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日记 2008年4月28日,云中漫步巍宝山

[游记]日记 2008年4月28日,云中漫步巍宝山

2008-05-06    sina.com.cn

日记----2008年4月28日,云中漫步巍宝山

2008-04-30 15:22:15

大中小

标签:杂谈

2008年4月28日,云中漫步巍宝山

早起时犹豫了,有些犯懒不想爬山,但既然来了,还是决定去巍宝山看看。到车站,没有到巍宝山的车,经人指点,穿过拱辰门上行,拦下一个写着“巍宝山”的中巴,车上没有乘客,司机问我几个人,我说就我一个,他不太愿意拉,犹豫了一下说包车来回100元,我砍到80元,成交。上车坐在司机并排的座位上,这还是第一次一个人包一辆10多个座的大中巴,感觉太奢侈,也有点得意。

车向山上走,天气越来越坏,小雨缠缠绵绵,外面的风景若在晴天应该很壮观,既可俯瞰整个巍山县和它附近的农田,又可远眺重峦叠嶂。正是麦收季节,在云雾笼罩的山下本应是一块块黄灿灿的麦田所拼接的图画,但现在雨、雾、云缠绕在一起,白蒙蒙一片混沌,啥也看不见了。麦收的农民可惨了,收下的麦子,堆在路边、场院里或者铺在路上等着汽车碾,已经被雨水淋透了,马上就要发霉发芽了,卖不出去,就只好喂猪了。麦田里升腾起一股股的青烟,那是农民在烧麦秸呢。

司机说带我走上山的一条小路,就可把50元门票(国家风景区,本地人是30元)逃掉,但他要加20,这样里外里,我还是省30。就这样吧。

快到山门口,司机把车停路边,带我沿一条小路向上爬。坡挺陡,虽然早上没吃,乍一爬还是气喘吁吁。绕过收费处,司机下山到停车场等。我把钱先付了,本地人重口头承诺,信誉很好,我又一路上跟他聊附近大寺、小寺等景点,表示兴趣,这样他有个新的希望就不至于扔下我跑掉了。

我开始一个人向上爬。这样的天气,又是星期一,好象根本就没有什么人上山,反正我在上山的过程中没有碰到一个人,甚至后来在长春洞道观也没见一个人影儿。我现在回忆,对整个爬山的经过,脑子里还稀里糊涂,搞不清是怎么上去的,又是怎么绕下来的。也许山里的云、雾、雨一开始就把我搞晕掉了。

一上山,就碰到个三岔口,向上是**峰,右边是长春洞,左边是**阁,**观之类的,我一向对宗教建筑不太感冒,想,那就直接上顶峰吧,就向**峰进发。路是青石铺的,平平整整的,也有很多台阶,路两旁是不宽的水槽,水很清,在槽子里迅速流下,每隔一段路还有一个蓄水池。路两旁的树林,枝繁叶茂,挡了不少雨点。一直放心地沿着石板路向上爬升,盼着到那个什么什么峰去一览个众山小(虽然雨雾很大很可能看不到众山)。感觉越来越接近山顶了,谁知到了某个拐角的地方,石板路突然消失了,前面没有路,是个山崖和浓浓的树林,断路左前方陡坡倒是有条林间小路斜指向上,既然时间还早,冒点险吧。

爬上陡坡,沿小路一直向上,云雾雨充满了我周围的空间(按照科学的说法:空气中的负离子几乎达到了饱和的状态),看不清前面5米,只顾闷头向前走,雨水和汗水滴沥搭拉掉在鼻子底下的泥地上。小路看上去象是常有人走,不用低头钻树丛,很多地方直着腰即可通过。沿小路一忽儿向上,一忽儿向下,大多时候是平的,倒不吃力,只是不知能否通到山顶,也不知前面不远的浓雾里有什么在等着自己。云雾被风吹来吹去,一会儿浓一些,一会儿又淡一些。树木以松树为主,时而稀疏,可以远眺山谷;时而又茂密起来,遮天蔽日,阴森恐怖。山里的鸟应该不少,但我想它们此刻大多正蜷缩在某个树洞里或树叶底下,在冷雨中瑟瑟发抖呢,肯定是没心思啼叫了。所以,树林里非常安静。在穿越那些阴森的地方时,我开始想象,也许有老虎或金钱豹正隐藏在上面山坡的某个地方,不声不响靠近我,然后猛地向我扑下来(可我又安慰自己,豹子也很聪明,我若作为豹子的食物,个头未免太大了,还是山鸡和小兔子比较合适一点);再看地上湿漉漉的,落叶厚厚,会不会踩到蛇呢?我的所有武器只是一把雨伞,照相机的闪光灯不知关键时刻顶不顶用?我就这样一边走一边自己吓唬自己。

沿山路上行,不断碰到岔道口,岔路有宽有窄,有的向上,有的向下,有的方向不明曲里拐弯又回归主路。站在岔道口徘徊环顾,困惑着如何进行选择,忽然想起博尔赫斯名篇《小径分岔的花园》,看来只需把“花园”两字改成“树林”就行了。一般来说,我选最宽的那条走(除非是明显通下山的路),同时记下方向及岔道口的标记,以备返回时参考。

上山以来,没有碰到一个人,所以一直无法问路。我心里开始犯嘀咕,再这么走下去可真得迷路了,我也没带水和食物。正打退堂鼓呢,小路开始沿一条引水管走平路了,我知道登顶基本无望,不过心理塌实点,想,万一迷路了,只要不离开输水管,打电话求救,救援人员也可以沿着输水管找到我。我给自己设定了返回的时间,到点就要折回头去。

就这样绕着山的胸脯,沿着输水管,继续在云雾中穿行,大多数是在密林中,偶尔出现一片开阔空间,却也望不出去多远。再走一点,看看前面有什么,就象鼻子前挂着胡萝卜的驴子一样,前面的东西总是那么神秘充满了诱惑却永远是可望而又不可及。就这样,绕着山走啊走,也不知走了多远。前面又突然横着出现了青石路,难道我绕山转了一圈!我一下子兴奋了,不用跟走回头路跟小径分岔的树林较劲了。

沿着石板路一路向下,中间在一个可以看到远山的视野开阔地,蹿到路边树林里又走了很远,拍了不少花花草草的照片。司机开始催呢。回到石板路,下到一个三岔口的地方,把路标看错了,以为一路向下就到大门口了,结果走到一个叫“长春洞”的道观里。道观大殿前几棵芍药等花开的正旺,光顾得咔嚓咔嚓了,等想起找路来,发现道观向下没有路,在道观里四处乱蹿,也没见到一个人可问。打电话问了司机,才知走错了路,又呼哧呼哧爬回到三岔口,向左手边的路走去。这回对了。到停车场,正好中午1点。

肚子饿坏了,回旅馆取了行李,找个餐馆点菜吃饭(点了两个素菜及1杯梅子酒暖暖身子,花10.5元)。一身狼狈,光顾在雨中拍照了,没顾打伞(借司机的伞),冲锋衣又不防水,把里面的衬衫也搞湿了,贴在身上难受。引以自豪的胶鞋这会也没保持晚节,整个脚、袜子、鞋都湿了,裤脚都是泥点子。在饭馆等菜的时候,也不管别人笑话了,把干衣服换上先,只是没好意思换裤子。脸面重要,身体更重要,二者不可得兼,舍脸面而保身体是也!

下午6点,车到大理,又见熟悉大理南城楼,不禁满脸笑容,有一种久别回家的感觉。

见到叔叔,阿姨分外亲切,晚饭后聊了很久。阿姨今天逛了一天三月街(三月街快结束,不少摊位都撤了),晚上吃了特色的酱菜,我也想买点带回北京去,就和阿姨约明早一起去,她帮我选几种。

小知识:鸡足山是白族心目中的圣地。白族妇女相信,一生中至少要爬(步行)三次鸡足山,每次都要登上山顶的高塔,这样就可以保证来世她们还会生在大理这个好地方。

文章引用自: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67246010090hv.html45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