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之-曹州牡丹园

[游记]游记之-曹州牡丹园

2007-07-16    photops.com

2004年9月末,为了游故宫和看红叶,我第二次去了北京。这一次的行程为半个月。

关于北京的景点,特别是故宫和天安门一带,写的人太多了,看的人估计也看得腻烦,我再写就俗不可耐了,所以不再写北京的故宫和香山红叶,我写曹州牡丹园好了。由于时间很充足,我选择先去山东河泽的牡丹园,回头再看红叶。

我知道看牡丹应该在四五月份,可是去河泽曹州牡丹园的愿望,其意义在于我来说,并不仅仅看牡丹那么单纯。早在十多年前,我就有个愿望,有朝一日,要亲自站在河泽的牡丹园里看牡丹。这个愿望跟一个笔友有关,虽然十多年后的今天,与那笔友的友情早已经物是人非。

就在2004年,身在北京的时候,这个愿望突然那么强烈。我想,就算时间不凑巧,我还是要去,即使是没有牡丹,那里毕竟也是河泽,也是山东,我要看看山东的山,山东的树,还有山东的路!而这个在我心里存在了十多年的河泽曹州牡丹园,即使没有牡丹花,也一定是很美的,且不说它20多年的历史,仅仅是我心中对它的向往,便已经是完美无缺的了。

荷泽,古代称曹州。历史上的菏泽,交通便利,美丽富饶,商贾云集,曾数度成为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

到达河泽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一点多,太阳猛烈,我没有多歇,只在路边的小吃摊子要了一份凉皮,哧溜哧溜地吃完,便没有再耽误,加上中间有个本地男子又异常好心地搭腔,介绍我去曲阜玩玩,并告诉我孔子文化节正在举办,很热闹的。本来是很想去看看,可是这山东男子的异常热情,让历来以大胆著称的我,也不禁起了怀疑之心。所以匆匆离开,坐上一辆人力三轮车,直奔牡丹园。蹬三轮的是一个看来很朴实善良的山东妇女。

这大姐一边卖力蹬着车,一边回头与我攀谈。得知我是南方人,专程来河泽看牡丹时,她的口气顿时自豪起来,洋洋洒洒地跟我介绍了不少河泽好玩的地方,首推当时正在举行的孔子文化节,最后,不无遗憾地告诉我,这个时候,牡丹园里什么也没有得看的,不久前的一场大雨,使园里的牡丹全没了。言下之意是由衷的惋惜,想来,这是一个非常热爱自己家乡的山东妇女了,就如一个率真的农妇,没能将自己家里最好的东西捧出来给客人,让客人满意而归,心里头就过意不去一样。

一场大雨?牡丹全没了?不会吧?当时心里二咯蹬,感觉失望。前两个月我们那里也下过一阵子大暴雨,难道说河泽也与我们那一起下了?

转念一想,就算是真的牡丹全没了,花园里应该也不乏美景吧?资料上说,菏泽素有牡丹之乡的美称,光是悠长的历史就已经不简单了。资料还说,荷泽牡丹素以面积广、品种多、花朵大、形美、色艳、香浓而著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牡丹生产和观赏基地,光是花园内就有三个观赏区,还有若干观赏点,每区各成体系,形成园中园呢。

牡丹全没了又有什么打紧?何况这个时候原本就错过了花期。这么一想,也就释然。

大概二十分钟左右,曹州牡丹园到了。

我在三轮车上凉快了不少,可是一下车,马上又是汗津津的一身。

抬头看去,远远的大门上,“曹州牡丹园”五个大字写得刚劲有力,早在家里我就记住了,那是著名书法家舒同先生留下的字迹。

大门口正中,摆了个照快相的小摊子,摄影师是个穿着朴素(有点土),头发略黄的中年女人,看样子比我大不了几岁,可是脸色有种轻微病态的蜡黄。看见我在打量牡丹园,便快步上前,笑脸相迎,尽力鼓动我照张相片留念。毕竟是个生意人。

她不知道,即使她不说,我也是要进去的。

由于不是赏花期,门票很便宜,15元。我买了门票后,那妇女推着自行车跟了进去,热情地拍着尾座招呼我,表示要用自行车载我游园。时值下午一点多,太阳很猛,虽然有太阳帽,但红色套头长袖衣服裹在身上,背心沟里有汗水顺着腰椎向下淌,痒痒的,很想快点找个阴凉地方,于是跳了上去。

一进牡丹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旁两座石雕狮子,各自嘴里有个石珠子,映衬着底座的四面刻着很生动的飞龙,在烈日下闪闪发光,威武之极。

我转头,那个摄影师已经介绍了,她指着一大片光秃秃、黑漆漆的树林对我说:“这就是牡丹林了。

我刹时惊呆了:难道说花期不再时,牡丹树就是这样的吗?我从来没有见过图片以外的真实的牡丹树,不知道它们是这样的丑陋,着着实实让吓着了。准确地说,与我想象中出入太大,我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眼前这片四四方方的树干,又黑又焦,仿佛被大火烧过,又似被雷劈过一样,一片叶子也没有,哪怕是焦黑的叶子,也没有。想那网上浏览的图片中,那些各色的牡丹花是多么的妩媚、华丽、高贵、富态,作为牡丹树,无论如何不能相差那么大吧?

而这个妇女无情地告诉我,正是不久前一场大雨,害了这片林子。主要原因是牡丹园的周围没有排水系统,而牡丹的习性怕涝,所以,这一片栽培了200多年的曹州牡丹,便毁于一旦。

我晕,曹州牡丹园的管理部门。怎么可以犯如此大的失误呢?我真的是痛心不已。

这样一片光秃秃,垂头丧气的牡丹树,来年五月不知道还能不能重振雄风?我很是担忧。

我嘘唏着抓住摄影师的衣服下摆,示意她往前走,我看到前方有两座颇高的石碑,绕着头去看,是两幅很让人振奋的碑帖:左边:“曹州牡丹甲天下”,右边:“天下第一香”

我的精神又振奋了起来。看到这些字,足以说明曹州牡丹的历史有多么不简单,在某个时期,必是盛极一时的。笔友并没有说假话。

摄影师载着我,边走边说,穿过一条小花径,走过牡丹湖畔,她推着自行车带我上了一座小桥,眼前便开阔起来。

脚下是个广场,比牡丹林要大些。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怒放着的红牡丹的大型雕塑,我站立细看,这座石雕,将牡丹的神韵,尽情地释放了出来。我在牡丹雕像前和石桥边的“曹州牡丹甲天下”石雕前照了相,可是由于太阳直射头顶,我浏览得比较匆匆,其他的景色被带了过去,现在已基本淡忘。摄影师告诉我,前面暖房里会有盛开的牡丹花,我步过广场,直奔暖房而去。

走进暖房大门,里面就是一个大花棚,有点像我们老家的游泳馆。暖房周围很多大水管,应该是暖气管,中间好几个花坛,一圈一圈堆砌着盆栽的牡丹,都别着花名,品种不少,可是盛开的为数不多。

盆花原本不少,在诺大一间暖房里环视它们,甚至有点拥挤。可是,不知道怎么的,心里竟然有种凄然。

这些原该傲视天下的花中之王,在这种天气,或者说,在前不久那一场暴雨肆虐之后,竟然落得在暖房里安身的命,就像是那因落难而不得不屈就的富贵人家,老爷小姐们,各自都气质高贵,却不得不在这弹丸之地接踵而立,或圈地而居,多么的憋屈!

我分别在一黄一紫两盆牡丹前留了影,便带着不忍卒看的心情走出了暖房。

暖房后面还有一个长长的温棚,想来花期时也是个观赏区或赏花棚,可是现在,长长一排,全是用薄膜包裹着的光秃秃、黑不溜秋的树根、树干,这是为来年做准备的了。

摄影师离开后,我一个人在石桥墩边流连了小半天,想了一会儿笔友,想了一会儿曾经年少时的书信往来,想了一会儿曾经的纯真年代。最后确定,我已经了了心中一个长久以来的愿望了,一个山东情节。

虽然在河泽市的时间只呆半天,在牡丹园的时间也不过短短几个小时,对山东省的了解仍然是管中窥豹。可是我确定,我心中生长了已经十多年的牡丹园情节已经解开,我有一种释然,一种欣慰。

由此,我有了信心,年少时,许多未曾来得及完成或无法完成的梦,从现在开始,我将一一去完成,却了我的心愿。

看到这样一个萧条的牡丹园,我并不遗憾。

没去之前,我在资料上看的可算是比较完整了,以为自己真的会一寸寸细细观摩,那是我梦想了十多年的地方,那是我魂牵梦萦了十多年的胜地啊!

可是亲临其景时,我竟全然忘记了资料上所看到的美景,也忘记了传说中蒲松龄的动人描写:“宫妆艳艳”,“纤腰盈掬”,“玉肌乍露热香四流……”既没注意哪是观花楼,也没有问别人,园中哪里是紫牡丹和白牡丹的观赏区,更没有看到葛巾、玉版这两个花仙的塑像。

我在那个时候完全没有想起这些,可是,我竟然真的不遗憾。

毕竟我来过了,牡丹园的盛况可以在网上看,一样可以弥补,重要的是我曾实实在在地站在我笔友十多年前对我描述过的这片土地上。

我很开心。即使只是我一个人。

转自:http://my.photops.com/user21/209026/archives/2007/20073421116.html113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