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山。位于山东半岛西南部,青岛市区的东北,距市中心约30公里。南临黄海,东濒崂山湾,面积约400平方公里。主峰"崂顶",又称"巨峰",海拔1133米。崂山形成于太古年代,山体由灰黑色花岗岩组成。山势险峻,雄奇壮阔。崂山海山相连,气候宜人,名胜荟萃,交通方便,为著名游览避暑胜地。秦始皇、汉武帝曾先后慕名登临,李白、苏轼、蒲松龄等有诗文记述。历史上崂山又曾是道教重要的道观地,太清宫、上清宫、明霞洞、华楼宫等历千年而犹存;华严寺、白云洞、狮子峰、潮音瀑、蔚竹庵、龙潭瀑等亦为山间胜迹,旅游佳地。崂山花岗石坚丽,适于建筑;崂山矿泉水水质优良,名扬中外。 这一天雨朦朦。我和我的石友王其明同志无心观看青岛的象征栈桥和那直伸入海的八角形“回澜阁”,坐上一辆客车直去崂山。这里真是一个宁静的港湾。惊险的空中载人索道呼啦而下,游人如潮水一样向这里涌来。我们在水浪拍打的岸边照像留念后,急速赶去看了这里的奇石馆,领略了崂山的奇石风采。“不上崂山顶,不知崂山美”。我们又冒雨朝崂山顶上攀。我们沿石梯拾级而上。哇!到处都是石的景,石的画。我们到写有“崂山海天一色”六个大字的大石旁,情不自禁地留影作了纪念。 顾不得吃午饭,我们又一口气登上了崂山的顶峰。我攀上一个大石,举目四处辽望。我出外旅游,有点猎猗,希望新的发现。我朝山和海的方位望去,不想又有一新的重大发现,恐怕这是青岛人民和众多旅游者都没有发现的,这就是我文章开头说的那山和海的结合部是一只巨大的石“水貂”图形。 我喊我的朋友快看,那“水貂”是那样的形象和生动。水貂的脚正要腾起,嘴正要伸向水中,尾虽被崂山遮隐着。但“水貂”的全貌完整,而且萁姿态又极具象征意义。它象是要扑海抵御惊涛海浪,让崂山人民免遭水害;又象是准备入水捕鱼,给崂山人民丰衣足食。我不顾站在这个石上移动落下坡的危险,掏出象机,迅速拍摄下了这只“水貂”准备入水的胜景,取名《镇海神貂》,并将其放在我的四川岷江奇石网上让大家共赏。因为是雨天,又隔得太远,景色有些模糊,大家就模糊着看吧!同时也希望有一天你去青岛崂山旅游的时候,一定要攀上这个大石,亲眼目睹目睹这只“镇海神貂”的风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