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崂山,那里树木苍郁,花繁草茂,到处生机盎然,成片林木给人以翠绿、恬静、幽邃、清凉之感;特别是那浓荫遮天的参天古树,它集古,奇,灵,神于一寓。常言道:“ 一棵古树,就是一部自然环境发展史;一株名木,就是一段历史的生动记载”透过一棵棵记忆密布的古树名木,我们可以重温这些“活的文物”的博大精深。 银杏又名白果树,鸭脚树,它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它怪就怪在作为植物,竟然有雌雄树之分,雄的银杏树显得挺拔英俊,长年不结果的,雌的银杏枝繁叶茂,果实累累,在道观外面的那几棵雌银杏树的根部具有分蘖的特性,常常从根部派生出很多分株,围绕树下,真象是她的儿女们围坐在她的周围,好温馨的一家呀! 崂山现存的银杏很多,最老的要数上清宫的两株了,这两株银杏树高40,被人们称为二仙树。在各地宫观庙寺中,银杏树司空见惯,并不稀奇,但这两株银杏却很有特色。为什么呢?一是种植年代较久,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为太清宫道士刘若拙敕建道场、重修太清宫时所栽植,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仍长势繁茂;二是通常情况下应是雌雄异株配对,只有雌性树开花结果,而这两株却都是雄性树,大概是出于全真教不取妻室、出家修行的考虑吧。它结出的果实、果核是纯白色的。银杏的叶片为扇形,很像鸭掌。所以又叫“白果树”、“鸭脚子”,有的朋友可能会问:为什么凡庙宇附近一般都栽植银杏树?这也是我国宗教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来树木生长速度慢,是长寿、避邪的象征;二来因为这种树性能比较特殊,尤其是它的汁液有一定的杀虫作用,一般不易受到病虫伤害,否则除虫是杀生,害树也是杀生,佛、道两家都把不杀生作为戒律,因此栽植银杏树是情理之中的事。 有句谚语称:“鸟中之王是凤凰,木中之王是黄杨。”走出三官殿中院西门,路边这棵高大、枝叶繁茂的常绿灌木黄杨树,又名“小叶黄杨”,高8米多,据有关专家测算,树龄有七八百年,属一级保护的古树名木。这种树系崂山引自南方最古老的一株小叶黄杨,它生长很慢,木质坚硬细腻,是雕刻艺术品的上等材料。1979年,邓小平同志视察崂山太清宫时,曾指着这棵黄杨树说:“这种木头可以刻图章”,他非常喜欢黄杨木刻的图章,并在树下摄影留念,留下了一代伟人的历史瞬间。 游览崂山的人,不会忘记到传说蒲松龄住过的三清殿西关岳祠看看。蒲松龄写《聊斋志异》,多次以崂山为背景。三官殿前的一株山茶(又名耐冬),高8.5,树干围1.78米,树龄约700年,为世界少见的大山茶。传说是明代著名道士张三丰从附近的长门岩海岛移植到这里来的。据植物学家称:这株山茶不要说在天寒地冻的北方,即使在四季如春的南方,其长势和树龄也属罕见。每到隆冬时节,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这株山茶凌寒冒雪,盛开一树娇艳的红花,分外精神,整个树冠像落了一层厚厚的、红色的绛雪。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来崂山时,曾经住在三官殿东厢房,他写作《香玉》的前景是:有一天晚上蒲松龄正在看书,忽然觉得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朦胧中,发现窗外一女子的身影一闪而过,起身推门一看,没见着人影,只有满院香气袭人。这一夜,蒲松龄怎么也睡不着了,恍于梦境中,只见上清宫的牡丹仙子和院子里的耐冬仙子来访,求他为他们立传,于是灵感油然而生,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聊斋故事《香玉》,其实,绛为紫色,雪为白色,一紫一白构成奇特景致,文中的花神“绛雪”就是这株山茶的化身。宫中原有白牡丹,高及屋檐。白牡丹和红山茶变成美丽的女子,与一位书生发生了一段緾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正因为这美丽的神话故事使这些古树名木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当然,特别令我惊叹的还是三皇殿院内的一株古柏。古柏,即柏树,学名“桧柏”。树高22余米,树干围3.75米,冠幅东西向为11.7米,南北向为14.2米,这株古柏传说是太清宫开山始祖、汉代人张廉夫所栽植,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因植于汉代,所以人称“汉柏”。这棵神奇的古柏,干如青铜根如石,历经沧桑,是太清宫无言的见证。更令人称奇的是,这株古柏从树干上又长出两棵不同类别的树:一株碗口粗的凌霄盘旋绕在古老高大,挺拔刺云的柏树上,直达顶梢。凌霄盘树并非为奇,奇的是这棵凌霄完全寄生在古柏身上,被认为是一个新发现。更奇的是,这古柏枝干的一个小树洞还寄生着一株盐肤木,即五倍子树。这种树本来具有耐干旱瘠薄的特征,加上这里气候湿润温和,仅仅凭借一个小小的树洞,不仅年复一年的生存下来,而且花繁叶茂。形成了极为奇特的“三木一体”现象。这一奇特现象包含四奇:第一奇是3种不同树种共同生长在一起,柏树是乔木,凌霄是木藤,盐肤木是灌木;第二奇是阔叶树与针叶树共存,柏树为针叶,其他两种为阔叶;第三奇是落叶的与不落叶的连体,柏树为长青树,其他两种为落叶树。第四奇是开花的与不开花的共荣,柏树不开花,其他两种都开花。我去游览时恰逢花期,只见树上挂满钟形橙红色的凌霄花儿,实在非常艳丽,给人一种似乎柏树是在借花献佛的感觉。三树和睦相处,同生共荣,被国内外学者称为一绝,是植物学界罕见的自然奇观。看着这能通人性的树木,我从心灵深处涌出一种感动,树木都如此重情重义何况我们是有智慧的人类?当然这种奇特现象并非真如神话传说,它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据分析,这种奇特的现象很可能是鸟禽或风力带来了树种,由于条件适宜,便在柏树上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因为奇特,所以免不了被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曾经被当地百姓虔诚地视为“仙树”。 崂山古树名木遍布,我只能把我感触彼深的几株介绍给大家。我只希望那些有幸去崂山一游的观光者别把精力只放在观山水观寺庙及人文景观上,而忽略了构成名山胜地的古树名木。殊不知,这些古树名木不仅蕴藏着典故和源远的传统,也是悠久的历史和文化的见证,崂山的古树名木大都与宫观寺庵的风景相关或共存,是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