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岛游记:闲走崂山

[游记]青岛游记:闲走崂山

2008-04-18    17u.com

崂山位于黄海之滨,背负平川,面对大海,既雄旷泓浩,又不失绮丽俊秀。在全国的名山中,唯有崂山是在海边拔地崛起的。昔日秦皇汉武登临此山寻仙,唐明皇也曾派人进山炼药,历代文人名士都在此留下游踪。今天天气间歇性的下点小雨,我想去崂山走走。一来是感受崂山的秀水奇云,二来沾沾崂山道士的仙气。

崂山的景点很多,有太清宫、华楼宫、上清宫、太平宫、华严寺、百福庵、蔚竹庵、塘子观和法海寺等等。我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参观了位于崂山最南端的宝珠山下的太清宫。崂山的盛名,得益于崂山的道教。在崂山“九宫八观七十二名庵”之中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就是始建于西汉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距今2148年的太清宫。明代以来,太清宫又被誉为“道教全真天下第二丛林”。

最早来崂山修道的是西汉年间的张廉夫,他是黄老道的信奉者,曾任汉景帝朝大夫,后辞官归隐,修道于终南山。汉武帝建元元年,张廉夫东来崂山,在老君峰下建茅庵修道,奠定了崂山道教的基础,而崂山也成为中国道教的发祥地之一。崂山道教的兴盛开始于唐宋年间,唐末,太清宫迎来了第一位受过朝廷敕封的高道李哲玄,他是一位修道有成的长寿道人,在世112年,最后羽化于崂山太清宫。

五代时期,李哲玄的师侄刘若拙来到了崂山太清宫。他具有很高的内功修养,宋太祖赵匡胤久闻其名,所以在他建国后就召请刘若拙入京,任命他为掌管道教事务的官员,颇有建树。数年后,刘若拙思归崂山,宋太祖挽留不住,只好同意,并拨巨资敕建道场,此为崂山太清宫称宫之始。其后,来崂山访道者络绎不绝,刘若拙不胜其烦,晚年时便离开崂山,避居于青岛即墨。

南宋金元时期,身为全真掌教的刘处玄、丘处机相继东来崂山传教,使崂山各宫观正式归宗于全真派。丘处机分别于1205和1209年两次登临崂山,推动了崂山全真道教的发展。自成吉思汗召见丘处机后,全真道大兴于天下,全真的门人弟子纷纷来崂山建宫立院,使得崂山全真道教进入了全盛发展的时期。后来,众多名道慕名而来,如明代的张三丰等。

1949年青岛解放前夕,太清宫仍有道士13人,殿宇房舍一百五十余间,并有土地六百余亩。文革中太清宫的庙碑、神像、文物、经卷等均遭毁坏。后因部队家属入住,才使殿宇房屋及古树名木得以保存。改革开放后,青岛市政府从部队手中接管太清宫,先后对宫内房舍进行了数次修缮,今天的太清宫就建筑规模而言已经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

(历史资料参考于www.lstqg.com。)

转自:http://cnc.17u.com/blog/article/141115.html279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