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蒙山大佛游记-龙城文苑

[游记]蒙山大佛游记-龙城文苑

2007-12-04    longcity.net

拜谒蒙山大佛之心由来已久。
十一月一日,受好友之约我们一行十余人到位于太原西南约20公里处,晋祠以北寺底村的蒙山大佛风景区进行游览。 
蒙山大佛风景区缘于蒙山大佛而出名。 据专家说,在我国山东、四川、广西、广东等地皆有蒙山,然而有蒙山并未有大佛。太原蒙山因着有大佛而著称于世。
蒙山主峰高1325米,蒙山大佛依山而建。据专家考证,蒙山北峰的大佛初建于北齐天保二年(公元551元),佛像原高二百尺,约63米,比四川乐山大佛略低(有人说略高,我去过乐山大佛,但我没有能力考证),建造时间上却早了162年,是我国最早的露天摩崖石刻大佛,比已炸毁的西方公认"世界第一大佛"阿富汗巴米扬大佛高10米。元末(1386年)寺毁,佛像相继遭到破坏。
早晨九点,我们乘坐考斯特面包车,沿着太原晋祠新建的高速公路向北开,至罗城路口下高速向西,这是通往蒙山大佛风景区惟一的一条公路。由于中共太原市委着力将晋源区打造成山西的文化旅游新区,对通往蒙山大佛景区的公路也投重资进行建设。我们行进在新修的路面上,看着道路两边新近种植且成活的景观林带,有人不断指指点点窗外的景色变幻,惊呼晋源区的发展变化。尽管秋意已将秋叶染成黄色,有的已被秋风吹落在地,却未能影响到大家的情绪。同行的友人如同回到儿时,对什么都流露出很多的好奇。大约行车半小时,我们便来到蒙山大佛风景区。本来车子是可以开到景区内大佛脚下的,但大家执意要步行,为的是能更多的领略沿途的好景致。负责接待的晋源区领导也不好再坚持,便离车与我们结伴徒步前行。 
十一月的太原已是深秋季节,秋风飒飒,凉意已深。同行的朋友皆是衣领紧扣,风衣裹身。不知是心情好还是老天眷顾,那天天气格外的好。天高云淡,风清气爽,就连吸入肺腑的凉气都感觉是那样的清新。初往前走还感觉有丝丝的凉意,由于是向西行进,东升的太阳照在背上暖暖的,好生惬意。
我们拾级而上,很快便来到一座古朴庄重的大桥,名曰御驾桥。桥身侧面刻有九条飞龙,桥梁上面雕刻有十个威武雄壮的石狮。据说后汉高祖皇帝刘知远曾御驾亲临此桥,唐高宗和武则天也曾来此礼佛,走过此桥,当地人便改名为御驾桥并一直流传于今。从桥上走过,看到御驾桥经历了千年的风残日蚀依然保持了她的威严庄重,心头不免还是有些苍凉感。
遥视雄伟壮观灵气十足的大佛,好像就在眼前。然而能走到近处拜谒大佛不是容易的事,要沿着弯曲的山路一步步向上去。好在一路上听着佛乐与高山流水的和声,心中十分的静,也不感觉累。
行至半山腰上,刚想歇歇脚,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座名为开化寺的古刹。相传这是并州第一古刹,古代称为并州大寺,日本佛教典籍中称其为“并州大岩寺”。据说,东汉明帝时就在蒙山修建了并州大岩寺,与河南洛阳的白马寺同时建成,成为佛教传入中国的早期道场东魏孝静帝敕命净土宗昙鸾住并州大岩寺。北齐高洋帝于天保二年(公元 551)将东魏大庄严寺扩建为开化寺。隋文帝杨坚的两位儿子,为使父皇高兴,在孤守晋阳时大肆修建寺庙。杨广为晋王时改开化寺为净丽寺,杨俊为并州前总管时,修建蒙山大佛开化寺大佛阁。隋末李渊任太原留守时,常来拜蒙山大佛,更称开化。据说大佛凿成后,晋阳的老百姓纷纷前来烧香拜佛,仅一夜就要燃油万盆,进香的烛光一直照到晋阳宫内,成为古太原县八景之一,古有“蒙山晓月”之称,足可见当时盛况。
在开化寺的南边,有二座砖砌单层两基塔的花塔,名为连理塔。两塔南北并立,南塔为化身佛舍利塔,北塔为定光佛舍利塔。不知古人缘何而命名,我感觉两塔塔心间相距不到三米,共同占用一个须弥基座,自然是连理的。据说,这是北宋淳化元年(公元990年)的建筑,距今已有千余年了。两塔均为高约八米宽三米的八角形的亭台形式。南边的化身佛舍利塔四边有四扇门青石卷门,乍一看上去象虚掩着的,一扇门轻轻阖在另一扇门上,可定睛细瞧才发现原来古人的两扇门都是不能开启的,只是视觉上给我们以虚叩的感觉,好生聪明啊。尽管沧桑岁月给连理塔留下了斑剥裂痕,有的地方风化严重,但其仍然不失曾经有过的辉煌和美丽。按照导游的说法,也是为了能仔细的欣赏连理塔的沧桑之美,我们一行人围着塔绕了三圈,其意是无病无灾无烦恼(三圈寓意三无),知是小导游在开玩笑,但大家姑且信之也就照做了。
在祈求三无的笑声中我们继续前行。
眼前是高山流水,耳畔是仙乐飘飘,仿佛来到人间仙境。远远望去,隽刻在山顶上的巨型佛字分外醒目,我想这是佛在引导我们脚下前行的路,在为我们指点迷津,怕我们迷失做善良人的心路。清澈如洗的泉水顺流而下,沿着潺潺的小溪往上走,悬在远处山坡上的一个净字赫然跃出。一看便知是现代人描上去的,不过礼佛心要静更要净,来到这清净之地,自然是要把那不洁不净的思想杂念全都抛到九霄云外。沉思片刻后我将目光从净字收回,便看到脚下从高山飞流而下的瀑布在此形成一处小天池,导游让我们都去洗手,更准确说是净手,佛门讲的是清净,净手自是题中应有之义了。有人还撩起清凉的泉水送到嘴边尝了尝,这是净口吗,也许是吧。其实净手处是景区特别设置的礼佛台,既让游人倒腾一下喘不匀的气,也给大家一个好的念想,足见用心良苦。
我们离大佛愈来愈近了,可山势也愈来愈陡了。每上一个台阶我在心中都要默念着阿弥陀佛,想以虔诚的心朝拜大佛。不知登上几个108个台阶,我终于匍伏到了大佛的脚下。
蒙山大佛是一尊坐立的佛。
大佛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二年在蒙山建寺,赐额开化,凿石迎溪,依山刻像,历时25年才修建完成。古人巧妙利用自然的陡峭山崖和构成山崖的坚硬砂岩岩体开凿了蒙山大佛。看上去佛是一座山,山又是一座佛,十分巍峨壮观。当年唐高宗李治和皇后武则天来瞻礼大佛时,顶礼膜拜,赞叹不已。后由于寺毁阁倾,大佛淹没于乱石瓦砾之中,佛头已然无存,仅见胸颈部分,胸宽25米,高17.5米,颈部直径宽五米。大佛的胳膊、佛座下的台阶、小石狮、香炉等外露部位,风化损坏日益严重。大佛正面有一平台,其基面佛颈高约33米。本台上现存有建筑遗迹,面宽之间约15米,有门墩石和地基,彩色画面瓦片依稀可见,大佛两侧似有各四尊稍低于大佛佛像形状的佛形。建筑遗迹之北有一龟跌,可惜碑已不存在,明显可见被人取走。有的人说可能流落在海外。专家说,据开化寺前的一块石碑上记载:1368年,成吉思汗战败晋阳,而此时开化寺的住持正是成吉思汗的国师,当地的汉人将蒙山所有的佛教产物进行了大规模的毁坏,最终造成寺毁阁倾,大佛头部脱落,倾泻而下的瓦砾和山间泥石将佛像下部全部掩覆。显赫了800年的大佛便从此埋没600余年。
为了让埋没600余年的大佛重见天日,再现当年的盛况,太原市政府和晋源区正斥资7000余万元修建大佛。我们去时,主体工程基本上完成,佛头已装上,正在做细部处理,标准是要修旧如旧的。估计今年11月底就可完工。晋源区政府的同志说,修复好的大佛身高61米,面朝南方,大佛身披袈裟,神色安定,双手朝天,坐立于蒙山之中。届时太原市和晋源区将共襄盛举,举行盛大的礼佛仪式,海内大德高僧也将云集于此,重现往昔的壮观景象。
此刻,站在佛的脚下,仰视高大巍峨、气势磅礴的大佛,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思结千载,神归古代,耳边仿佛还萦回着开化寺佛国的钟馨之声,眼前似乎缭绕着当年香火鼎旺的盛况。
瞻仰了大佛,了却了心中的愿望。信步在幽静的清凉古道上,不觉想起唐代诗人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诗句: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闻钟磐音。
(3041余字)
(2007年11月2日星期五晚23:37)

转自:http://wx.longcity.net/go.asp?id=43583601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