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晋祠游记

[游记]晋祠游记

2008-06-27    sina.com.cn

在太原的学习培训到今天终于就要结束了,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与同事一块打车到距太原市区约 25公里的晋祠游玩.
晋祠位于太原西南的悬瓮山下,随着晋祠临近,远远望见一片古风浓郁的建筑群,在葱郁的青山下,在茂密的树影里,透着庄重和威严。到了晋祠,才知道晋阳古城曾有的辉煌,知道不少朝代的更迭,历史上发生的大事,都与此地有关。像战国赵襄子,汉文帝刘恒,北齐高洋父子,唐朝李渊父子,五代李存勖、石敬瑭、刘知远等都是从晋阳起家,杨广在未称帝前也长期在晋阳任晋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渊、李世民父子在晋阳反隋起兵前,曾在唐叔虞神像前祈祷,灭隋后因起家于唐叔虞封地古唐国,故将国号取名为“唐”。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国号,就是这样来的。
来到晋祠外,只见高高的围墙里,一片参天古树旺盛生长着,好像有“满园春色关不住”的意境。而这建筑群之上,树冠之中,浮着浓浓的紫气,显出一派幽静和神秘。
据导游的介绍,晋祠是晋王祠的简称,它是奉祀西周初晋国第一代诸侯唐叔虞的祠堂,春秋末期属晋阳古城一部分。唐叔虞是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之弟,因封地在唐,所以叫唐叔虞。叔虞在唐执政期间,带领百姓兴修水利,发展农业,深受人们的拥护和爱戴。他去世后,为怀念他治国有方、造福百姓的功绩,人们便在晋水源头建祠庙祭祀,称为唐叔虞祠。其子继位后,因境内有晋水,遂将国号改为晋,这样第一代诸侯王叔虞的祠堂也改名为晋王祠。尽管晋阳古城在北宋年间被毁掉了,但晋祠却几近完整地留下来,经过各朝代的修缮,逐步形成今天的规模。
整个晋祠坐西向东,依山而建,整个中轴线呈东西方向。晋祠的朱色大门,沐浴在霞光里,与雾霭中的山影对应起来,显露着凝重。三道拱形的门洞,打开了晋祠深幽。大门上方,悬挂着陈毅元帅题写的“晋祠”匾额,字迹刚劲有力、飘洒隽逸。
进了门来,院里古木参天,楼阁幽静,亭台闲雅,清风拂面,让人觉得有高山流水的清幽。迎面是一处古色古香楼台,名叫“水镜台”,檐下悬有横匾,上题“三晋名泉”。据说“水镜”的意思,就是忠奸是非在水镜中一照便世人皆知。在正面看不出这是什么建筑,转到背后去看,原来是一处古戏台。这个戏台看似与其他戏台无异,其实有它独到的玄妙:戏台下埋着几口大缸,能通过共振原理增加音量。这也算最早的扩音设备了。只见台前有一楹联:笙歌韵管弦,皆是写炎凉世态;艳质回风雪,罔非传冷暖人情。看罢让人觉得心情有几分惨淡。
沿中轴线西上,便是金人台。这是一处砖石结构得方形平台,中央有一个小小的琉璃瓦阁楼,四个角各有一个两米多高威武的铁人武士。这就是流传久远的晋祠铁人。为何要铸造铁人,从铁人胸前铭文看,布施者本意还是求平安,保持基业百年不衰。
过了“对越坊”以及钟鼓楼,往前就是献殿。该殿是祭祀圣母邑姜的享堂,其建筑独特之处在于,顶部是单檐歇山式,而檐下为立柱,前后敞亮,四周无壁,其形若亭。据说整个建筑没有一颗铁钉,斗拱相接、卯翘相连,异常坚固。
紧靠献殿是一处国宝级建筑——“鱼沼飞梁”。“鱼沼”是水池的名,水流很大,是晋水第二源泉。飞梁就是跨水的桥。不过建在这水池上的桥,是一座造型别致的十字桥,桥下无桥墩,由34根石柱支撑。
再往前就是晋祠的主殿——圣母殿了。殿前有8根粗壮的殿柱,每柱上盘有一条生动的木龙,形态张扬、霸气。殿中神龛里,端坐着头戴凤冠,身着蟒袍,神态严肃的圣母。这就是唐叔虞之母邑姜。殿中还有42尊神态各异的宋代侍女雕像,栩栩如真。这圣母殿与献殿、“鱼沼飞梁”被称为“三大国宝建筑”。
在圣母殿的一侧,可见檐上有诸多匾额,其中一块书‘永锡难老‘四字,难老泉中的难老即取于此。这是块较有特色的凹凸匾,我乍一看上去是凹的,但在导游的解说下细看,发现原是凸出来的,最后导游告诉我们这其实是凹的,因为有金质漆层,看过去是凸的感觉。人们将难老泉与形似卧龙的周柏,圣母殿中的侍女塑像誉为“晋祠三绝”。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d10e5e01000aa7.html277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