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崂山惊险游记(中中篇)

[游记]崂山惊险游记(中中篇)

2007-07-16    live.com

崂山惊险游记(中中篇)

这时天只是朦朦亮,周围还是看不清,雾也很大,决定等六点左右天光大亮再行动。我们有三个选择,一个是向天茶顶方向前进,一路上基本都是密林,如果能走到天茶顶附近应该有小路,找到小路就可以走出去,但往天茶顶去是向山的深处走,离最近的出山路是相反的方向;另一个选择是找路下山,顺着山谷走,应该能到八水河,昨天这一路上来都是陡峭的岩石和山涧,能不能找到下山的路是个疑问。;第三个选择是原地等待救援,因为已经快没有水了,而且体力严重不足,这半瓶水不足以支持到下山。
我们俩身上带的水已经很少,如果要走出这片山,必须有足够的水来补充体力,往天茶顶方向走,虽然路可能好走点,但一路上没有水源和河流。往八水河谷走,应该能找到水源,但崂山已经一个多月没有降雨了,走多久能找到水源,能不能顺利的下到谷底都是疑问??
等待救援不如先展开自救,我和老王决定向山谷走,先去寻找水源,然后再沿八水河向下游走,从上清宫下山。天差不多都亮了,我和老王活动活动冻僵的身子,让脚腕和膝盖适应一下,昨晚一夜没睡,体力没有恢复多少,腿上全是酸痛的感觉。
6点整,雾气基本散去,整装出发。昨晚都是贴着山崖爬上来的,现在根本不可能沿着原路爬下去,只有慢慢的从两侧的山涧找路下山。站在崖顶,观察整个山谷的地形,靠近天茶顶这一侧的山涧地势非常险,决定从另一侧走。
时间充裕,我们可以比较从容的选择路线,下山时尽量找藤条比较少的地方穿行,沿着山崖的边缘一点点向下挪。半个小时左右,顺利的爬下第一个山崖。
又要穿过密林了,地面上的落满了松针和枯树枝,地面比较松软,在朝阳的地方能看到有一些比较大的洞穴。从旁边走过时,小心翼翼的,生怕从里面跑出什么东西来。
我们刻意向山涧的方向走,越靠近山涧,荆棘和灌木就越多,在前面开路的老王不停的挥动着手杖,那些藤条根本劈不断,枝条密的地方只能蹲下身子,从下面爬过去,有时候爬到一半,被藤条缠住了,不敢乱动,只能用手慢慢的分开,最头疼的是藤条把背包缠住了,用手摸不到,索性不管,使劲往前拽,直到挣脱开。
终于找到山涧里的河道,大部分是乱石,少了藤条的阻挡,行进的速度变快了,只是在岩石上跳跃的时候十分小心,因为腿上发软,怕脚腕吃不住力出现意外。前进了几十米,心里有点高兴,如果一路都是这样石头,很顺利就能到山谷底。
河道里的岩石越来越大,落差也越来越大,有些石头跳不下去,就要选择走旁边的密林绕过去,一开始还可以绕过去,后来绕了一半发现已经不能再走回河道。只能顺着密林向山崖走。
看了看时间,8点多,如果不出意外,应该能在10点半到达山谷。靠近山崖的时候发现我们昨天上山时留下的痕迹,顺着路,到达这一层悬崖边,坐在岩石上休息,拿出水壶,呡了几滴,看看手机,仍然没有信号。老王走到山崖的最前沿,观察地形,拿出他的诺基亚手机惊喜的发现居他的手机居然有信号,赶忙给他媳妇打电话,电话终于通了,是俺老婆接的电话,老王赶紧向她报了个平安,说了一下我们目前的方位,电话时断时续,俺老婆说昨夜她们急疯了,已经打110报警,老王说我们俩没受伤,正在找路,应该能自己走出去。我正想提醒老王让她们赶快报警,让救援人员来找我们时,信号突然断了,再拨,手机又显示没有网络。我离老王只有几米远,索爱手机还是显示无网络,难道真要站在最危险的地方才能有信号??我小心的挪到山崖边,还是不行,呆了一会再拨,还是没有信号。看来索爱的手机就是不如诺基亚的手机好啊。让家人知道我们没事,至少他们不会那么担心了,心里的一块石头放了下来。
站在崖边,看看地形,看着我们昨天上来的路,摇摇头,另寻出路。靠近刚才来的路,在山崖间发现有一排小的灌木,看起来能下到山崖下面。为了节省体力,老王去探路,我留在上面。我站在山崖上,看不到那条沟能降到崖底,老王走的很慢,我在上面每隔几分钟的让他确认前面的情况。老王下了一半左右,通知我,可以下去了。山崖间的灌木都是那种带刺的,为了能安全的下山,也顾不上腿上的感觉,尽量踩倒灌木,扶着岩石,小心的往下挪,用手摸摸胸前的玉菩萨,心里默默祈祷着。上帝保佑,终于安全的挪到崖底。
坐下休息片刻,拿出水壶,剩下的水只能把壶底将将盖住,老王的情况和我差不多,也只有几滴水了。前面的路至少还要翻下两个山崖,这一路上虽然是沿着河道走,但地面全是干干的,没有任何水的痕迹。心里不免有些慌,和老王商量,如果能再打通电话,一定先要110派人救援,我们剩下的水很有可能支持不到我们下到山谷了,况且我们是向南面走,一路上都暴露在日光下,身上出汗很快,一旦没有水,体力能支撑多久就不好说了。
山崖下是一片较矮的灌木,上面长满了藤条,唯一可行的方法是沿着巨石的边缘走,至少身体的一侧是不会被扎到。现在根本就不会考虑前面有没有路,一句话:没有路也要劈出路来。
我和老王轮流开路,登山杖已经被荆棘划的伤痕累累,前面的林间出现一些较大的断树枝,老王分析是很久以前有人砍伐过,这附近应该有路。向前走了不久,丛林间果然出现隐约的小路,时隐时现,有些路已经被藤条封死。小路是通向下一个山崖的,小路的右侧是一片不算太密的灌木林,我们决定顺着这条小路前进,既然以前有人在这砍过树,说明有路能行得通。
前面的灌木较高,带刺的藤条交叉在树丛中,身上的衣裤又被刮破了好几处。停下来看看四周,矮下身,半爬半蹲着向前进,走走停停(应该是爬爬停停),寻找着路的痕迹。
前进的速度放慢很多了,体力有些明显跟不上了,剩下的水只有几滴了,不舍得喝,我心中盘算着,那些林间的小野果能不能吃,野果有红有紫也有黑色的,大小和樱桃差不多,怕有毒,在还没有真正的弹尽粮绝的时候,不敢轻易吃。忽然想起自己带的湿面巾,敷在嘴唇上能暂时减轻点干渴的感觉,赶紧拿出来,递给老王一张,面巾纸比较湿润,盖在嘴上呼吸着空气。老王突然说,把湿巾放在嘴里还能吸出点水,一听这话,我使劲吸了吸纸巾,确实能吸出几点水来,只是味道很怪,真担心这玩意儿有毒。
面前的路是通向第三个山崖的,和上一个山崖的情况很相似,悬崖的右侧好象是一个缓坡,老王过去查看,我往左侧找路。走出没多远,听到咕嗵一声响,是老王那面传来的,我喊了几声,那边没有回应,担心出什么意外,赶紧往缓坡那奔去。刚才的声音是老王发出的,他沿着缓坡边缘下去的时候,缓坡边缘的土全部松动了,而且有很多树根,老王估计是踩到了松土上,被绊倒滑了下去,所幸这个坡不深,坡度也比较缓,老王只是脚踝受了些伤。我让老王休息一下,我到前面去看看路。往前走了十几米,也是有一条岩缝向下,我试着下去,不多远,脚下已没有路,是一个很深的悬崖,这个悬崖很笔直,齐刷刷的垂到底。我在下面喊老王,从崖顶那观察一下有没有可行的路。不多久,上面传来声音,让我折返,这个悬崖没有其他的途径能下山了。
回到刚才老王被绊倒的缓坡那,太阳升的很高,山里的温度已经变热了,就地休息,我们俩气喘吁吁的,身上似乎再也使不出力气,两条腿就象灌了铅一样沉重。已经10点了,前面没有能下山的路,带的水只有几滴了,情绪低落到了极点,有些绝望,默不作声,连说话的力量似乎都消失了。
歇了好一会,终于有点力气,和老王分析下一步的路线,要从这折回到上一个山崖底那,然后走那片密林,向河道靠拢,希望那边能有下去的路。如果那边再找不到下去的路,我们剩下的水和体力不可能支撑我们再去寻找其他的路,就只有等待救援了。
我在前面带路,沿着刚才的路线向上爬,重新爬过那些荆棘,被刺儿扎到了,都没有力气喊痛了。咬着牙相互鼓着劲,一点点的向回走。
重新回到密林前,这儿不太热,还算阴凉,分辨一下方位,选择荆棘少的树丛间穿行,积攒体力。费了一翻周折,总算重新回到河谷。这一地段的河谷比较好走,少了很多巨石,虽然还是有点危险,但从石头间可以慢慢前行。地面还是看不到有水的痕迹,只是在一块大的岩石下发现一块巴掌大的湿地,青岛有一个多月没下过雨,这儿能有湿地至少说明下面可能能有地下水,但有多深,谁也不好说。老王站在那块湿地前楞了几秒钟,决定放弃在这挖水源,继续向山谷走,山谷中一定会有水源。
向前走了有十多分钟,已经到达刚才那个悬崖的侧边,看着身边的这个悬崖,落差有几十米,山壁象刀削的一样,庆幸自己没有在山上继续尝试找下山的路。
我带的水喝完了,其实不能算喝,应该说滴完了,从昨天晚上开始,靠着这小半瓶水一直坚持到现在,每次只是滴几下,终于不剩一丁点。拿出所有的空水瓶,其他的水瓶里也早就干了,前面的路还有很远,就是这一刻,心里感觉到了绝望。
老王的水还能有几滴,他昨晚一整夜就没有喝过一滴水,今天下山才喝过几口。看到我没有水了,主动把水壶递了过来。
因为刚才吸了湿纸巾的水,嘴里的味道一直很怪,现在没有水了,也不敢再拿它吸水。
咬着牙拖着腿,小心谨慎的踩过那些巨石,脚上的感觉越来越软。我站在一个阴凉点的地方,无助的打量着前面的路,忽然发现前面的山崖下,在树荫间好象有水的反光,生怕是自己眼花产生的幻像,赶紧叫老王来确认,在树荫下确实有一个不大的水湾。看到了水也就看到了希望,腿上忽然又有了力量,脚下的速度明显加快了。
就在马上到崖底的时候,我和老王同时愣住了,面前的巨石落差太大了,从我们所在的巨石到地面,至少有六七米高,下面虽然是沙石地,根本没有把握跳下去人能完好无损,如果贸然的跳下去,脚腕很容易断掉。我和老王犹豫了,难道真要眼睁睁的看着水渴死?还是冒险从这跳下去,说不定能安然无恙。考虑到人身安全第一,从这跳下去,如果脚腕受伤,那今天和昨晚的努力都白费了,决定另辟途径。
我们正好处在两个山中间的河道里,一面是悬崖峭壁,另一个山的石壁虽然很陡,但山岩间有些灌木,说不定能有下山的路。二话不说,我们向旁边的山岩靠拢。岩缝间的枝条挺多,但已经顾不上这些了,手脚并用的爬上去,寻找下山的路。穿过一段灌木,前面是一个陡坡,直下崖底。从陡坡走下去是不可行的,只能坐在陡坡上,一点点向下滑,但危险性比跳崖要小多了,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快,人已经失去控制的力量,在快着地的时候,及时用脚蹬住旁边的石头,减缓下滑的冲力。
终于。。。。。。。。。。。。。。成功的下到崖底,水源就在眼前。

转自:http://xuhai1977.spaces.live.com/blog/cns!9712d0c7699132bd!423.entry22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