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晋祠十八拜之五 |
[游记]晋祠十八拜之五 |
2008-05-22 sina.com.cn |
圣母殿的雄宏伟岸仍然吸引着我,走近大殿,驻足瞻望,不经意间居然正处于一座十字形古桥上,这就是与圣母殿不可分割的鱼沼飞梁。鱼沼飞梁是现存中国最早的十字形结构桥梁,最初全为木质结构,建国后用汉白玉加以装饰,于是如今整个结构中包含了木质和石材,更显得奇异而特别。古人称圆形为池,方形为沼,因水中多鱼,故名“鱼沼”;沼上十字形桥梁取“架虚为桥,若飞也”之意,称为“飞梁”。沼中立有34根石柱,柱础为宝状莲花,四面以桥与沼岸相连。飞梁悬于地上1.3米,东西宽阔,长15.5米,宽5米,径接圣母殿;南北如翼,纵近20米,横3.3米,宛如展翅欲飞的鹏鸟。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评价说:“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鱼沼飞梁被誉为当代水陆立交桥鼻祖,造型奇特优美,是中国古代十字形桥梁传世之孤例,也是世界惟一保存完整的古十字形桥。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沼西际出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亭,结飞梁于水上。”可见飞梁早在北魏之前即已存在。鱼沼中的小八角形石柱和柱础保存了北朝风格,而整个桥梁皆为宋代遗物,与圣母殿同时建造。 桥是水的附属。飞梁所临的鱼沼就是仅次于难老泉的晋水第二泉源。有关鱼沼灵泉,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太原西北有一座因奇景红叶和名士傅山而著名的崛围山,相传,古代两位高僧为在崛围山顶创建多福寺每日沿山间小道到远处汾河去挑水。他们的真诚和艰辛感动了文殊菩萨,菩萨送给他俩一个锦匣,嘱其将匣放在修建的大雄宝殿工地上,并一再强调在路上千万不要打开。途中两僧奈不住好奇将匣子拉开一条缝,想看个究竟。不料突然从匣内钻出两条小龙,腾空而去,一条北骋上兰村化作烈石寒泉,一条南驰晋祠变为鱼沼泉,而崛围山从此仅余一眼锦匣幻化的浅浅水井。昔日鱼沼潺潺,清澈幽然,与难老、善利二泉汇为晋水,绵延数万年,浇灌和滋润着晋祠以东数十里良田。可惜由于周边滥采地下水,善利、鱼沼二泉在1972年干涸,如今鱼沼飞梁只能凭人工引水苟延着美丽的传说。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90395901000btx.html31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