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张家界:深山里的蓬莱仙境 游记

[游记]张家界:深山里的蓬莱仙境 游记

2008-06-10    waywaycn.com

香港紫荆报记者 武眉凌

走过一个个城市,看过一处处风景,然而思念始终停留在张家界那如竹笋般拔地而起的峰林上。这里有地球的记忆,是大自然的童话,是红尘外的清凉世界。这是我前几年前写张家界的一篇稿子的开头与结尾。那时,每次到张家界都是匆忙进山看自然风光,从没人给我讲解人文的张家界,以致于一直认为,张家界只盛产美丽的山水,却是一片文化沙漠。而这次我却听到了——远古的呼唤

我象一个背着背篓捡拾麦穗的女孩,在张家界捡拾积淀了数千年的文化。张家界早先并不叫张家界,叫青岩山,那时,青岩山上也没有姓张的人家。为什么后来又叫它张家界呢?这事儿,还得从汉留侯张良说起呢!

相传,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滥杀功臣。留侯张良想到淮阴侯韩信死前讲的那句话:“狡免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不禁打了几个寒颤,便想效法当年越国范蠡,隐匿江湖。可是到那里去好呢?入江淮,乃刘氏腹地;至留县封国,不能久安;秦岭、巴山,虎豹成群,不是养生延年之处;西北方,匈奴骚扰……他思来想去,只有到南方,找赤松子仙师去!于是,他便循着赤松子的足迹,上了天门山。以后,又辗转登上了青岩山。这里别有天地,正是张良要寻求的‘世外仙境”!从此,他便在这里隐居下来,修行学道,并留下了一脉张氏子孙。

其实,早在战国末期屈原被流放时就曾在这里留恋忘返,“沅有茝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荒忽兮远望,观流水兮潺湲。”这是仙风道骨的屈原在张家界的澧水边的仰天放歌。不仅仅是屈原,古代重量级文学家,诗人如沈约、李白、杜甫、黄庭坚等也都先后来过张家界。“书声朗朗楚城传,宋玉门生笑语酣,湖北湖南天独厚,多才唯楚事有缘。”这首古老的民谣,再现了一幅绝好的宋人画本。有如此多的名人光顾,有如此奇特的山水,这片土地怎能没有长了翅膀的传说和来自天边的浪漫故事。连黄帝的儿子——欢兜也曾与崇山结缘

欢兜,相传为上古时唐尧时人,因与共工、三苗、鲧“作乱”,被舜流放到崇山。据《辞源》载:“崇山在湖南大庸县西南,与天门山相连。相传舜流放欢兜于崇山,即此。”当今史家提出中华民族的古代文明是由四个集团共同创造的学说,其中长江中下游的苗蛮集团,就是以欢兜、祝融为首的,因而,崇山就越来越引起国内外有关人士的注意。

崇山在张家界市西南20公里处,海拔1164.7米,主峰面积3平方公里。其山顶今存欢兜墓、欢兜屋场、欢兜庙等古遗迹,民间亦颇多关于欢兜在崇山征战的传说。

关于欢兜的历史记载散见于一些古籍,例如唐代大诗人王维曾作《赧王墓》诗:“蛮烟荒雨自千秋,夜邃空余鸟雀愁。周赧不辞亡国恨,却怜孤墓近欢兜。”

道光《永定县志》载:“古欢兜冢,在县西南崇山绝顶,有巨垄,土人皆以见为不祥。”又载:“崇山中曾出土一青铜鼎,历数千年,古色斑驳。”

《直隶澧州志》载:“崇山,峙县西南,上与天门相连。山势嵯峨,顶有村落,其地平旷,可容千人。有八峰,最上巨垄,人传欢兜冢。”

《尚书•舜典》:“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关于欢兜其人,《左传》认为是帝鸿氏黄帝之子。《史记》曰:“昔帝鸿氏有不才子”;《山海经•大荒北经》:“颛顼生欢头(即欢兜之别名),欢头生苗民”;颛顼属伏羲女娲之女。故海内外许多苗族后裔将崇山视为始祖山而寻根问宗。 而他们来后看到更多是——赤松子的足迹

赤松子,相传为神农雨师,执掌耕云播雨之事,与鬼谷子同尊为神。天门山、武陵源等地,古有张良从赤松子游的传说。天门山今有赤松峰、赤松坪、赤松桥(今在,有碑文)、赤松村等古地名遗迹。天门山顶有赤松丹灶遗迹、丹灶峰等。《续修永定县志》载:“赤松子隐赤松山,有丹灶列天门十六峰之一。张良从赤松子游,天门、青岩(即今武陵源)诸山,多存遗迹”。《直录澧州志》载:“赤松山,与天门山对峙,有岩。相传赤松子隐此,丹灶遗址犹存。上下数里,号赤松村。”清代诗人罗复诗曰:“昔闻张子房,从此赤松游。”《路史》载:“赤松子,炎帝时诸侯,老居襄阳石室。帝尝行弟子之敬。”《列仙传》:“有赤松子与黄帝时啖百草花,不谷食,至尧时犹存,此张良所愿游者。”在屈原的诗篇中,也有“从赤松子游”的句子,证明了赤松子、张良曾在此地隐居。

转自:http://tianmenshan.waywaycn.com/b2352.html27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