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祠-----山西游记完结篇 晋 祠 ----山西游记完结篇 到了山西,哪能不去太原,到了太原,哪能不到晋祠。这是在山西老百姓中 广为流传的一句话。今天,就带大家逛一逛这非去不可的晋祠。 晋祠位于太原市区西南25公里处,始建于北魏,为纪念周武王次子叔虞而建 。因为是自助游,我们驱车从太原市区过去也就40分钟左右,交通比较方便。晋 祠的门票也很便宜,偌大的一个皇家园林,通票也只需要40元/人,团体购票是30 元/人,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不可轻信门口的“小导游”,他们往往以代购票可打 折还送沿途讲解的手段,收取100元/人的高昂票价,大家切不可上当。至于导游 可以在进入公园后,10元就可以搞定,还有一种更为经济的方法,就是跟在别的 团队后面听讲解,最好是台湾人的团队,因为这些团队肯出钱,导游的水平自然 就很高了,大柜选择的就是这种方法。 要想进入晋祠,得走过一个大公园,这是免费开放的,有的类似于我们这儿 的市民广场,可却精致漂亮许多,处处古木参天,鸟语花香。 此主题相关图片 到了晋祠,闹了个笑话,门票上印着的是“晋祠博物馆”,俺们就满大园的 找,逢人就问哪是“晋祠博物馆”?后来才知道,整个晋祠林园,就是“博物馆 ”,虽然晋祠建于北魏,可保存的非常完好,很多那个时代的建筑啊物品啊能保 留下来的就很少很少了,能留下来的也是历尽风雨,只能装进博物馆的大玻璃里 远观,可晋祠完整的保留了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此主题相关图片 走进晋祠,这里殿宇、亭台、楼阁、桥树互相映衬,山环水绕,文物荟萃, 古木参天,是一处风景十分优美的古建园林,导游说这有山西的“小江南”之说 ,是一处国家少有的大型祠堂式古典园林。 此主题相关图片 一路向前,第一个印入眼帘的便是献殿,献殿在晋祠内鱼沼飞梁之前。原为 祭祀圣母,供献礼品的场所。金在定八年(1168年)创建,经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 年)修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斗拱简洁,出檐深远,外观酷似凉亭,但整体结 构轻巧稳固。 此主题相关图片 再往前,就到了晋祠三绝之一的鱼沼飞梁,为什么叫“鱼沼飞梁”了,原来 古人称圆形为池,方形为沼,且水中多鱼,这就是“鱼沼”,沼上有一座十字形 桥梁,古人云:“架虚为桥,若飞也”,故名“飞梁”,连起来就是鱼沼飞梁。 鱼沼飞梁结构为水中 立小八角石柱三十四根,柱础为宝装莲花,石柱之上置斗拱 ,梁枋,豕托桥面,东西向连接圣母殿与献殿,南北两乙翼下斜至岸边。平面呈 十字型,四周有勾栏围护可凭依。桥东月台上有铁狮一对,神态勇猛,造型逼真 ,铸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鱼沼飞梁也被我国桥梁大师梁思成称为“中国古 代的立交桥”。 此主题相关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 圣母殿是整个晋祠的中心建筑,在晋祠中轴线最后。前临鱼沼,后拥危峰, 雄伟壮观。创于北宋天圣年间。殿前廊柱上有木雕盘龙八条,传说为宋代遗物。 此主题相关图片 四周围廊,为人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之一。殿内有宋代彩塑四十三尊,主 像为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风头椅是,风冠蟒袍,神态端庄。侍从手中各有所奉 ,为宫廷生活写照。是国内规模较大的一座宋代建筑。 此主题相关图片 圣母殿旁的周柏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树龄了,树高十八米,树身粗大,向南倾 斜,被另一株古柏所支撑,树叶披覆在圣母殿顶。因该树状似虬龙,故又称卧龙 柏。大伙都情不自禁的上去,轻轻扶摸树杆,仿佛在触摸历史的脉搏... 此主题相关图片 正在回味中,耳边传来了淳淳水流的声音,那便是到了难老泉了。 此主题相关图片 说到难老泉,读过初中的人都不应该陌生!我国著名散文家吴伯萧先生的《 难老泉》曾被收录进了中学语文课本。吴老在文中写道:“难老泉”,听听名字 就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不必看见,就仿佛已经看见了。那喷涌的水源,那长流 的碧波,永远是活泼泼的,青春常在的。在《滕王阁序》里王勃慨叹说,“冯唐 易老,李广难封”,比较起来,这难老泉实在值得叫人赞赏羡慕。”一段话,道 尽了难老泉的风采。 此主题相关图片 此主题相关图片 后记: 晋祠篇的完结,也是全部山西游记的完结。整个山西,要写的东西实在是太 多了,要拍的景色也数不胜数,可惜时间精力都有限,写作与摄影水平也有限, 没有将山西最精彩的一面展现出来,对不住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