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震撼!山西之行-参观五爷庙和普寿寺女子佛学院 |
[游记]震撼!山西之行-参观五爷庙和普寿寺女子佛学院 |
2007-07-26 live.com |
震撼!山西之行-参观五爷庙和普寿寺女子佛学院 前几天随公司驱车去山西玩了一圈, 主要是去参观五台山, 烧烧香拜拜佛。信不信的也是种尊重!去之前,就听说五爷庙的香火很旺,我们从北京出发时并没有计算日子,13号到的,14日清早上香。迷信说应该清晨六点前上早香,可是赶巧了。14日是阴历六月初一!是上香的好日子, 我们怕赶上人潮不得不四点爬起来。还没停进停车场,已经望见人头攒动,门口的两个香炉的火苗直窜入天,周围都被照的光亮光亮的!我发现来拜佛的都是有钱人,您看看停车场的好车,还有那88,66的车牌!五爷庙香火旺不光是好车停爆停车场车队排到山脚下,还有那两辆消防车旁别“守护”着,香炉都烧化了两个!我们十几个人从武警中挤过狭小的过道,里面更是摩肩接踵,烟雾缭绕。 我先来介绍一下五爷庙的来历:大名鼎鼎的五龙王殿,人们通称五爷庙。五爷庙创建于清代,民国年间重修时,增建了殿外前庭。一般佛教寺院是不供龙王的,而五台山为什么要修龙王殿呢?这要从文殊菩萨向东海龙王巧借歇龙石的神话说起。很古以前,五台山地区并不是清凉胜境,而是酷热难熬,当地百姓深受其苦,专门为人排忧解难的大智文殊菩萨便从东海龙王那里巧妙地借来一块清凉石,从此五台山变得凉爽宜人风调雨顺,成为避暑胜地。而这清凉宝石原本是龙王的五个儿子播云布雨回来驱暑歇凉之物,当他们发现歇凉宝石被文殊菩萨带到五台山后,便尾随而来大闹五台山,直把五座陡峭如剑的山峰削成五座平台,要讨回清凉石。但文殊菩萨毕竟法力无边,很快就降服了五位小龙王,让他们分别住在五座台顶。这五龙王被安排在最高的北台,专管五台山的耕云播雨。人们感激他为五台山地区造福,为五龙王建殿造像加以供奉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五龙王居于殿内正中,左侧为大龙王、二龙王、龙母,右侧为雨司、三龙王、四龙王。据说,五龙王以前是黑脸,但为什么我们所见却是金脸呢?这是因为佛教传言,说王爷性子暴烈,伺奉稍有不周,就要发脾气动恐。脸由黑色变为金色,就使五爷的脾气变温和了。 与五爷庙相对的便是古戏台,是专为五龙王唱戏而建。据传说,五龙王特别爱看戏,所以每年六月大会,都要大开殿门,让五爷居高观赏,以取悦于五爷,使他及时赐雨,保证岁岁给百姓喜降丰年。 看完介绍,是觉得有些心动,故事还挺传奇!弄得还挺热闹!结果却是。。。 古戏台现在弄得是花里胡哨,两边的电子显示屏还打出戏词,演员们倒是张牙舞抓“尽心”的表演着,光张嘴不出声,幕后还配有专业的dj。更夸张的是:舞台边还打出横幅“xxx请五爷听戏。”作为特别赞助的还愿方式。唱完一曲后,工作人员又立刻换出另一人名请五爷听戏的横幅。当地接待我们的朋友还特意帮我们联系让住持给我们做法事,可能是我们的香火钱还赞助的不够,被别人抢了先。还有一些人拉着我们不太懂的游人四处拜还收取劳务费?!就好机场的小红帽一样。老板十分不高兴,其实倒不是被别人抢先做法事。二是,这里的商业气息太浓了,一点庄严神圣的气息都没有,很是叫人失望。 六点我们又驱车前往台怀镇的普寿寺女子佛学院参观交流,并食早斋。五台山普寿寺,坐落於山西省五台山市台怀镇东庄村南端,创建于北宋,光绪三十四年(一九○八年)重建後,献於十三世达赖喇嘛,成为五台山十大黄庙之一。一九九一年由如瑞、妙音两位法师创办中国五台山尼众律学院。 新建的普寿寺坐北面南,占地面积一万九千九百八十八平方米。寺内分为东西两院,东院偌大,前面为非常秀丽的汉白玉牌楼,下层为青砖砌筑,上层为木构建筑,单檐五脊顶,四出廊。山门正面额上嵌一书有「普寿寺」三字的石匾。西院一进四个小四合院,第一为天王殿院,正面为天王殿,三开间,单檐歇山顶。殿内正中置木龛,供石刻弥勒佛,背面供彩塑韦驮将军,两山间彩塑四大天王。天王殿两侧为钟鼓二楼。东西楼二十四间,东配楼为客堂,墙上挂著名人字画,其中有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写的一副对联「恒顺众生究竟清凉普贤道,勤修梵行愿生安养寿僧祗」。 第二院为讲堂院,正面讲堂五间,单檐卷棚顶,内置排排桌凳,是学僧听课的教室。东西配楼二十四间,为僧舍。东北角耳房为祖师堂,内挂通愿法师的法相,并供有通愿法师舍利塔,通过小镜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舍利。 第三院为普光明殿院,正面为普光明殿,三开间,重檐歇山顶。内供木雕「西方三圣」,中为阿弥陀佛,右为观音菩萨,左为大势至菩萨。「西方三圣」面为供缅甸玉佛和带箭铜铸文殊像。东西配楼,计二十八间。 第四院为五观堂院,正面为二层楼房,上下各七间。一层为五观堂,是僧人食斋的地方。门旁联∶「有戒德,知惭愧,斗金易化;不学修,无行持,滴水难消」。二层为法堂,内置一排排蒲团,是僧众坐禅念佛的地方。东西配楼,计有二十八间。 普寿寺女子佛学院是现中国最大的尼姑培养基地。现此寺拥有近750尼姑,住持是如瑞法师。弟子都是18岁到30岁左右,她们入寺学习也是有严格的要求和条件,首先是要看是否与佛祖有缘,以及佛法的基础考试,合格者可入寺修炼,经过六年可还俗,或游行到其他有缘得庙宇进行修炼。考试未合格者也可在学院进行三年的培训参加考试筛选。当然啦,她们是没有纸张的证书啦!她们的作息也是有很严格的规定,每天清晨三点半起床,诵经到六点半,吃早斋。学习佛法等,十点半食午斋,有一小时午休时间。下午到晚上熄灯她们就一点都不能吃东西了,九点半从寺堂回到休息屋(就是宿舍拉,通铺被子叠的跟军人一样。)不可以交谈,但可以自由学习或打禅,十一点熄灯。重复。她们有电脑室,平常使用也是仅限于学习佛法,平时也不可以看报纸,或随便出去遛达。生活真的是很朴素简单。说实话,她们住在山上是很冷的,我用温度计实测才十八度,她们只穿一件卫衣和僧服。我穿了四件还有棉衣还哆嗦呢。山上还是不寻常的冷啊!我们在观堂和尼姑们一起食早斋。我们客人和她们一样排队等候然后再一队一队的进去,上客座,和她们面对面坐。她们每人有一个钵和一个大铁碗,进来时都带着筷子勺子和小刷子用橘色毛巾裹着。我们也是两个瓷碗,一碗盛粥,还兑着豆浆和牛奶。还可以加油面茶,另一个碗盛菜和干粮,几个尼姑端着饭桶在座位间游走盛菜加菜。菜也不过是简单的芹菜花生米胡萝卜凉拌的。干粮是类似于火烧但馅是红糖的,特甜,还有一种是炸面包圈,也很甜。总体来说,不太好吃。要命的不是这个,而是你一点都不能剩,必须全部吃完!粥剩下一点都要用开水涮着喝掉!太可怕了!尼姑的小刷子是用来刷餐具的,先刷筷子勺子和钵倒入铁碗然后再倒置统一的铁桶里由其他几个尼姑负责收取。(其实挺不卫生的。)刷好的餐具收到位子里,排队离开。 这里是不收取费用的,但是你可以捐。她们也不是谁都可以进来参观接待的,我们也是通过朋友提前和她们预约商量才能够有如此幸运的机会进去参观。这里是很正规严禁虔诚的!和五爷庙是个极大的反差! 想想中国把宗教都弄得商业化,人们心中的信仰不也就商业化了吗?这社会能不混乱吗? |
转自:http://glowvivi.spaces.live.com/blog/cns!c221ec2dbdcf13f3!252.entry100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