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会馆是由多伦经商作贾的山西人合资建成的。意在供奉一方神灵,求其“祥兆”。另供同乡人来往交流和为刚来的乡友提供落脚处。 山西会馆座落在多伦城区的西南部,占地面积约一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为四千多平方米,会馆的楼台厅殿、廊台亭树错落有致,四进套院,院中会院。可谓方园数百里坝上草原的一大景观。 会馆临街座北朝南,一大座庙宇式过厅正门,门的正南数十丈外有一高大牌楼,东西两侧街上各有一些稍小的小脾楼,牌楼雕梁画栋,颇为壮观。朱红大门上几排茶碗口大小的铁钉漆成黑色,一对浑铁大门环下倒扣着大锣似的铜饰,大门两侧廊檐下由五尺高的木栅栏围住两块丈高石碑,上面刻满方寸楷书文字阐明建馆宗旨,时间和出资人。过厅门楼内两侧各有一泥塑彩绘战马,大似真马,马侧各有一马幢侍立,塑马栩栩如生,牵之欲出。门厅两旁各有两间厢房,两厢房之西有一高大便门,拱形门楣上四个阳文大字“晋境胜地”。穿过门洞,一四合独院,院虽不大但很严整,这也许是为刚从山西上来的老乡提供的住宿地方。站在这个小院的门前,其实已置身于山西会馆占地约一半的戏场里了。一座朝南坐北的大戏楼高约三丈,底座全由长方条石砌成。呈“凸”字型,高约八尺,突出部分是台口,台上很粗很大的明柱支撑着戏楼的前半部,楼顶四角鸟啄似的飞檐斜刺天穹。其中一角悬挂一镜,面向西北,可以映出数里外的善因寺。楼脊一铜物(大概是避雷装置)经极光照射熠熠发光,戏楼气势雄伟,结构精巧。 戏场南是前殿,殿前对称竖立着两根笔直的独木大旗杆。它的顶端有一个大铜帽,底部由两片内园外方的六尺高的大石条构成。大石底座将旗杆紧紧夹住外有两道沉重的大铁圈死死箍牢。任凭狂风呼啸,毫不动摇。旗杆内侧雄踞着一对大石狮,其一口中石球可滚动,但可动不可取。整个会馆几乎大大小小几十处建筑无不绘有精美的彩色图案。图案均以三国人物故事为主,兼有花卉山水。 前殿两旁各一阁楼,左置钟,右置鼓,亦称钟鼓楼。钟有一人高,两围多粗,其声宏亮清越,十几里外均能听到,穿过前殿是一过厅,厅后是正殿。前殿与过厅之间、过厅正殿之间两侧都是回廊,回廊没有栏杆,回廊一例是一排排的厢房,殿院正中有一高大铜炉,下圆上方,顶部似楼阁,所谓方形实为六棱形,炉身刻有文字,铜炉精美之极。 殿内,有三座泥塑。正中端座三国著名人物关羽,身着战袍,左边是怀抱宝剑,全身披甲的关平,右边是手扶青龙侣月刀的周仓,关乎气态安祥。年轻英武。周仓两目圆睁,气势威猛。关羽的面容被涂成金色。关羽死后被封为关帝,因而被奉为神灵。会馆供奉关羽是因为他是蒲州人(山西),因此会馆亦称关帝庙。殿外廊下有一块九尺高的石碑,外罩一层铜皮,故称铜皮石碑。碑文清晰可见,碑头是浮雕的二龙戏珠。正殿左右各有一处院落,东院是全馆唯一没铺石板的地方。院落与正殿围墙之间有一通道,尽头有一小便门,便门内有两棵参天古杨,约两围粗细。 山西会馆在“文革”的洗劫下;砸烂了关帝的神像,推倒了所有石碑,大铜香炉去向不明,铜碑被剥去了铜皮,会馆后被县皮毛社作为厂房。 相关链接:贝子庙 法轮寺 美贷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