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青岛游记

[游记]青岛游记

2007-07-16    bhgmag.com.cn

青岛是个独有风格的城市。现代化的工业与建筑并没有引起我太多的兴趣,反而在暗夜之中,有着宽大落地窗,明敞风格的住宅让我感觉到了这是一个充满了生活气息的濱海城市。

驱车没入这座并不喧闹的岛城,去寻找一些她独有的魅力。吃惊的是青岛竟有如此之崎岖的山,道不宽,但路却特别平,曲曲折折,弯弯绕绕,似乎要把青岛的美都隐匿在不经意的回旋之中。但青岛大方的一面还是没有办法被掩盖,从出租车司机的爽朗谈话,或是灯影树丛中露出一角的古旧别墅,都显露出青岛的豁达。

青岛无疑是一座让神仙也来浪漫的城市。大海,雕塑,青山,欧式建筑……种种元素构筑了一个浪漫的城市。"碧海蓝天,红瓦绿树"这是康有为极力推崇过的。
三面环海,一面靠山是青岛的地理特色。依山傍水的青岛,依的是崂山,傍的是大海。独特的地理位置,冬暖夏凉的气候,赋予了青岛非凡的魅力。青岛和大海抱得这样紧,这样密不可分。不论是从海上望青岛,还是从青岛去海上,都走不出一个蔚蓝色的音乐世界。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部,东南濒临黄海。青岛古称胶澳,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清政府在胶澳设防。1897年11月,德国强占胶澳,并强迫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从此,胶澳沦为德国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4年11月,日本取代德国侵占胶澳,
1919年,由于青岛主权问题,引发了著名的"五四"运动,迫使日本于1922年将其归还中国。中国政府将胶澳开为商埠,设立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洋政府。1929年4月,国民政府接管胶澳商埠,同年7月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1945年9月,日本战败后,国民党政府接收青岛,仍为特别市。

1949年后青岛后改属山东省省辖市。曲折的历史给青岛打上了一种别样厚重的烙印。事过境迁,遗留下来的各式各样的外国建筑,给青岛增添了一份异域情调,古典中流露明快,与这个城市融为了一体。
青岛由老城区和新城区两大块组合而成,老城区"红瓦绿树,碧海蓝天",新城区高楼林立、宽广、现代、井然有续。开车行驶在青岛的街道上,总有一种到了欧洲的感觉。青岛,最让人倾倒的就是这些老建筑。它们大都凭借天然海岸线和山地构造,巧妙组织道路和建筑布局。这一点,在八大关被诠释得淋漓尽致。
八大关是一个没有边墙的公园,这里庭院与花园融为一体。"八大关"原先是八条以关隘命名的路,初开发时,只有八条以我国著名关隘命名的大道,故而得名。后又增加了两条:现在已经成了十条以关隘命名的路,分别是:韶关路,嘉峪关路,山海关路,武胜关路,涵谷关路,正阳关路,临淮关路,宁武关路,紫荆关路,居庸关路。俄、英、法、德、美、丹麦、希腊、西班牙、瑞士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迥异的各式建筑别墅分布在八大关别墅区,在这里你可以一日观尽风格各异的城堡。
很多人会在一幢欧洲古堡式建筑前停驻,其正面造型由圆形和多角形组合而成,楼内由花岗岩贴面,楼外又砌有鹅卵石,为典型的欧洲古堡式建筑风格,又融入了希腊式、罗马式以及哥特式的建筑特色。这就是八大关中最著名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栋别墅——位于黄海路18号的蒋介石旧居花石楼。以各种颜色不同的花岗岩石筑成,这也许就是她名称的由来。蒋介石夫妇、陈毅……数不尽的近代风云人物都曾入住过这里。
在顶楼的观望,我仿佛进入的是梦境,希望那个时刻就和自己的爱人漫步在细沙上面,冰凉的海水也不会冷却我们的爱。深绿色的屋顶,那是我向往的阁楼,婆娑的云絮环绕着那细长的天线,那一刻,高旷的天空好象离我很近。
导游说,在八大关如果幸运的话,说不定会遇到沉睡的异国公主,当然,你得带上些童话的想象力。说话间,我们到了居庸关路16号一座典型的丹麦建筑风格的别墅前,绿色墙面,建筑造型由尖塔与不规则斜顶屋面构造,南部为宽敞的方形平台。原来这就是著名的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公主楼,传说1929年丹麦王子来青岛渡假,被青岛风光迷倒后,欲请丹麦公主来此避夏消暑,令丹麦驻青岛领事购地建造,但公主没有来到青岛、公主楼的名字却伴随着建筑流传了下来。静静怀念着安徒生在我童年时光中播种下的童话,想象着温文尔雅的美丽公主,是否也在小楼的窗前做着美丽的梦呢?
八大关非常清静,略带异国情调的马路,偶尔会有轿车经过,大树的绿荫相交遮蔽了头顶的阳光,在清凉的路上散步,心开始变得安静起来。街道上、树林里,时而可见相拥的情侣,还有穿着白色礼服和婚纱拍摄婚纱照的新人,仿佛上演着一出出现代安徒生童话。
总感觉五四广场它是是立体的,时间与空间将"五四"与"青岛"连接在了一起,87年前的一场"五四运动"将历史与现代相结合,也将见证为未来2008年奥帆激情。"青岛的海像一堵大蓝墙——走着走着,一抬头或一转弯,撞个满怀,让你惊讶不已!"
栈桥是青岛的象征,到青岛来的游客如果没有去看一看栈桥,那就等于没来青岛,它是青岛最早的货客运码头,是当年海陆运输的咽喉要道,它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已历经百年的沧桑,失去了当年的险要地位,可它风采依旧。
导游介绍,栈桥始建于1892年,为清军所用的人工码头。到1931年修建时,栈桥长度由原来的220米扩建到440米,宽10米。就成了现在的模样,气势甚是磅礴。它好似一只长长的手臂伸向大海,迎接着大海妈妈栈桥位于游人如织的中山路南端,桥身从海岸探入弯月般的青岛湾深处,桥尽头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翘角重檐建筑端庄地安坐于碧波之上
。在海岸周边众多欧式建筑衬托下,尤显别致站在栈桥上,看到海鸥亲吻着海水,海水拍打着沙滩。青岛的海有着慑魂的美。桥南端筑半圆形防波堤,堤内建有民族形式的两蹭八角楼,名"回澜阁",游人伫立阁旁,欣赏层层巨浪涌来,"飞阁回澜"被誉为"青岛十景"之一。
站在栈桥上看青岛,可以看到海边是一片片现代化的建筑,令人感觉到这座城市的勃勃生机。风浪大的时候, 水可以涨到很高,浪会打到桥上,
所以栈桥观潮自然是很有名气的,可惜,
我去的时候,没有大潮。但是我们却看到一幕比大潮更有意思的景观——我们亲眼目睹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在在栈桥上表演练习跳水,他一气连跳了300个回合,据说他这样风雨无阻地坚持了好些年了。真了不起!
和栈桥近在咫尺的海军博物馆边上的小青岛也是个不错的去处。小青岛因形状如琴, 又被叫做琴岛,本是个独立的小岛,
40年代的时候修了堤坝才与内陆相连,天气好的时候,小青岛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出来停靠的军舰,岛上有灯塔,是德国殖民的时候建的,灯塔是海上的航标。登上塔顶望海上风光,也成为时尚视角。更多的时候,小青岛只适于眺望。远远地,在海面上,在葱翠欲滴的小岛中央,捧出了一座挺秀的白色灯塔,宛如芙蓉出水,又如仙子凌波;黑夜来临,红色灯火闪烁,琴屿飘灯由此得名。一个世纪的风雨飘摇中,小青岛成了青岛的象征。连解放前的旧电影里也能找到它的姣好身影,民间的老相簿就更不用说了。
以前,我从蒲松龄小说《崂山道士》中知道了崂山。如今,真的来到青岛崂山,才知传说中的崂山不仅是一座道观,那山、那水、那石就好似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令我惊叹不已!
崂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名山,最盛时有"九宫八观七十二庵"、上千名道士。著名的道教人物丘长春、张三丰都曾在此修道。保存下来的以太清宫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始建于北宋初年)。传说蒲松龄曾居于其中的三清殿西关岳祠,所写《聊斋志异》,多次以崂山为背景。三宫殿前的一株山茶,高8.5米,干围1.78米,树龄约700年,为世界少见的大山茶。寒冬季节,满树绿叶滴翠,红花娇艳,犹如落下一层绛雪。宫中原有白牡丹,高及屋檐。更有青岛著名的耐冬,导游说耐冬花开红艳如火,异常美丽。只可惜我们来的时候不是开花的季节,不能欣赏它的美丽了。据说这耐冬花也为蒲公龄带来另一个灵感:《聊斋志异香玉》篇的红衣女子绛雪,就是耐冬的化身。当年蒲松龄寓于此,与牡丹、山茶相对,孕育出优美的神话故事《香玉》,写白牡丹和红山茶变成美丽的女子,与一位书生相恋的故事,为《聊斋志异》中的佳作。
崂山东南两面临大海,海光山色相映,颇为壮观。崂山的海边有很多巨石,据说崂山产一种很珍贵的玉石,叫崂山绿石。当年海边遍地都是,只是当地人不识货,都用它来盖房子了。前几年有人发现它的价值,于是崂山绿石也就难寻了。不知道住在玉屋中是何种感觉,但假如不知其珍贵,也只能像楚王一样将宝玉视为石头一块而已。
太清宫又称下清宫,始建于汉代。里面有很多古树,汉柏、唐榆、宋银杏,依然郁郁葱葱。跟着游人摸了摸有着千年历史的老树,它那倾斜的身体仿佛一条龙。摸摸老龙头,一辈子不发愁,摸摸老龙尾,一辈子不后悔,这两件该是我们最大的希望吧。
离开崂山,途中经过一个景区,石老人景区。这里我们看到了我国基岩海岸典型的海烛柱景观,据说它是由一块巨古颇似一位望海的老人而得名的。关于石老人有这样一个动人传说:东海龙王看上了这里远近闻名的渔家姑娘牡丹,派虾兵蟹将抢亲不成,便使毒计骗走了她。牡丹姑娘的老父亲闻讯赶到海边,站在齐腰深的海水里日夜凝视着波涛汹涌的大海,盼望着远离亲人的女儿能挣脱牢笼,早日平安归来。这样年复一年,他逐渐化成了一个面向大海屹立的石头老人。凭海临风,一边回味着这个动人的传说一边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生命境界豁然开朗,原来,自然之中永远美不胜收。
欣赏满大街"蔚蓝青岛,魅力海岸"的广告语,更欣赏蔚蓝碧绿掩映着的一片片红瓦。"青岛岛青,岛岛青,岛岛晴,青到青岛,情到青岛,倾倒青岛!",难怪前人留下了这样的"绝对"。
抑制不住对海的渴望,在向石老人方向开去的路上我向海的方向眺望。海边的雾越来越重,但白的浪却十分显眼。黄的沙滩上留下许多潮湿的痕迹,看过了北太平洋的激昂,现在面对着一片没有怒气的海,我霎然间似乎明白了为什么青岛的人可以在盛夏喝着袋装的啤酒看海了。

转自:http://www.bhgmag.com.cn/blog/?75/action_viewspace_itemid_301.html25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