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再向晋祠看风景(山西游记系列) |
[游记]再向晋祠看风景(山西游记系列) |
2008-06-27 sina.com.cn |
文/延宝青 由于十几年前匆匆走过晋祠,说起来就是一段遗憾!多年了,我一直认为晋祠在太原的南面,所以,今天交通车拉着我走在迎泽大道上时,我还以为我又掉向了!走到晋祠,我已经找不到一丝原先的记忆!为此,我们特地雇了一个导游,我想把晋祠满满盛在心中! 晋祠的山门现在修融一新,怎么看都有现代人仿造的拙劣的痕迹,我走在似曾相识的小路上,看过秦王的雕像之后,就和同伴追究着隋唐演义的故事,通过一个个凉亭,向深处走去。 在不老泉前,望着沽沽涌动的泉水,我赞美的语言还没有出口,就看到一对学生恋人在用吃完的橘子皮赢得对方的笑声,那刹那间被泉水淹没的东西让同伴好不痛快!我呢,哈哈,管他呢,又不是俺家里!但我相信,有些东西是不老的,这不是道家的玄虚,也不是佛的顿悟,而是我们忽略了的! 在晋祠少不了说古建筑。走在园内,有时我想:现代人是变聪明了还是变愚蠢了?就建筑结构技巧来说,现代人远不如古代人聪颖;就建筑布局来说,现代人远不如古人高雅;就建筑中的以人为本来说,现在建筑仅仅是体现房子的概念!君不见,中国古代建筑中冬暖夏凉的那种对主人的体贴和关爱,完全湮没在空调的恐慌中。天一热人们就想空调是一种社会进步,然而走在山西,你就会联想:夏天我们坐在亮堂的堂屋里,放一躺椅,我们可以摇着扑扇,悠然的哼着小曲,闭目养神,就连树上鸣噪的蝉声也是那么动听。到了冬天,我们围着一炉炉火,那种氛围那种温暖,岂不驱赶严寒。所以,对古建筑我们只是一个念想了,令人尤其厌恶的是那些仿古建筑,无不张扬着一种浅薄!阻挠着我们的寻找,抑制着我们的想象! 在晋祠还有诸多宋侍女彩塑,关于她们,每个导游的讲说都千篇一律。比如这些塑像她们以其独特的古代艺术风格和高超的雕塑技艺成为雕塑中难得的艺术珍品,它们体现了那些古代艺术分格?雕刻技艺古今有什么不同?我也只好从导游的笔记本上撕下几张,只见上面写着:“倾城四十宫娥像,笑语嘤嘤立满堂”等诸多对这组宋塑最形象的赞美的句子…… 当初的雕塑者把每个人物的形象表现地淋漓尽致时,心中是否怀就着一份对艺术的虔诚!我想不会!他们大概只想着十全十美的完成任务,少有瑕疵就会丢了身家性命,所以,我认为,艺术不一定是在自由发挥自我时才最完美! 看那少女的天真、无邪,长者的悲哀、烦恼,无不在动态的表情流露中,尤其是邑姜的塑像,设在殿内中央高大的神龛内,凤冠蟒袍,霞披璎珠,相貌端庄而肃穆,曲膝盘坐在雕饰凤头的靠椅上,那份君临天下的感觉中的尊严,不知耗尽了多少能工巧匠的心血!而围绕主像于殿内四周的侍女像,更是形态各有千秋,万分风情,造型逼真就不是什么夸词了,君主小小庙宇气势,怎比得了现实,而真正的宫殿内的主人,得令多少天下父母望穿双眼? 看那尊描绘年龄较小的侍女的彩塑,她圆润的小脸充满了稚气,憨态可掬,另一尊彩塑则刻画了一位给圣母捧印的侍女,她庄严矜持,她左手托印,右手轻扶,眼睛微微有些下垂,难道她的心中就不是在盘算算计某个使女的不敬?在侍女塑像中,还有一组专门为圣母演戏的侍女,她们担负编排奉献朝廷的歌舞,为圣母带来无尽欢乐是她们的生存地理由,有个女子手握绣巾,道不出的娇美婀娜,她整个头部前倾低垂,娇艳欲滴而不故作姿态,从正面看好像她在颦首含笑,而从她侧面的嘴角和眼角来看,好似眼含泪珠,这又说明了什么,我们很难知道,也无从猜测!而那尊老年舞女,她头戴凤冠,身穿直领对襟长衫,眉头微皱,嘴角下撇,似乎在肯定什么,又在嘲讽什么!后人谁知!由于生活的阅历感受,当导游指着这尊侍女的侍像时,我从她身材修长中,扑捉到了那份冷漠和一份不甘地寂寞……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d15f92010002xh.html324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