先在进京前来玉笥山拜谒,为玉笥山仙境所迷,当晚一人独自在百花亭秉烛夜读,一夜无眠。与此同时,当晚借宿在山上的人不约而同地梦见观赏“百花桥上状元游”的激动人心的场面。后来金榜题名,罗洪先果然独占鳌头。 这时我突然心里一亮,百花桥,百花路,百花公园……它们不就是一个整体么!谁说百花公园小呢?现已成形的有几平方公里的整个县城、几十平方公里的玉笥山不都是它的组成部分么!谁说它显得简单、单调、不成熟呢?既有现代文明的熏陶,又有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既可给游人以山水美的享受,又能为游人送上文化大餐,这样的公园,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怕也不多见吧。 想到此,走出公园时冒出的意犹未尽的遗憾消失得无影无踪。 徜徉在这个大公园中,我和X君都如醉如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