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碛口村落群黄土里的青葱皱褶 |
[游记]碛口村落群黄土里的青葱皱褶 |
2008-02-13 cbulo.com |
山坡上高高低低的几十户窑院都有黝黑而局部反着光的高缸做院墙,形成的景象颇为壮观。 村子从高处沿着弯曲的土坡自然往下生长,黄土上有不起眼的星星点点的嫩绿。 淘色 这里的生活比这里的建筑,具有更加持久的震撼力 坐标 在山西碛口古镇的四周,散落着西湾、李家山、白家山、小塔则等多处精致古村落。一个中心据点的繁盛辐射到四周,碛口的历史价值只有与这些村落形成系统时,才能得到充分体现。明清时期,晋商有“出门经商不得带家眷”的规矩,所以商人们发达后,就在碛口周边选风水宝地,大兴土木建设 豪宅,供家眷居住生活。由此而形成了以碛口古镇为中心的大型经济生活文化圈。 经过时间侵蚀,当碛口几百年的兴衰史退场,当镜头对着这些遗留的历史现场,那些“肉身”再次获得了生生不息的力量———皇天后土、沟壑纵横里的皱褶,这里的生活比这里的建筑具有更加持久的震撼力。 “凤凰”的姿态 隔着浅浅的湫水河,李家山就在碛口镇对面,旁边就是黄河,触手可及的距离。可是路并不近,经过麒麟桥绕着山后面盘旋上去,是土路,一侧是山体,不时有已经荒废的原始窑洞裸露出来,只有一个成形的大洞,里面什么都没有,张着口对着土路。另一侧就是悬崖,能看到远处的山被层次分明地截断,一圈一圈地荡漾开,说它是梯田并不恰当,在黄土高原上除了生命力极强的枣树,这里几乎不能存活什么植被,当地人李世喜为记者描述的,以前这里除了水稻什么作物都种植的画面听起来很遥远,那个时候,应该是雨水丰沛,黄河温顺。我们的目光所及,除了黄土还是黄土。 在风水先生的口中,李家山被描述为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于是它也被称为“凤凰村”。李家山的山顶也是村子的入口,站在高处,无法看清“凤凰”展翅的姿态,但是你会发现,黄土上不起眼的星星点点的嫩绿,其实是一种很强悍的生命力。村子从高处沿着弯曲的土坡自然往下生长,一路小跑着下来,第一户人家的主人是李荣厚,上午10点,他和老伴吃第一顿饭,老人家将一个大盆子放在箱子上,搬个小板凳,用勺子沿着盆沿挖着米饭认真地吃,不时抬起头来热情地招呼我们。冬天,都是在屋里生火做饭,灶火的温度传递到大炕上,整个屋子也都非凡暖和,这也是家庭活动的中心场所。不用担心会有烟,灶台的巧妙设计已经将烟从灶里面沿着墙角的烟囱排了出去。天气变热之后,灶台就挪到了院子一侧的厨房里。屋子里的灶火起得慢,还有人家是在院子里挖上一个明洞,当地人称为明灶,中午干完活回家,为了节省时间,明灶里生堆火,放上大锅,煮点面吃就又出去干活。大户人家也会在院子里正经垒个灶台,遇上家里有个喜事操办,非常方便。 [1] [url=snapshot_60965_3.shtml][3][/url]
|
转自:http://www.cbulo.com/viewthread-18879268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