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字在内心的话,我也许根本就不会去注意这个城市。因为感觉上,这里似乎什么都没有,但是云岗石窟,悬空寺却吸引着我。 知道上火车准备走之后,才渐渐感觉到,这个城市特有的底蕴。 它很老。 下了火车,就上了去悬空寺的车,直奔浑源而去。内心有很大的期望,因为这个千年的历史,因为他贴壁的建造工程。更有人说,走在上面都是摇晃的。 下车,先是深吸了一口气,一种全然的兴奋游走全身。慢慢的走过停车场,寺前的各种建筑,直到走到寺下,才感觉到它是这么的小。确实,很小,几根木头支着,确实看着很悬。走到门口,人真多,加上寺很小,人群时不时的走走停停,借着停下的时间,我也可以看看风景,感觉不错,只可惜那边的恒山湖做了坝,部分景观是人造的,但是逞着太阳还没升高,水波金光的湖面,端着D40一阵猛拍,休息的空闲,还顺便发发牢骚,骂骂旅游局的人,为什么不限制参观的人数,结果队伍行进到快到真正悬的位置的时候就看见进门那拦了很多人。不过这样的行为并没有让我有改观,毕竟这是无奈的举动,寺里根本容不下这么多人,上多了也没用,还危险,而我希望的是在卖票的时候在固定的时间段限制人数,这样对古迹是种保护。但是似乎钱的魅力永远大于文物的保护,经济效益=政绩把。 再走了几步,就开始了真的悬空了,可惜我没感觉到抖动,也许是因为人太多了,抖不起来把,整个过程就是边走边看,虽然很感叹古人的技艺,但是这个寺太小了,让人感叹的时间太少了,1个小时就看完了。看完居然只有失望,因为实在太小了,要是人少的话,来回走几次也就1个小时把。 略带遗憾的出来,发现时间多很多,现在回大同看云岗太早了,正好出门的时候有推荐上恒山,因为之前就觉得恒山不怎么好看,但后来想想,怎么说也是个名山又被门口的人推荐,看看时间,就决定上去看看,然而,就是这个再临时不过的决定,让我后悔了很久。恒山是五岳之北岳。但是从悬空寺门口去真正的上山口有7公里,中途要买一次进山票,真正上了山,在山上的景点前还要买一次票。这样的设计,我一直现在都很愤懑,我觉得很不厚道。要么就在门口的时候一次买就好了,非要这样弄。但是当时只是时间多,就决定接着上。事后下山后也感觉到完美的失望,甚至觉得根本不值得称为五岳,如果悬空寺的失望是因为太小的话,那恒山的失望则完全的,因为几乎没看到很好的景色,相比曾去过的华山庐山,令我再无再看一次的欲望。 经历一大一小的2次失望后,我开始对来大同的觉得产生了怀疑,我只好剩余的一点希望报在云岗。在3-2上,心里也满是忐忑。 直到下车,远远的看着那黄黄的小洞,我似乎觉得,云岗不会让我失望。慢慢的走进门,古朴的木楼,没有晋中文化的精致,但有晋北所特有的粗犷和大气。看了看地图上写的走法,先向6窟行动,在门口就被墙壁上的壁画所吸引,数千年了,它们依然清晰美丽,叹。进了窟,巨大的雕像,周围墙壁满是精制的小像,从地面到窟顶,布满。整个窟给的就是震撼,我不懂佛教文化,也不信佛,但是我依然被这精美的场景吸引。叹,再叹! 在去5窟,这是这里最大的一个像,很多人认为20窟的最大,但事实上这里才是最大的,再去看1到4窟,发现基本上都没风化了,走回来,去看7窟后面的,这里的石窟一般都是2个窟一起做的,而且云岗也是中国石窟中受外国文化影响最明显的,在不同的窟,能明显的感觉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外国文化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影响,经历数千年,还能保存下这么多,不过在观看的过程中,能看到很多被人扣去的佛头和佛雕,尤其是佛眼,那些被叫做龙眼的黑色珠子。每每看到这样的东西,心中只是隐隐的痛,中国的文化流失国外的应该算是最多的,如果深深的想,相信每个国人都是隐痛,一直都讨厌一群人---盗墓的就是其中之一。因为给我的感觉就是把我们的文化精华作价卖掉,而这些文化的遗产不应该去用金钱来衡量。边走边看,几乎每个窟的含义和雕塑风格都不同,慢慢的走到最后一窟,20窟,看起来最好最完整的,但是我觉得有修复的明显感觉。不过和整体的精美比起来,这太微不足道了。步出云岗,尽是满足,云岗-----风化的历史! 最后还多点时间去了九龙壁,据说是中国现存3个九龙壁中最老的一个,不过10分钟就出来,没感觉。 走了一天,加上还用2个小时跑上跑下的爬恒山,坐进车站就不想动了,等待快点睡下。 看照片去我BLO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