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文化的发祥地、蒲松龄的故乡——山东淄博,日前推出了“冬季到淄博来看洞”、“冬季到淄博来访古”、“春节意未尽、淄博民俗游”等系列冬季主题旅游活动。 淄博市的临淄区是春秋战国时期“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的齐国都城,长达800年悠久的历史,为淄博遗留了大量的文物古迹,临淄故城及其周围地带文物古迹浩繁,被誉为“地下博物馆”。临淄的后李文化在我国北方属首次发现,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殷商文化在淄博皆有迹可寻。清代文坛大家蒲松龄和他的巨著《聊斋志异》以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的关注,淄川区蒲家庄,蒲翁后人依托蒲松龄故居建成了聊斋文化旅游区。清代文坛领袖王渔洋、赵执信和蒲松龄被后人并称为孝妇河畔三名人,坚实浑厚的齐文化,使淄博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积淀深厚的文化旅游之都。 淄博市南部山区集山、水、林、泉、洞于一体,特别是溶洞资源尤为丰富。素有“山东第一洞”之美誉的博山开元溶洞大气磅礴、瑰丽雄奇,是一个廊道厅堂式洞穴,因洞内发现有唐朝开元年间的钟乳石刻而得名,全长744.9米,最高和最宽的地方达30米。沂源溶洞群包含九天洞、灵芝洞、千人洞、石佛洞、盘龙洞等多个天然石灰岩溶洞。其中,以九天洞和灵芝洞最为显著。九天洞共有18个洞厅,长1200余米,游程3000余米,主要景观300多处,距今约有4亿年。洞中石花分布规模大、品种多,有四大绝景和八大奇石,中国科学院陈诗才教授鉴定为中国最大的石花洞群,素有“九天归来不看洞”的美誉。樵岭前溶洞群位于淄博市博山区西南6公里处,这里群山环抱、绿水相映,山奇、水碧、林幽、景秀。樵岭前溶洞开发深度达1600余米,是中国北方罕见的大型石灰岩洞穴系统。洞中的钟乳石、石笋、石花、石幔等琳琅满目,姿态万千。冬天游溶洞,洞外冰天雪地,洞内四季恒温、温暖如春,更有洞内流水如管弦、如丝竹,叮当作响,如一曲缓韵幽歌。 淄博浩浩几千年古风,遗留下丰富多彩且富有地方特色的风俗民情,从春节过后,淄博市的欢庆活动便一浪高过一浪。到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3天,淄博各地民俗节庆活动达到了高潮。大型机械灯、花灯、芯子揉和着淄博传统文化中各种人物形象纷纷登场,千姿百态,威风锣鼓、腰鼓、秧歌、踩高跷、舞狮子等各民间艺术团体也各展身手,竞显风流。淄博民俗游,也在近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中国旅游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