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丁村游记 丁村民居

[游记]丁村游记 丁村民居

2008-06-27    sina.com.cn

丁村北院的一个私人院落,像保垒一样坚固

据说丁村最初是一个丁氏家族的聚居点,分为南院、中院、北院三大区域。丁家人后来弃农经商,买卖越做越大,住宅也就越建越多。但是丁家人从来没有作过县级以上官吏,基本没有不义之财的来路,他们的住宅都是经过几代人勤俭节约才修建起来的,因此这里的民居风格非常能够反映出晋南人民的生活习俗。如今住在村子里的有260多户1000多口人,大部分是丁氏后裔。他们目前主要靠务农为主,经商者却为数寥寥,有些人家的子女外出工作。

这是丁村民俗博物馆的第一院的院门

丁村的民居属中国北方汉民族典型的四合院式建筑,共有40余座院落约600间房,其中最早的房屋建于1539年左右,算得上是现存年代较久的北方民居了。为了保存和整理丁村民居和民俗文化,这里的部分院落已被辟为丁村民俗博物馆。丁村的民居建设风格十分独特。这里的一座座院落之间都由旁门、甬道或庭院相连,四通八达。对外形成一个整体,关起门来又自成一家。

内院景色

丁村民居从东北向西南延伸,分三大片布局,建筑年代依次为明代、清代早中期和晚期,其建筑风格也略有变化。一般讲,清代的建筑规模要比明代普遍宏大,如清代的房子造得比明代的房子高,天井也深;明代的四合院到清代时已变成了前后两套院。但丁村民居在构造上有一个共同点,即先立木柱,后砌砖墙,直檐式大屋顶,房子的上部以楼板相隔造出一个夹层,用以储放杂物和粮食。院内结构严谨,采光良好,连房顶的雨水都要用瓦一片一片地接进院内,表示出山西人聚财不外泄的理财风格。

东厢房

所有的建筑朝向一律向南,但各院的大门并不定向南,总有一个甬道能通往向院落。从大门进去一般最常见一个用于生产或生活的小院落,用于放置农具杂物或是养鸡养猪。再往里走就能见到主人居住生活的院落,一个非常严谨的四合院。北面宽三间的正房是用来敬神和接待客人,南房的正房有的被用来作为库房或厨房。主人则居住在左西两侧的厢房。院内每侧厢房两间,每间面积只有不足8米,其中一半的面积是炕和灶台。地上有一个大柜子是放被褥的,炕上墙上的壁橱用来放置细软。屋内家具、陈设极为简单朴素,体现出山西人勤俭持家的一贯风格。

在丁村民居的前后庭院中,很少有人家种树或花草光光的院落显得过于简单和务实。这些民居基本都没有花园,主要还是因为他们还不是大富大贵之家,经济基础和思想意识还达不到建筑花园这类奢侈品。像这样有树的院落少之又少。从他们的屋室体现出大院落、大客堂、小卧室的设计理念,房屋内还有二屋空间,和现代许多流行住宅的设计理念同出一辙。

这是四个院门之间的甬道,榆叶梅在一片灰色中争艳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060ea9010007sl.html383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