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吕梁 木楼游记 吕梁 木楼游记

[游记]吕梁 木楼游记 吕梁 木楼游记

2007-07-16    100mf.cn

泛舟在东昌湖面,时有微风吹来。由北向南,一路绕渔村穿拱桥,远望岸边老柳已是满树金黄,落叶纷纷,船下白浪踊跃逐风。伫立船头,秋水模糊了蓝天,鸥鹭声声,帆影点点,始信聊城无愧江北第一水城。
傍岸系舟,徒步向北走不远,一座气势恢弘雄伟高大的古楼如鹤立鸡群,在城的中央拔地而起。这便是昔人称赞的“虽岳阳、黄鹤亦当拜望”的光岳楼了。明代进士梁玺在《重修东昌楼记》中称其:“台高数仞,楼高数寻,冲汉凌宵,连云梯月,巍巍然,峨峨然,------手可摘星辰不是过也”,此话虽说“不是过也”,但毕竟还是有些夸张。说光岳楼胜过黄鹤楼岳阳楼不敢轻言苟同,但若论保持古建筑的原有本色,光岳楼的确是较为罕见的。 聊城古称东昌,地处鲁西广袤的黄河冲积平原上。闻名于世的京杭大运河沿城缓缓流过。
元末明初,聊城作为运河的漕运枢纽,无论从军事还是从文化上讲,已成为鲁西重镇。光岳楼的修建,最初主要是从军事方面考虑的。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建立明王朝,二月“常遇春克东昌,山东平”,半年后,徐达相继克德州、通州,大都降明,元朝宣告灭亡。但是,元人虽然北归,在塞外的力量依然强大,时常南侵扰明。因此,明王朝便以“元都为北平府“,辖卫十余个,于是,现在的北京便成了明朝在北方最重要的军事防御据点。驻军所需大量军备物资需由运河源源不断地输送,运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东昌府作为绾谷漕河的重镇,军事地理位置更显重要。所以明军占领东昌不久,就开始匆忙修浚城池。1374年,“东昌守御指挥佥事”陈镛在修完城池后,用剩余的木料修建了这座占地一千多平方米,高达34米的光岳楼,以料敌观望。光岳楼在建成很长时间后并没有正式名称,当地人或因其用于打更守夜称作鼓楼,或因其地理位置称其为东昌楼,或直接称其为余木楼。直到明弘治九年,吏部考功员外郎李赞路过东昌,才将其命名为光岳楼。他在《题光岳楼诗序》中说:“余过东昌,访太守金天锡先生。城中一楼,高壮极目,天锡携余登之,直至绝阁,仰视俯临,毛发欲竖,因叹斯楼,天下所无,------。乃今百年矣,尚寞落无名称,不亦屈乎?因与天锡评命之曰‘光岳楼’,取其近鲁有光于岱岳也。”此后皆称光岳楼。“环郡苦无山,环村惟多水”。在旷野千里,举目无障,高层建筑很少的明代,如果选天气晴朗的日子登此楼,方圆数十里的秀丽景色可一览无余。因此很久以来,当地人民就把光岳楼作为“九九”登高的好去处,那些名宦重臣文人骚客更把它作为把酒临风登高怀古的好场所。
进南拱门沿东侧门拾级而上,登上约十米的楼墩平台,见一匾额悬于东门之上,白底黑字大书:“泰岱东来作翠屏”,看落款是施闰章所题。与楼梯东侧刻于壁上的他的那首诗相联系,知道施闰章是1656年冬同刘刺使登楼时所题。诗曰: 危楼千载撼沧溟 泰岱东来作翠屏 拂槛寒星晴历历 侵衣银汉尽泠泠 地连朔雪孤城白 天人齐烟一带青 尊酒未酣人欲散 西风黄鹄度空冥 粗粗推算,这时的施闰章大概正任山东学政。不久前,他在主持山东的童子试中发现了蒲松龄。当时考的是八股文,题目是“早起”、“一勺之多”。他对蒲松龄的文章极为赞赏,不禁亲笔书批:“首艺空中闻异香,下笔如有神。------观书如月,运笔如风,有掉臂游行之乐”。当时蒲松龄年仅十九岁。惺惺惜惺惺,慧眼能识珠,看来这施愚山也非等闲之辈。至于后来没帮上蒲松龄的忙,想来并不是眼看着人才被埋没,当因考试被黜,有劲使不上,也是没办法的事。
与施闰章的诗相比,乾隆的诗可就相形见绌了。乾隆皇帝曾九过聊城,五次登光岳楼。他还喜欢题个匾写个诗,写得不少,好的不多。眼前的这些诗之所以能留到现在,恐怕只是因为他是皇帝。乾隆三十年,他南巡路过这里登上光岳楼,也许是看过施闰章的七律一阵心血来潮,自我感觉很良好地也写了一首七律: 层栏杰构如云区, 耸峙城中镇四隅。 高下耕桑俯沃野, 北南水路接通衢。 虹光奕奕扶梁焕, 泰岳严严罨牖铺。 长记短诗初读过, 子安牛头句曾无。 怡然自得,唯我独尊,百姓乐业,太平盛世。字里行间透露着舍我其谁的自豪。二楼的文昌阁并不宽敞,可乾隆皇帝竟几次把这里当行宫。看看执笔站立案旁,凝视远方的天子,再端详貌似天仙陪侍皇帝身边的刘妃塑像,可以想象当年那个清晨,二人凭栏并立于光岳楼,举目无障,沃野千里,红日冉冉升起,泰岳隐隐约约。仰头看楼顶莲花滴露,低头于井中嬉鱼抛簪*。何等无忧无虑何等逍遥自在。皇帝当时没想到,他七下江南玩儿的是百多年祖宗苦心经营的心血!歌舞升平后面的危机想看清楚都难,何况还没意识到。 十一年后,也就是乾隆四十一年。皇帝又过东昌再登光岳楼,这次留下的诗与上次大不相同了,仔细看韵脚的字与上次只略变几个,显然是应付之作: 烟中九点辨齐区, 舟溯漕川舣岸隅。 尚忆戒严邻贼境, 即着翦逆靖康衢。 轩窗纳景画图展, 老少迎銮陌相铺。 前席更频咨大吏, 穷乡元气复乎无。 “尚忆戒严邻贼境,即着翦逆靖康衢”,是指两年前聊城附近爆发的寿张王伦和堂邑王经隆领导的农民起义。天灾人祸,民不聊生,怨声载道,皇帝视而不见,陶醉在河晏海清的奏章里,当然就有白莲教,就有清水教,就有杀死官吏,就有农民起义。那次清王朝调集了三省军队镇压,最后才得以平息,所以这位皇帝两年后来到这里依然惊魂未定,“前席更频咨大吏, 穷乡元气复乎无”,才知道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不是说着玩的。
当年东昌商业经济的繁荣,促进了文化的昌盛。明清两代,聊城文运大开,期间,仅聊城县就有两人考中状元,九十九人考中进士,四百三十九人中举。光岳楼现存名人题写匾额约十五六块,碑刻二十余块。其中,“太平楼阁”匾额是被康熙帝选为“字压天下”的聊城状元邓仲岳所题,《重修东昌府城并光岳楼记》碑刻乃清朝开国状元聊城人傅以渐所书。 下得楼来北行不远,就是当年聊城县县长、民族英雄范筑先就义的地方。他是在手臂受伤,腿骨被打断无法突围的情况下断然开枪自杀的,那年他五十八岁。就在一年前即民国二十六年,也是在这里,是他组织指挥对光岳楼进行了历史上的第十一次维修。
民间传说乾隆与刘妃夜宿光岳楼,清晨刘妃见楼底井内有一鱼,遂拔簪刺之,鱼遁。数十年后乾隆出巡东海有一大红鱼向他游来,鱼背有刘妃金簪闪光。始信光岳楼里的井是通东海的。

转自:http://www.100mf.cn/Article/ds/sw/lyyj/121035.html52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