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岛游记 |
[游记]青岛游记 |
2007-07-16 sina.com.cn |
发现自己越来越上手了,两个下午就把行程安排敲定,不,应该可以说是一个下午,2h+2h嘛... 17号早上chener从学校租了数码相机赶过来,没有有时间吃早餐了,8:20从家出发,半个小时公交到火车站,插队买了9:15的车票,早知道火车会晚点半个小时,就不那么没有素质了... 在沿途的几个小站看到高档的列车,看到中国的发展了啊!晚点40分钟也无所谓了。 12:35到达青岛火车站,先把回潍坊的火车票,不过倒是没有售票大厅的标志牌,让我们倒腾了一番。火车站建筑有些德国风格,特别是左边那个小钟楼。不过现在想起来有点遗憾的是没有卡一张照片回来,因为要迎接08奥运的帆船比赛,改善北京与青岛之间的铁路交通,青岛火车站当然要借此东风了。 刚从火车站,在穿过地下通道后,突然短路了,丢失了方向感,读不懂路牌了。最后还是问报刊亭才确定我们所在的位子正是我们要找的广西路。 青岛的路,果然是名不虚传,上坡又下坡。感觉还以为早着呢,结果没走多远就到了广西路与浙江路的交叉口了。从火车站到天主教堂,才1km的路程,以前体育测试1000米的时候,感觉是那么的长,在这里给人的感觉相差是那么的大。 天主教堂,又称圣弥厄尔教堂,没有游客,很清静,给人一种肃穆的感觉。我们进门的时候连售票的都不在,在外围转了转,结果要进教堂大厅的时候,被拒之门外。回去买票,6RMB/张,与搜狐旅游频道网站上有差异,而且大学生证没有优惠,询问理由,却被告知postcard可以退。教堂大厅还比较大,比较吸引我的是墙上的壁画。不过这个教堂整体给我的感觉是比较西方国家的教堂,有些造作的地方,不是很纯,那种感觉比在电影里看西方的教堂相去甚远了。 出门的时候,将postcard退了2RMB/张,感觉平平,没有特别的纪念价值和意义。外观的双塔,倒是一贯的西欧风格。卡了两张,就直奔下一站了。 顺着路线从天主教堂到基督教堂,也是1km的路程。基督教堂在一个小山包上,远远的不知道从哪里上去,结果正准备环绕着找的时候,一段不经意的小台阶指示着路牌。门票7RMB/张,学生证半价优惠。 先进教堂里面参观,单调的出奇,却是可以参观塔楼,看大钟的机械运作,由于是学机械的,就把装置的运动传递过程研究了一下,搞清楚了,由钟摆过渡到秒钟的60个齿,再通过配套的齿轮的黏合运动传递到分钟再到小时,还是很精确。整套设备是1906年制造出来的,稍微还是有点年代,不过那时也才是机械工业发展的起跑阶段。 教堂工作的阿姨很友善,询问什么时候有诗班唱圣经诗歌,为满足我想听的要求,亲自为我演唱一篇,甚是感动。唱得真是不错,不过中文的歌词,唱出来就变了味道了。经常在西方电影中看到教堂里童诗班唱赞美诗,虽然听不懂意思,但是美妙的童声,是那么的纯洁,天籁之音,鼓动着内心里某样东西。虽然不信教,但是个人觉得,有机会到教堂来听听唱诗班的诗歌,特别是童诗班,对人的内心的调节还是很有帮助,至少你会有审视自己的机会,让自己平和。 在基督教堂,不仅收获了阿姨的唱诗,教堂的外景也是一大亮点,西方中世纪塞堡式建筑,将塔楼顶部涂成绿色,很是显眼,却又不破坏美感。 从江苏路下来,chener第一次这么近接触海。自然是沿着海岸继续前进。 当我们到达海军博物馆的时候,我们已经花了3个小时的时间了。在此之前,我们在路边的一家小馆子吃了顿海鲜水饺,那老板得知我们要去海军博物馆,就和我们聊他进海博的经验之谈。当我们到海博门口时,直接往里面冲,门卫喝住我们说我们“干嘛的”“找人的”“找谁”chener说“找崔亚辉的!”呵呵,崔亚辉其实就是我的名字。浑水我们都摸不到鱼,更何况清水。只好买票,幸好学生证可以派上用场,能剩下一半来,要不我们的开销预算就会超支了。 这里有很多炮弹的实体模型,或是退役下来的装备,例如舰载炮台,小舰艇,军用飞机等等,可惜我不是军事迷,要不真能了解不少东西和发现意外的惊喜。我倒是比较军舰和潜艇,这可是我上海博的直接目的。 泊在海上的大点的军舰,只能看看表观,不能参观内部,确是有些许遗憾。 潜艇,完全就是一个钢铁机器,狭小空间,能活动的空间真是小的可怜。唯一的娱乐设施可能就是中部的小桌台,或许,在暇时船员还能在这里几个人打个扑克,算是在这潜艇上的全民活动了。 从海博出来步行经过鲁迅公园,海产博物馆,海洋科技馆(也就是鼎鼎有名的海底世界),到了小鱼山公园的脚下。如果有钱的话,我真想去海底世界看看,但是一张毛爷爷的红大头的门票费就有些吃不消了。由于在海博的时间超出了计划,到小鱼山的时候,已是将近5点了。所以临时决定取消上小鱼上看八大关全景的行程。 于是,从小鱼山下第一海水浴场,走了一趟沙滩,问了路,在莱阳路找到busstop,等316路观光bus去五四广场。此时夜幕开始降临,在我们踏上公交车的时候,路灯打开了。 当我们到达五四广场的“市政府站”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下来了。只好,在黑暗中欣赏标志性雕塑的英姿,巨大的红色龙卷风的造型,在灯光的映衬下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到这时,我们的这天的行程就接近尾声了。现在就是找bus去青岛理工大学,可是在“市政府站”等了好久也不见有那趟bus来,只好,沿着山东路,在与闽江路交叉的“闽江站”才有较多去目的地的bus。 挑上bus224,到建工学院站下车,胡乱的走,寻找落脚地。 费了点周折,最后在南宁路上发现几家旅馆,凭经验,一直往里走,在中间段挨着住宅小区的第三家敲门进去,这个还很不错,家庭小旅馆,阿姨很热情,环境不错,卫生状况也很好。给我们算40RMB/房/天,也是很便宜的了。 在小旅馆,也没有什么电视节目好看,我们就玩起了自拍,就听着“咔咔咔”的声音。可是效果都不尽如人意。冲了个澡,10点多些的时候,我就开始钓鱼了,于是乎早早的就睡了。chener好像有些不适应,第二天早上7点多我还是被他擂醒的,要不我还睡的死死的。呵呵,以前出去玩都是在同学那里睡的,也不用考虑防备什么的,而且,旅行也真的会很累,所以,出去旅行的时候,我睡眠的质量比平时还要好。 洗漱完毕,退房,出门的时候忘记问阿姨山东路171号人才市场怎么走了,在南宁路和山东路交叉口徘徊了一阵,看地图也没有标记出来。结果,问路人,诧异的得到“就在你们的眼前,上了坡就是了!”的答案。当我们爬完坡,一看,其实我们要找的就是展览中心,而昨天经过的时候没有注意到而已。 花5RMB/张的门票,在里面转了3个多小时,没有收获,投简历给他们,他们看了以后又将简历退了回来,“我们要招有工作经验的”,“07年毕业,明年再来吧”,结果,以场招聘会只投出一份简历。铩羽而归了... 在威海路站下车,刚开始还摸不着头脑,辨不清东西南北。 台东商业步行街,在我看来,和上海,南京等等城市的商业步行街一样,一个味道。不过在这里,较之我2003年来的时候有很大的改变,比那时更干净了。特别给我的印象是现在的建筑上弄上了涂鸦。 在商业街,看了一家淘店,喜欢jack 这就是传说中的栈桥,青岛的标志。距离火车站仅300m,将这里作为我们的最后一站,是考虑到我们在前一天就买好了回程17:46发车的票了。 在这里,可以看到很多诸如“不去海底世界,不算来青岛”“不登回澜阁,不算来青岛”等等的卖票广告板,可是,栈桥末端的回澜阁在修缮。还有很多人跟上前来,不厌其烦的询问“坐游船吗?海上观光10块钱”。我有些心动,但我更想玩玩水上摩托! 下午5点,在火车站旁边的华联超市买了点食物,5点半提前上了火车,17:46准时回程。晚上9点到家,结束此次行走。 在此,特别感谢 豆豆 提供了《青岛市交通旅游图》一份 E都市http://qd.edushi.com/提供的电子三维地图 图吧http://service.mapbar.com/newcitymap/?null提供的电子地图和公交信息 2006/11/24 23:45 更新完毕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3f0240f7010006qd247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