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周日爬崂山(5)八水河、龙潭瀑-少波先生的网络日记本-少波.

[游记]周日爬崂山(5)八水河、龙潭瀑-少波先生的网络日记本-少波.

2007-07-23    diarybooks.com

说“孤身”走,是因为老伴有事没去,只好孤身一人爬崂山了。今天不适合爬山,沙尘大风一连刮了几天,今天还是漫天灰蒙蒙的,能见度很低。爬山主要不是为了玩,是一种锻炼,所以尽管天气差,还是按计划成行。

今天走八水河。八水河是崂山东南的一条河,源头从白石头窑附近的大山深处开始,一直流到太清湾入海。八水河一直是崂山的一道著名风景,开发很早,10年前哥哥回青岛时我们就来游过,河涧两侧的巨石怪岭、飞流直下的龙潭瀑曾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八水河景区是从南线进崂山的第一个景区,景区入口的停车场就是个绝妙的景点。停车场建在八水河入海的大坝之上,有一道观景栏杆。向东是由木栈道连接的太清宫景区,能隐约看到太清宫灰色的观舍;向西是进山的盘山公路,公路建在悬崖上,悬崖底下就是奔腾的大海。把车停下,拿出折叠拄棍和太阳帽,背着相机迳直上山。看样很专业,老伴常说我像个“老年摄影家协会”的,哈哈!

10年没走,上山的路都重修了。原来粗糙的石子路变成了有石头扶手的石板路,整洁而规范。两侧是买水果和工艺品的小摊,一字形摆开。八水河这一段路,主要是看“龙潭水库”和“龙潭瀑”,然后上山至上清宫和明霞洞。很多从土路爬崂顶的“暴走族”就是从这里开始爬起。一人爬山有一人爬山的妙处――自由自在,随走随拍,而且脑子可以随着景色转换而随意地想像。天有沙尘,还罩着一层薄雾,河涧两侧的巨大山石都是灰蒙蒙的,有些压抑。但走到龙潭水库,眼前便豁然开朗。一湾深绿色的水清澈见底,将灰色的山体倒映出来,给人一直清新的感觉。水库边,有两棵盛开的樱花树,那娇翠欲滴的花朵衬映在深绿色的水中,煞是好看。想起毛毛牛的博文“咣当一声,春天来了”,很有同感,“咣当一声”,樱花开了!用各种角度各种焦距拍樱花,别人还以为我是专业摄影师呢!

朝龙潭瀑走,全是上山的台阶。走一走,歇一歇,很快汗水就把内衣湿透了。后悔没有把毛衣脱在车上。好在是阴天,风还不小。傍边一群小伙子风驰而过,留下串串笑声。心想自己也从那年龄过来,而我16、7岁的时候正是文革,也爬过山,是从北京步行串联到延安时,翻越太行山和吕梁山。那时,完全为了“锻炼思想”,哪有现在这种雅兴啊!

走到龙潭瀑,也就是十几分钟的路程。其实还没走到,就听见瀑布巨大的响声了。龙潭瀑是从30多米高的悬崖峭壁上飞奔而下,宛如一条白龙从云端腾起,落入潭中。据说雨季瀑布最为壮观,而像现在这样的旱季则水流细小。真是有眼福,昨天晚上刚刚下了一场大雨,使瀑布水泻如注,声响如雷。一些好动的游客干脆爬到潭遍嬉戏拍照,形成了一幅绝妙的人景和谐相映的美景。观瀑布的最佳位置是一座石桥,桥栏杆上的铁锁链挂满了表示同心和爱情的连心锁,与其它地方的连心锁不同,这里的每把锁上还系了一条红绸带,飘飘扬扬的很是壮观。在龙潭瀑的左下方,有一方巨大的石头,上面雕刻着石建烈士像和诗人贺敬之的《咏崂山英雄群体》诗。1985年5月4日,八水河山洪暴发,200多名游客遇险。因为的五四青年节,游客大都是青年学生。也在这里游玩的青岛海军学员石建,与其他战友和游客一起奋力抢救遇险游客,游客得救了,石建却被无情的洪水吞噬了,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英雄的精神与这块镌刻着英雄名字的巨石一起却将流芳百世!

上清宫我前几天去过,走的是哑口,从哑口坐索道,走明霞洞,然后下山到上清宫。而今天是从八水河上山到上清宫,走的不是一个道。今天的路感觉要好一些,因为八水河就在路边,哗哗的流水声一直跟着我在耳边响着,虽然是上山,却感到放松和惬意。水流沿着路逆向而下,水面飘落着绿色的落叶和小草,很有诗意。人渐渐多了起来,路边卖工艺品的小摊的摊主也纷纷吆喝着揽生意。我发现他们卖的珍珠项链,标的是“海水珍珠”,有的是“纯海水珍珠”,有的是“纯天然海水珍珠”,我看着就笑了。在不是纯海水里,在不是天然海水里能养生产珍珠的贝类吗?八水河到上清宫这段路还一个看点,就是不断有茂密的竹林,而上山的小路在竹林中形成了弯半圆的拱门,有密林通幽径之感。路边,春天的草春天的花已经崭露头脚,配上雾色朦胧中的树,像一幅写意的西洋油画,直教人想起中学课文中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象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趟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走到上清宫,整整用了一个半小时。如果不休息不拍照的话,我想有不用一小时就解决了。老人嘛,身体是第一位的。买了瓶矿泉水,折身下山。下山时,已经起了风,气温骤降,又庆幸自己穿了毛衣。回家,老伴拿着今天的青岛晚报说,又登了你的博客,《从疙瘩汤到皮蛋粥》,看着都馋了,赶快做疙瘩汤吧!唉,辛辛苦苦爬山回来,还要下厨房做疙瘩汤!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乐趣,谁叫我会呢?

转自:http://www.diarybooks.com/article/2007/4/2/1544342.html328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