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云南大理游记—石宝山歌会:生命的对唱—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云南大理游记—石宝山歌会:生命的对唱—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7-27 17u.com |
在十万大山怀抱的滇西,大理、怒江、迪庆、丽江之间,有一个县,叫剑川县,是电影《五朵金花》中白族青年阿鹏的家乡;县城西南25公里,有一座山,叫石宝山,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八日至八月初一,四面八方的白族青年男女身着民族服饰,一路上弹着唱着,纷至沓来,汇集到这里举行歌会,三天三夜,对歌弹唱,弦歌鼎沸,邻近白族寨子里的很多人家便是在歌会上相识相知而走到一起的。在白族人的眼里,石宝山是一座歌山,是一座情山,是乡民们头发白了牙齿落了,心中还在默默念叨着的一个地方…… 提起大理,单是那“风花雪月”四个字,就足以让人浮想联翩心向往之了。去大理,最好是在农历的7月末。这时间,不仅能看到大理美丽的风景,而且还能欣赏到剑川石宝山一年一度的传统歌会。 位于大理市北120公里的剑川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素有“文献古邦”之称,是历代文人墨客和旅游家倾心向往之地。据有关学者考证,古老的《山海经》中对剑川就有描述;明代杨升庵、李元阳,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对剑川的山川景物、风土人情赞赏不已。一直淹没在大理古城的光芒下的剑川曾经是古代云南各民族与中原、吐蕃、西亚和东南亚等地商贸、政治、文化交流的重要驿站。史籍中所称的“蜀身毒道”的众多隘口之中,剑川是连接茶马古道和博南古道的唯一线路。正是由于处于这样一个文化交叉带,使剑川的本土文化融进了许多民族、各种宗教的特征。数千年的文化交汇在剑川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形成了众多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资源优势,被国内外专家誉为“白族文化聚宝盆”。多元文化的融会贯通,使白族群众能歌善舞,用歌声、舞蹈来表达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难怪英国学者卡莱尔说:一切深刻的东西都是歌。 古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剑川县境内胜景迭出的石宝山,就是这样一个地方。石宝山为丹霞地貌,球状风化石形成的奇峰异石如钟、如箭、如狮、如象,高者成崖,错落有致,别具一格;更有那白族风情集中展现的石宝山歌会,让人流连忘返。 石宝山歌会起源于南诏、大理国时期,是白族地区盛大的民族传统节日,会期从农历七月二十八日至八月初一,历时三天。每年的歌会期间,剑川县及其相邻地区的白族青年男女汇集到石宝山或四周的山野,唱调对歌,物色对象。每年的这时,弦歌之声,夜以继日地飘荡在山间林莽,石宝山就会成为山歌的海洋。 关于歌会的由来,流传着不少神奇古老的传说。在剑川,就曾听到这样两种说法:一种是相传石宝山背后的一个山村里,有十个长相俊俏、年龄相仿的白族姑娘结成了亲如骨肉的十姐妹。她们穿一色的衣服,戴一样的饰品,让人很难分辩出谁是谁。她们每天相约到石宝山去采药,拣干树枝,抓松毛,收菌子,在家绣花,一道做活一道玩耍一道歌唱。她们的歌声被山风带到很远的地方去,吸引了石宝山下伐木砍料做木工的五个小伙子和细弹羊毛粗弹毡的五个弟兄。他们结成十兄弟,收拾起做活的家什,迎着飘来的歌声,也模仿姑娘们的曲调,唱出了爱幕的心声。 言语都从曲中去,爱情尽由歌中来。一天,他们越过三重山,跳过三道涧,随着姑娘们的歌声一路寻来,互相望得见身影,也看得清面目了,可是,双方都很害羞,只好隔着五尺远,互相背着脸坐了下来。他们边唱边挪动位置,终于一对对挨着身,擦着肩,坐在了一起。可是,十对人唱起来听不真,一个个唱又等不得,怎么才好?于是,大姐搭大哥走到一边去了,二姐搭二哥也走朝另一边去了,十姐妹搭十个兄弟都各找地方,舒舒服服地唱着,亲亲热热地爱着,顾不得星移斗转,忘记了月落西山。烧完了十背干柴,喝完了三道苦茶、三碗蜂蜜,唱得“两个身子一个影,两个胸脯一颗心;剪下发辫作信物,相爱一千春。”直到第二天东方指晓,启明星渐渐西移,太阳光透进丛林,他们才又聚在一起。后来,慢慢就演变成白族青年男女传情表意的歌会,延续至今。 还传说很早很早以前,有个美丽的白族女歌手阿姑,曾在石宝山的宝相寺接连唱了三天三夜优美动人的曲子,最后在歌声中安然死去,人们都说她是“曲神”下凡,尊她为“曲姆”。直到现在,凡是上石宝山对歌的人,无论男女,都要先到“曲姆”的坟前磕头,据说这样才能唱得好,在对歌中才能相上心爱的人。 传说终归是传说,但有一点勿庸置疑的是人们对美丽爱情、美好生活的强烈追求和渴望。 盛会期间,女人们穿着艳丽的白族服饰,男人们怀抱龙头三弦,歌声昼夜不停,如高山流水,似凤凰啼鸣,一处、两处、三处……歌声把石宝山的山山水水都淹没在爱的流泉和情的大海之中,令人荡气回肠,灵魂飞升! 傍晚时分,漫山遍野炊烟弥漫,人们用山泉水煮饭,烹调出一道道可口的白族家乡菜。素不相识的来客,只要弹弦开口唱,就会被邀请共餐、话家常,处处洋溢着山野情趣。天黑以后,四面八方闪烁的火把和电筒光柱,象流星似的在林中闯荡。庵堂寺院里,花枝树丛间,矗岩巨石下,淙淙山泉边,男女青年弹响铮铮龙头弦,对唱悦耳花柳曲,用歌声交流火一样炽热的情感,用调子赞美蜜一般甘甜的生活……弦歌鼎沸,通宵达旦。那一对对现代的“阿鹏”和“金花”,潇洒飘逸,含情脉脉。“金花”躲在绿树林中歌唱,“阿鹏”四处听寻,待发现自己中意的歌声,就停下来,对着“金花”隐身处作一试探: 松树青来杉树绿,男是松来女是杉; 你哥我是青松树,松枝盖妹身。 若“金花”觉得“阿鹏”还行,就会大胆地走出来,以歌迎战: 树上鸟儿双双对,水中鸳鸯嬉戏欢; 妹我愿作金月亮,照哥青松岭。 在一曲又一曲的对唱中,于是“阿鹏”和“金花”越走越近。情到深处,便山盟海誓,让石宝山的山水为这份注定的情缘作证、祝福。 “不到石宝山,枉来人世间”。这是我在石宝山的三天里不经意间就能听到的一句话。美丽的滇西常常让人有意外的惊喜,藏在一座座延绵高山间那些动人的自然风景,那些亘古的历史人文,那些聪灵的可爱生命,无一不在诱惑着渴望亲近自然的眼眸和心灵。在石宝山激情浪漫的歌会中浸泡了三天三夜,我发现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28563.html27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