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政府决定在青岛西海岸胶南市泊里镇董家口,设立青岛市重工业基地。重工业基地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年产1000万吨钢铁厂一座,年产20-30万辆汽车制造厂一座,年产200-300万吨造船厂一座。 一、现状概况 1、自然条件 本区地处大陆性气候区,四季变化明显,受海洋影响,气候温和,冬暖夏凉。规划用地以平原为主少量丘陵地带,地势呈北高南低。区内现有主要河流四条:吉利河、白马河、横河和东河,受地形地貌控制,水文动态随季节变化较大。董家口三面环海,近海水深平均-12米,具备建设深水大港的条件。本区用地较为平整,有较大的发展腹地,适合建设大型工业项目,并具备未来更大发展的用地条件。本区沿海岸线资源丰富,有沙滩、礁石和滩涂,海岸线长度为40KM,岸线景观资源良好,是生活居住、旅游渡假的较佳区位。沐官岛北侧海湾汇集白马河、吉利河、横河、东河等主要河流,淡水资源丰富,具备建设大型淡水水库的条件。 2、区位条件优势 青岛重工业基地位于胶南市南部,泊里镇的范围内,东起贡口大坝,西到白马河,北始同三高速,南至海岸线,规划占地面积为133.5平方公里。规划基地东部为琅琊台镇驻地和琅琊台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西部为大场镇驻地。同三高速公路自用地北侧通过,并设有大场、泊里两个出入口,规划中的青岛旅游大通道——海滨大道自基地中部由东向西穿过。204国道东北、西南向斜穿本区。本区东连黄岛,西接日照,处于青岛向山东南部及江苏北部辐射的重要通道上,是青岛市构筑“三点布局”、“一线展开”国际大城市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规划原则 1、综合性原则:综合分析重工业基地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统盘考虑对周围地区的影响与作用,实现交通、基础设施、城镇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一体化。 2、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建设重工业基地的同时,强化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海岸线的合格利用,科学安排生产和生活,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