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西大同游记—云岗石窟风光—同程旅游博客 |
[游记]山西大同游记—云岗石窟风光—同程旅游博客 |
2007-08-02 17u.com |
大同的第一个景点,便是云岗石窟。云岗石窟位于山西水同市西北的武州山北崖上,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现存主要洞窟53个,大小造像五万一千多躯。 去云岗石窟的旅游专线变成了“5.18矿难”专用通道,旅游车只能从外围绕行。外围的路被来来往往的煤车轧得坑坑洼洼,在司机的努力下,旅游车总算摇晃着到了云岗。 与我原先的想像不同,石窟并非在大石山上刻出来的,看上去更像泥窟。山也并不高。(照相机的日期调错了,所有的照片日期都推后了一天。) 据说石窟是这样建成的。将山劈掉一半,在剩余的一半山体上挖洞,再在洞里从上到下雕佛像。有一个早前的洞窟还留下了从上到下雕佛像的证据,由于工匠没有计算好,头、身体都完成后才发现腿不够长了,为了让佛像的身体不至于太失比例,只好把洞底又往下挖了一两米,所以那个洞是唯一一个低于地面的洞窟。 云岗石窟的佛像受破坏是非常严重的,虽然现在已经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佛像的身上大都披着厚厚的煤灰。洞窟内是不允许拍照的,所以很多佛像只能自己去看了,可能别的网上会有官方照片。下面的照片是在洞外用拉长镜头拍到的。佛像身上有很多小孔,并不是对佛像的破坏。而是为了保护佛像受煤灰的污染要给佛像穿上泥衣,但是直接裹上泥的话很容易脱落,所以在佛像身上凿孔,再灌泥浆进去,使得泥衣能够牢固。经过几百年的风蚀,现在佛像身上的泥衣也大都剥落了,所以都能看到小孔。 石窟大部分是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前的作品。佛像的形状一般是厚唇、高鼻、长目、宽肩,有雄健的气概,体貌表现了少数民族的特征。从上面的照片还可以看出来。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这尊大佛的右手臂下有一个小佛,作向上支撑的大力士状。这个小佛是专门为大佛服务的侏儒。别看他小,他有两米高,可见大佛有多大了。侏儒在这里的作用最主要的其实是为了支撑大佛的手臂,在这个洞窟前面建的佛像有的是用石柱子支撑的手臂,但是那样毕竟不美观,聪明的工匠想出了这种以侏儒代替石柱的办法,实在是奇思妙想。 云岗石窟的洞窟那么多,并非都是大佛像。大佛像高大雄伟,显示举世独尊,无可对比的气概。其它石像,各按品极一个低似一个,全体服从大佛像。大佛象征皇帝(很多洞窟中大佛是对佛,就是有两个大佛像,象征着皇帝与太后共同执政),其它各级石像是大小群臣,飞天侏儒是各种服役的奴隶和民众。 看这个柱子是不是很像罗马柱?同事们一致认同,所以我也让大家看看,这是洞窟前的柱子。 古代地理学家郦道元这样描述云岗石窟:“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现在的石窟虽然没有那么壮观了,但还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
转自:http://www.17u.com/blog/article/19595.html30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