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岛自助旅游全攻略(崂山)—最强完整版!

[游记]青岛自助旅游全攻略(崂山)—最强完整版!

2007-09-06    163.com

字号: 大大 中中 小小

青岛自助旅游全攻略(崂山)--最强完整版!

崂山

崂山不仅山势雄峻,万里海疆卓然独立,有“山海奇观”之称,更因为崂山的宗教源远流长而闻名,王重阳、丘处机、张三丰等道教史上开宗立派的大师都与峪山有着不解之缘,因而有“神仙窟宅,灵异府第”之说。李白的“我昔东海上,峪山餐紫霞”千古传诵;蒲松龄的“瞄山道士”给这座名山蒙上了许多神秘色彩。崂山的主峰名为“巨峰”又称“崂顶”,海拔1132.7米,是我国大陆漫长海岸线上惟一的一座高度在千米以上的山峰,因而崂山又被称为“近海名山”。历史文化、宗教和山、海、林、泉、瀑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崂山成为国内著名的旅游风景地。

崂山与黄海组成的山海相依的自然景观及历史悠久的道教文化,为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经过对这些资源的普查、评估、论证和规划,国务院于1982年批准崂山风景名胜区为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景区。

地理位置

崂山东南濒临黄海,西部与青岛市区毗邻,北与即墨相连。总面积446平方公里。

名称由来

崂山,古代又称牢山、劳山、二劳山、辅唐山、鳌山。史书各有解释,说法不一。一曰:此山坚如磐石,意为牢固,故称“牢山”。又日:秦始皇到崂山时,郡、州、县的百姓都为之操劳不息,劳民伤财,因此称为“劳山”。“二劳山”之说最早见于唐代李贤著《后汉书注》,书中把崂山北部的一部分称为“大劳山”,把共同社山西南部 ’的一小部分称为“小劳山”,又简称为“二劳山”。今峪山北部仍有地方称为“大崂”。“辅唐山”是唐玄宗时,道士王受玄宗恩宠,王向玄宗提出请求要到牢山炼丹,玄宗准许其前往,并改“牢山”为“辅唐山”。“山”的名字主要起源于道教全真龙门派的创始人丘处机。他来崂山对牢狱的“牢”字甚觉不妥,又联想此山背负平川,面对大海,形同巨鳖雄踞于东海万里碧波之上,遂作诗40首咏此山。诗中将此山称为整山。崂山的名称最早见于《南史·明僧绍传》,文中有“隐长广郡崂山,聚徒立学”之句;《本草》中有“天麻生泰山、崂山”之句。

地质成因

崂山属胶东低山丘陵的一部分。崂山这块巨大的花岗岩岩体是从白垩纪时期才开始形成。在距今约6.8亿至13亿年前的燕山运动晚期,受燕山运动的影响,岩浆从地壳深处向上涌出扩散,在地层以下冷凝,形成肉红色、灰白色的粒状结晶矿物——崂山花岗岩。此时的花岗岩成岩后,仍被巨大的原岩覆盖,而未能露出地表。到了新生代中期,因受喜马拉雅运动影响,地壳的垂直升降运动剧烈,巨大的崂山花岗岩岩体被断块抬升而形成巨大的山体。崂山成山的同时,外力的风化剥蚀作用不断雕琢崂山的岩体,逐渐形成高耸的山峰和幽深的峡谷。而我们今天所见的峪山面貌是第四纪末期,在最近几万年的沧桑变化中被大自然精心雕凿的结果。

自然风光

崂山集山与海的自然美、形态美、色彩美为一体。它山峰连绵起伏,耸立挺拔,山海相依,雄伟壮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崂山奇特的山势。奇峰、怪石、象形石随处可见,被人们誉为 “天然雕塑公园”。

山有多高,水有多长。有人说“崂山之水天上来”,此话不无道理。峪山最高的名泉是“源泉”,又名“天乙泉”,位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崂山泉水清澈,矿物质丰富,水质优良,形成不计其数的涧流溪水,构成一幅幅秀丽的山水画卷。

峪山植物种类繁多,古树名木葱郁苍劲,令人称奇的是南北花木盘根共存。据不完全统计,崂山有各种植物1600余种,其中属于亚热带的植物长势良好,数百年的耐冬和一二千年的银杏、柏树、黄杨、赤松等枝繁叶茂,挺拔苍翠。崂山为著名的国家森林公园。

崂山傍海而立,有着特殊的气象环境,造就了奇妙的云气变化,形成了千姿百态的迷人景观,给人以虚幻神秘的感觉。著名诗人贺敬之赋诗赞曰:“黄山尽美恐非真,NJll各异似才人。崂山逊君云与海,君无崂山海上云。”

宗教文化:道教一佛教

崂山地区的宗教有道教和佛教两大体系,尤其以道教流传的时间最久远,从一些历史资料中看,在汉末“五斗米道”之前,崂山的道教活动已有一定的规模。史料能追溯到距今2300多年的秦汉时期。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同崂山道教有着不解之缘。秦始皇和汉武帝都曾不远数千里来到崂山访道求仙,秦始皇在唠山脚下与安期生的一次长谈,引发他命徐福东渡的历史壮举;宋太祖赵匡召见并救封过崂山道士刘若拙。

金元时期丘处机、刘长生等7人来到崂山“讲道传玄,宏阐教义”,崂山各道教庙殿的道士很快接受了全真派“重丛林清修,不娶妻室,不食腥荤,注重内功修养”的教义,全部眼依道教全真派,成为道教全真派自开创以来规模最大的丛林基地之一。

元朝建立以后,朝廷积极提倡道教,先后召见多位全真派道士。在中国北方,全真七子所创的各门派及从这些门派中繁衍出的支派纷纷倔起,道教的庙殿建设进入空前阶段。这个时期,崂山道教的发展也相当快,崂山外围的乡村中相继建起部分规模较小的道观。

明代崂山道教中先后出了几位修道有成的道士,其中首推闻名于大江南北的侠道张三丰。他以高深的内功修行和卓越的武术绝技培养出一批高徒,使龙门派在中华大地上衍生出数十个支派。崂山道教中的鹤山派、金山派、金辉派就是这些支派中的一部分。

明万历年间的僧道之争以道士胜诉而告终,万历皇帝除救金重修太清官外,还特意为太清官颁赐了《道藏》和《续道藏》共计5485卷,使崂山道教的经文藏典达到相当丰富的程度。

清代前期和中期,崂山道教仍然处在兴盛时期。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崂山道教日益兴盛,对外始称“九宫八观七十二庵”。

近百年中,青岛遭到帝国主义的轮番侵占,天主教和基督教也随之在青岛传播,使道教受到排斥。抗日战争期间,崂山道教因为反对日本侵略政策,积极参与抗日活动,遭到日军的多次围剿、轰炸、烧杀和抢掠,许多道观在这个时期被毁坏。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唠山的一些庙宇进行再修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人民政府认真落实了党的宗教政策,请回了崂山原来的道士,使崂山道教的宗教活动逐步得以恢复。

佛教自传人中国后,一度成为中国第一宗教,寺庙遍布全国各地。作为海上第一名山,崂山同样吸引了众多高僧来此讲经修行。佛教传人崂山始于魏晋,迄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隋唐时期达到鼎盛后一度衰落,明代再度兴盛,至清朝末年再次衰落。

新中国成立后,因破除迷信,至1959年,崂山仅剩9座寺庙。在“文化大革命”中,崂山佛教遭到空前浩劫,寺庙被毁坏,僧尼被遣散,从而使历史上在胶东地区颇有影响的唠山佛教再次遭到重大破坏。

改革开放后,党的宗教政策使崂山佛教得以恢复,政府拨专款修复了华严寺、法海寺,并将两寺庙列为青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区划分

素有“海上名山第一”的崂山位于黄海之滨,主峰1133米,它拔海而立,山海相连,雄山险峡,水秀云奇,自古被称为“神仙窟宅”“灵异之府”。齐记中亦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的记载。昔日秦皇汉武帝登临此山寻仙,唐明皇也曾派人进山炼药,历代文人名士都在此留下游踪,号称“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崂山道士更是闻名遐迩。山上奇石怪洞,清泉流瀑,峰回路转。人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的崂山,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名胜景区之一。进崂山可分为中、南、东三线,其景色各异。

崂山风景名胜区共分9个风景游览区,分别是巨峰、登瀛、流清、太清、上清、仰口、棋盘石、北九水、华楼风景游览区,游览景点共有200余处。进入瞄山共有4条线路,其中包括南线、北线、中线3条进山的公路线和一条海上观光游览线。

南线:这条线路可分两线游览。二条沿着市区海滨,经石老人、沙子口,过登瀛,从大河东经盘山公路到巨峰山门,乘索道至自然碑,沿巨峰游览线路环游巨峰。另一条沿着市区海滨,经石老人、沙子口进入登瀛、流清、雨林谷至太清游览区。游完太清游览区,可从太清宫东侧的垭口乘索道前往上清游览区,也可以乘车经青山、黄山前去棋盘石游览区。如果继续北行,还可到仰口

游览区。

北线:从市区经夏庄、惜福镇、王哥庄直达仰口游览区。游完仰口景区南行便是棋盘石游览区、太清游览区。

中线:从市区经北宅、大崂观直达华楼游览区和北九水游览区。或由大崂观经劈石口、王哥庄去仰口风景游览区。

转自:http://eatpulp.blog.163.com/blog/static/2493585920078311312247146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