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山西之行

[游记]山西之行

2007-07-26    blogercn.com

山西之行

小时候听哥哥说.山西真好。路两旁,垂柳婀娜,小溪潺潺;街道平展,风清气爽。亲切的乡音像小鸟婉转,走在街头,乡情环绕,一点也不感到陌生。父亲九岁从老家出来,谈到老家便带着浓浓的思念。是呀,家乡的生活虽然苦些,但家乡的一切都是美的,包括令人难懂的山西话。那时母亲干活时常哼着一首歌,清脆悠扬,词曲优美,加上母亲甜美的嗓音,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人说山西好风光》至今还是山西的“省”歌。当你一下火车,缭绕的歌提醒你实实在在到了一个有自己风格的独特的地方。

我带着儿时的濡染,携着丈夫的手登上前往山西的列车。想起母亲的歌,近于自我陶醉的神态,涌起一丝伤感。她没有去过山西,就是父亲,也没有重返一次出生地,直到临终。不是不想,几十元钱要养活七、八口人,那有闲钱去圆怀旧之梦。为了给大哥娶媳妇,年仅十五的三哥回老家,变卖家当,从那时起,“老家”这个词便成为父母亲的一个怀念与向往,甚至留存着一些寄托。

相随的朋友耽误了上车时间,飞跑着,眼看着列车在面前徐徐驶过。下铺的老人告诉我们,换乘下列快车可以赶上本次车。不知他是否还来,心存遗撼。

夏日的凉风渐渐消失,温和的薄纱笼上来,在闪烁的夜灯中,孕育着梦幻般的情韵。毋庸置疑,萦绕在童年脑海的美妙,一副仙境般的画卷,似乎那么遥远;我无法安静地躺在铺上,远处璀璨的灯城或许就是山西—一座海市蜃楼!——我童年缥缈的印记。我父母情系此处!我生怕打一个盹儿,就错过最动人的一刻。倚窗眺望,静的朦胧的夜,划过飞逝的点点流星,衬托出城的笼廓,山的脊背,树的嶙峋错落。车厢内,轻轻的鼾声,透着家的温馨,只有隆隆的火车声,满载着出行的意向,心在飞翔。

列车在大同站停下后,上来一批旅客。丈夫被一阵大嗓门惊醒。“好了,十七号换成了十八号”。一个魁梧的男子陪着一小女孩进来,听他这么一说,他原来应在丈夫的铺下。丈夫从铺上爬下,我莫名其妙,看他借这微弱的亮光,向那陌生人走过去。莫非他去管闲事?可我知道也拦不住他,我有些担心。丈夫还没走过去,那男人便迎上来,嗓门更大了:“眼瞅着车开了,就差一步。”

我看见丈夫拉住他的手,向下摁着,他的嗓音降了几个调。随后递给他们两瓶矿泉水,让他们喝,接着给我们彼此作简单介绍,我才知道,他就是同行的朋友——一位不大不小的老板,地地道道的山西人。

听父亲说,山西商人多,经济意识强,据史料记载,山西曾是中国最富有的省份,全国排富,山西人居,,首,山西人经商,从”走西口”闯遍全国.创建了”海内最富”,经商的遗风延续着,果然这样。沿途村落,大烟囱耸立,家家庭院宽阔,全然不是想象中的家庭作坊的小规模;家家门面讲究,门庭宽大,门楼宏伟。镶砖盖瓦,楼榭参差。门楣或雕龙画凤,或刻字命名,各有说法;或古朴典雅,或豪放磅礴,各有风采。解释不清楚,我为何会把如此开放的经济运作同大嗓门联系在一起,似乎大嗓门才能与大手笔匹配。丈夫说:“瞧,山西农村人家都在办工厂”

不知道为什么,在当今中国的经济结构中,他们在无言地隐遁,

一大早,这里没有一丝风,我们选择一凉棚下吃早点。几个小摊贩各居一席之地,烙春花饼的,蒸小笼包子的,煮面条的,做豆腐脑的,你可以叫几样食物,只是结账的时候,钱一定给对摊主。看样子不必担心,买饼的把卖豆腐脑的钱一同收了去。我看看服务员从始到终没有给我们餐巾纸,环视一周,看看操着本地口音的顾客桌上也没有半片餐巾纸,我只好悄悄地用自己带的面巾纸擦拭一下了。在午餐和晚餐的中档饭店里,我们依旧没有见到餐巾纸.我想这里经济不是刚刚兴起,不经意就忽视了一些东西。发展到了深圳极限,或许就就不存在这些缺憾了。可它曾经比深圳名扬四海.

“山西人不再走西口了”我想这是对父母说的第一句话。

这里的出租车统一的天蓝色配绿色,清纯而富有朝气。其间,夹杂着一些三轮车,都是残疾人开的,他们穿行在大街小巷,神情坦然无畏而优越,甚至有些横冲直闯,飞驰起来,所有的车辆都得躲闪让路,大家无声的,善意的,谅解地,又裹着些无奈和担忧——他们好像被宠坏了的孩子。“大嗓门”开着自己的桑塔纳带我们办完事以后,我们开始独自行动。

在服装城一条街,人头攒动,好多女人们,嘴里嚼着食物,随地扔着果皮,游闲的逛街。有人说,山西的女人漂亮,确实不假,给我的印象,不单如此,山西的女人会生活,那种神态,是我不禁看看眼前奔忙的男人,大多灰头土脸,精神十足,给人一个感觉,仿佛这是一个大家庭,男主外,女主内,每一个在忙碌中幸福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幸福的娇娘。男人、女人似乎对穿戴都不讲究,可我看到的是那种丝毫没有虚饰的真实,如果既讲究又真实,那是我心目中的完美。

我的父亲也是如此地勤劳,可他特讲究衣着,也很前卫。刚时髦西服,他就敢于尝试穿戴。可我的母亲却没有山西婆娘的福分,半辈忙碌,什么重活都干过,也许怨那时没有计划生育——她拥有我们一大家子,这就是享受,就是财富。当然,不是说山西的女人只会享受,也有在烈日中摆摊儿的,登山轮车的,只是男人那种忘我的劳动,会使人产生这么一种错觉——一种让女人感到安全。满足,幸福,滋生娇媚的情怀。

丈夫搭着我的肩,安顿我在一处凉阴地坐下,穿过杂乱的人潮,到另一十字路口买回饮料,还带回一个玉米,他说,我们那里吃不上如此新鲜的。很久没有这样了。我这时理解了一位北京朋友为什么到四十岁才要孩子——难得的二人世界。尽管缺少些浪漫情调。我看见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骑着一辆小车,飞奔着,消失在川流不息的车辆中,我好为她担心,更敬慕山西后代的勇气机警和胆识魄力。

离我们返回的时间还有三个小时,丈夫要进设有零时休息间的旅馆休息,我不愿意,看到一条小吃街,随意走去,本打算晚餐就选这里,当走进时,食欲全无。食物全部裸露,做好的,正在做着的,同集贸市场,收购废品站,搅和在一起,最不堪入目的是,其间还有杀鸡场,血水漫流,鸡毛遍地,垃圾到处堆-----我们失望,匆匆离去。

真不可思议。就如一座亮丽的建筑上满是”牛皮癣”令人作呕一该不该和父母亲讲这些?我不愿意讲,让那个梦想中的家乡留给父母吧! 我想问一问哥哥从前那个美丽的传说还在么?

丈夫讥笑我说,“又犯病了?胡思乱想,我们不就待一天?”

是的,可那梦幻般的世界依留心底,一个近三十多年的梦。假如她还是过去那么穷,正处在”走西口”的历史阶段,也许我会理智地丢弃那个童话,会漠然处之-----

《人说山西好风光》的歌依然嘹亮,回顾夜晚的车站,灯火辉煌,无数的男女老少,坐着,站着,溜达着,有的干脆躺在草坪低低的围墙上。草坪里,散落着废纸,塑料袋,果核等杂物.。卖报声,卖茶蛋吆喝声,卖玉米声,此起彼伏。闲的无聊,接过一小女孩的报纸看下去,怎么旧闻又登了出来?仔细再看,是2001年的报纸-----我望着小女孩被晒黑的脸,复杂的苦涩久久不能抹去-----山西,一个怎样的地方,我缠绕的情结何时能够放下?

转自:http://www.blogercn.com/user7/42173/archives/2006/162547.shtml162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