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周村大街散记

[游记]周村大街散记

2008-05-22    sina.com.cn

周 涛

南有周庄,北有大街。来到山东,来到淄博,不到周村大街看看,应当说是一种遗憾。

来到周村大街,你看到的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几百米的街道,而是一种古老文化的代表,是一部记录百年沧桑的书籍,是一个中国古商业街的活标本,这里有一代代商人拼搏和辛酸的历史印迹。

站在大街上,仿佛有时光倒流的感觉,可以感受到商人们来来往往穿梭忙碌的情景,耳边仿佛传来夜幕下商人们噼里啪啦打算盘结帐的声音,仿佛听到一个个银号里面喜笑颜开地哗哗啦啦数银子的声音。

看着大街上人来人往观光的人流,看着两旁一个个老字号商铺,循着导游小姐的介绍,任思绪去一点点寻觅百年以来这大街背后古老的繁荣的碎片。

周村是鲁中地区淄博市的一个区,民间又叫“天下第一村”,“旱码头”,周村的代表就是“周村大街”。说是大街,其实大街并不大,目前保留下来的只有长500米,宽8米左右的一小段街道。据记载这条大街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约公元1410年),明崇帧九年(元1636年)大街有了初步的雏形。相传1775年乾隆下江南时路过周村,正逢正月十五,乾隆帝远远地看到旱船、狮子、高跷、芯子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俗表演,煞是好看,乾隆帝龙心大悦,赐予周村为"天下第一村"。

今天我们所说的周村大街,其实不单单是这小小的一条大街,而是指的与大街相连的丝市街,银子市,棉花市街、油坊街、南下河等等,其规模、其建筑数量、其质量以及繁荣程度和集中程度,在我国江北目前都是少见的。

保留的建筑中,在历史上被称道的是著名的“三街一场”,即丝市街、保安街、大街和说书场。这样的布局今天看来是有着很大的科学性和人性化的。丝市街和大街是商人们经商的地盘,保安街是治安人员的办公场所,三条大街相毗邻,保证了商人们有条不紊的经营和正常生活秩序的安定,不被外来和内部的黑实力所扰乱。

说书场是娱乐的地方,辛苦了一天的商人们,晚上坐在这里,看着心目中的名角在台上眉目传情,听着书场的艺人一个个的向外抛着逗笑的“包袱“,慢慢品着幽香的茶水,或者品尝着周村大街的名吃“周村烧饼”,一天的疲劳和商场的勾心斗角早就抛到九霄云外了。“听见锣鼓响,饼子贴到门框上 " ,古老的歌谣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当时的人们对说书场的向往和陶醉的心情。

如今保安街的遗迹已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呆板的水泥四方块般的小楼房,令人叹息。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以大街和丝市街为中心的街道保留的还算是比较完好的。这里沿街的建筑以明清风格的木结构和砖为主,同时又有外来伊斯兰风格的建筑,还留有明清时代洋务运动的风格。绝大多数建筑为硬山坡屋顶、青瓦,建筑墙面也以青砖石为主,木结构建筑木材部分漆暗红色和黑色,整个环境古朴、素雅。错落有致的格局,精巧别致的门市,丰富多彩的匾额和招牌,以及充满深厚商业气息的街道名称。

说到建筑,还不得不说周村大街的宗教建筑,繁杂纷呈,中外、佛、道、儒,相纳相融,极具特色。现存最早的文物资料,是保存在魁星阁古建筑群内的大唐贞观十年古波斯国宗教摩尼教的石刻造像,它也是周村为北方丝绸之路源头的最有力的证据。矗立于银子市街南首的魁星阁,是清道光二年修建的一座用来鼓励人们努力学习的优秀建筑物。在现在的区委大院的天后宫庙群示意图上可以清楚的看到,仅仅在这里就有天后宫、肃仪殿、北极阁、玉皇阁、千佛阁、准提庵、三星庙、猴子庙等大小庙宇 30 余座,数百间房屋。天后宫同于澳门的玛祖庙,本是纪念海神的,由于湖广客商的增多,也因为是 " 旱码头 " 的缘固,在周村也建有雄伟的天后宫。肃仪殿则是模仿泰山行宫而造,红墙碧瓦,蔚为壮观,而由于山西商人很多,大大小小关公庙遍布街巷,达百座之多。

大街的建筑充分体现了商人的智慧,商人独特的头脑和思路不得不叹服,他们不但是精明的商人还是了不起的建筑设计专家。

来到这里,你可以看到大街和丝市街沿街多为零售店铺,门窗开口较大,以吸引顾客。银子市街多为当时的钱庄,建筑物具有一定的防护功能,问窗开口小,立面则显得稳重,给人以坚实感。

那年,平遥古城、周庄的竭力保护和开发者,著名建筑学家阮仪三教授感慨道:“没想到在江北有这么一个保存完好的地方!"。随行的专家对大街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著名的导演张艺谋先生来到了这里,支起了摄像机,把这里当作《活着》的拍摄基地。电视剧《大染坊》、《旱码头》的拍摄基地也在这里。

《大染坊》主人公的原型就在大街上。走进染坊内,防线、织布、染布,各个程序一目了然。看着纺车、织布机、梭子、大染缸,还有一匹一匹的色彩鲜艳的布,那个历史的故事,在眼前一幕幕浮现,仿佛就发生在今天。
听那里的老人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周村就有家庭手工丝织作坊,成为“桑满园、户养蚕,机声不断、家织绸缎”的著名丝绸产地,是远近闻名的“丝绸之乡”同时,也成为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之一。
看完了这些古朴的建筑,让我们再看看这些建筑里面的商人们,是他们创造了周村的繁荣,周村人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最先在周村设立商号的是山西和陕西的商人,当年秦晋商人在周村的人数最多,他们大多经营漆器、木器、棉布等,现在走在这条大街上,还可以看到当地人在从事着这些古老的生意。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3e85a3ea010006d0.html50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