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之四:蓬莱之旅 |
[游记]游记之四:蓬莱之旅 |
2008-06-27 sina.com.cn |
30日上午8点在烟台凤凰旅行社集合后,踏上了蓬莱之旅。不到一个小时,当我还遐想着神仙云里雾里的生活什么样子的时候,蓬莱就活生生地摆在面前了。 东侧北侧则是古建筑,远远地望去,错落有致,小巧玲珑,有点小家碧玉,楚楚惹人怜的味道,却偏又耸立在悬崖绝壁上,平添了几分巍峨与壮丽。古建筑或高或低或大或小,隐逸与苍山翠野中,时有祥云萦绕左右,时有海鸥翱翔点缀,真是别有洞天,另有一番情趣。不用说,这就是真真切切的蓬莱仙境,神仙居住的蓬莱阁了。 后来跟随导游,过了登瀛桥。踏桥前行。边走边仰望到“人间蓬莱”的彩色牌坊,导游介绍:苏轼的提字缘于他曾在此地做了五日太守。为官虽短,却为这的百姓解决了盐务经营问题,所以留下了“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的说法。 近处细看彩坊内外侧的四根柱上分别镌有“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和“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越”的楹联,意思是说这是仙境之门;再往前就是丹崖仙境坊,导游提示,跨入此坊就进入仙界了。哈哈!天上一日、人间一年的神仙生活——就要开始了!迎面所见是满山满眼的丹崖碧树和错落有致的红墙翠瓦、亭台阁榭,还有引人注目的开满亮丽花朵的合欢树。 沿着古石道向上,看到略显破旧的道观,让人感觉到时光的痕迹和烙印,带着苍凉和凝重,即使是在一个个小小的院落、门前,也能看见岁月的沧桑留下的班驳和陈旧。行走在这样的古老里,我忽然觉得放松,因为这里,至少代表着历史和传说,远比那些崭新的急功近利的所谓新景点更让人觉得放心,觉得安宁。唯一让人感觉现代气息的是道两旁卖工艺品的,红红绿绿,琳琅满目的,做工倒也精细。问价钱,不贵。八仙八个人他竟敢只卖一元钱。 在导游的解说中我游览了前后左右的各处殿堂和宫祠,因所到处人流潮涌,加上时间间隔长,有些记忆模糊了,印象比较深的首属在蓬莱阁的“海天一色”石碑前拍照,忽然觉得,这里的景色才真的是海天一色。天空从深灰到浅灰,就这么一路淡下去,淡到最后,看不清楚哪里是海面,哪里是天空了。其次是登上蓬莱阁顶,见到的八仙祠堂。见醉八仙东倒西歪的形态实在可笑,他们各自手执宝物香香入睡,或者是在思索着渡海去向或下凡体验人间的快乐。最后当属海市蜃楼奇景了。我去的那天出现海市蜃楼的三个条件都不具备,虽然无缘奇景,但是导游的讲解确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导游说,这种景观不多见,时断时续却变化无穷,一般出现在蓬莱城北海上,古称“登州海市”,其实所谓海市无非就是一种光学原理、大气反射现象。由于蓬莱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少有的气象条件,会使远处高低错落的景物透过密度不同的空气层发生光线折射或全反射后才出现神秘的海市。导游告诉我们,最近的一次海市出现在2005年8月。我和孩子受好奇心的驱使,各自花了五元钱看了大约十分钟的海市录象,算是饱了眼福了,并且终于明白了:海市蜃楼皆幻影,身到蓬莱即是仙。 观赏过了 出了蓬莱阁,前往田横山索道。这是国内唯一一条跨海的索道,整条索道从海面上越过。沿着海边走,顺着石阶下到底就能看见古老质朴的黄、渤海分界碑了。黄澄澄的石头上两边分别刻着黄海和渤海的标志,以此为界。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941b0b01000csq.html22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