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临汾日记

[游记]临汾日记

2007-07-21    2118.com.cn

6月21日,在霍州,及洪洞

霍州署是古代著名州署之一,尤以其建筑的庄严典雅、保存完好而驰名。其中最有名的人物并不是知州大人,而是明代的,一个叫曹端的霍州学正。学正相当于现今的教育局长。曹端因学养和政绩受到朝廷器重,三次领命主考陕西乡试。西安知府郭晟曾请教从好政、做好官的秘诀,曹端答道: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欺,公则民不敢犯。”

这段话很有名,但也只是少数学人知晓。幸赖当今总理朱容基的发掘与传播,这段名言才被更广大的人知道了。

接下来到了洪洞县。

假如要推选出三个中国最知名的县,那么洪洞县肯定是其中之一。使洪洞如此有名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大槐树,另一个是京剧中的一句经典唱词:苏三离了洪洞县,所谓“苏三起解。”过去,我老以为“起解”就是“起来解手”的意思。如今的洪洞,人口和经济指数,早该撤县设市了,但是上方不批,改成市了,“苏三离了洪洞市”,全国人民怎么想?可见,因名所累这句话,不单指人,也包括地方。

先看苏三监狱。其实是明代监狱,因关过名妓苏三而又名苏三监狱。两排狱舍,相距不足四米;单间牢房,占地七八平方米,一半为土炕,居然要关六七个犯人。牢外的头顶,铺着铁网,插翅难飞,谓之“天网恢恢”。深处为死牢,四周高墙,极厚,夹层,内填沙子,一旦犯人撬洞,则沙漏堵之。院中一井,盖一巨石,凿井口如碗而汲水,以防犯人跳井自杀。井口沿有数道指宽寸深勒痕,乃当年汲水绳索而磨之也。

可怕!

在接待室,见墙壁上挂着一些名人题字,无非是一些“以古为镜”之类的俗话。书法家们的手都塞进兜里,在兜里捏弄着毛笔和印章,以便随时应邀题词。我也打着腹稿,题什么呢?看了这里,心起恐惧,仇恨人间的邪恶,为何非要监狱不可呢?可时至今日的人间,邪恶依旧存在,监狱还是得要的。就题他个“此处不可常观”好了。

谁知白白构思了一回,因为人家根本就没有要诸位留“墨宝”的意思。出来的路上,有书法新秀流露出扫兴之话,被陪游者李建森听见。李是一个憨中藏狡的胖青年,极善摹仿,言谈举止活活是从相声演员马季身上拓下来的。所以汽车一开到大槐树管理处门口,李就跳下下去喊叫:“馆长!赶快笔墨侍候,名人们来了!”馆长急忙跑出来迎大家进了接待室,敬烟沏茶铺宣纸。“他们可都是陕西乃至全国名人、作家、教授、书法家。一幅墨迹最少说也值一千块,你今天发财了呀馆长!”

大家反倒不好意思了,说是先参观了再说。

其实,洪洞县之所以是中国名县,主要原因还在于这里有棵大槐树。明代,这里人口稠密,富甲天下,而其他地方则因战乱和天灾而广漠荒芜,朝廷便下诏强制移民于外省地。移民就在这棵名气仅次于黄帝手植柏的大槐树下,领取签证和盘缠的。移民运动持续五十年,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十个中国人,至少有五个说他的祖先是从“山西大槐树来的”。

可惜,那棵“中国第一槐树”已不存在了,只建了一个纪念亭;槐根伸展、派生出的第二代棵树,亦成枯桩一柱,被铁链扯稳;可喜的是,它的根又生出第三代槐树,蓊郁如盖,令人精神大振。

大家都题了词。我只记得四幅:

槐荫华夏(孙见喜)
把根留住(费秉勋)
槐籽半中国
一树名千秋(方英文)
大力发展槐树事业(李建森)

李说他的特长是给领导起草报告,所以他只会这么题。众皆绝倒。且他的字是仿启功体,几可乱真。

转自:http://garden.2118.com.cn/taiyuandao/sxsen/youji/hedong/lfrj.htm32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