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山西之行——(佛教圣地五台山 7月23日)  by - zhanghaijun 发表于 2006-8-18 21:02:00 五台山是名副其实的佛教圣地,从我们昨天踏进景区的那一刻,就无时无刻不体会到这一点。街上常能看见三三俩俩穿着僧装的僧人;住的地方正好有一车北京来的游客,和司机攀谈了一会,得知他们专程从北京赶来,而且来五台山朝拜后直接返回北京,并不游览山西其他景点。我想,对他们而言,五台山就是他们心中的麦加了。 在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中,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普陀山是观音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而文殊菩萨是佛主释加牟尼的“左胁侍”,地位最为尊崇,故五台山成为四大佛教名山之首。这里每年8~9月都要举行国际佛教文化节。 五台山的寺庙很多,这同峨眉山明显不同。我去峨眉山三次,见过的寺庙也就万年寺、金顶华藏寺,好象去金顶的途中还有一处寺庙。而五台山的寺庙随处可见,据当地人说,想看五台山的寺庙恐怕五天时间也看不完。我们此行只想看看五台山的风景,顺便感受一下其浓郁的佛教文化,因此我们只想选择几处比较著名的寺庙看看。 五台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座环抱而立的山峰组成。五座峰顶虽高却平,故名“五台”,其中北台峰顶海拔3058米,是华北地区最高的山峰。我们昨天来的时候经过东台附近已经看了东台,不准备再看其他的峰顶了。 今天的计划:上午看看附近较为著名的五爷庙、塔院寺、显通寺、菩萨顶,下午爬黛螺顶。上午游览的这几处寺庙离我们的住处很近,而且连在一起,是五台山寺庙的精华,我们直接步行前往。 我们首先看的是塔院寺,就是那个著名的白塔所在的寺庙。塔院寺的白塔已经成为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这是我们此行见到的第四个塔。这几处寺庙规模都不小,香火也很旺,他们说五爷庙是最灵验的一处寺庙,不少许愿的人都回来还愿,所以香火最为旺盛。在这里想参拜一下五爷可是不容易的事,从排队的人数来看,至少要等半个小时。菩萨顶的位置相对较高,门口有一处鲁智深山门习武的地方,摆着鲁智深的禅杖,他们说举起五次就有奖品,我试了一下,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没有逞强。 根据这几处寺庙的参观价格可以了解它们的规模情况:显通寺6元,塔院寺5元,菩萨顶5元,五爷庙因为香火太旺,人家根本看不上门票这几个小钱,免费游览,下午要看的黛螺顶4元。 在这些大寺庙的旁边也有不少名不见经传的小寺庙,因为名气不大,加上受这些大寺庙的影响,游人稀少,香火自然不旺。 中午我们回旅店休息了一会,下午爬黛螺顶。黛螺顶位于台怀镇旁边的陡峭山坡上。从山下仰望,之间巍巍高山的半山腰际又耸起一座小山。山顶庙宇的山门和牌楼围在树木之中,云雾缭绕。因为五台山的五个台顶供奉有文殊菩萨的五个不同的化身:东台望海峰的聪明文殊,西台挂月峰的狮子文殊,南台锦绣峰的智慧文殊,北台叶斗峰的无垢文殊还有中台翠石峰的儒者文殊。一般游客很难走遍五个台顶。黛螺顶同时供奉了文殊菩萨的五个不同化身,所以来此朝拜称为“小朝台”,这里是一般游人来五台山必去的地方。 我们沿着台阶往上爬。这里共有1080级台阶,当然赋予了美好的祝愿。与爬泰山的6600级台阶相比,到黛螺顶自然要轻松得多,但爬起来还是很累。每爬到一处平台,我们回望一下位于山脚的台怀镇,总有一种崭新的感觉。一路上看见不少要钱的,我们只给了最后一个,他是这样要钱的:“我是最后一个要钱的,他们都不给我钱,都说把钱给了前面的人,可怜可怜我吧。”我们都觉得好笑:这个要钱的人挺幽默的。走到山顶,还真没再看见要钱的,看来他还挺诚实的。 临到山顶下雨了,我们在寺庙里躲了一会。好在雨只下了一阵,一会就天晴了。寺庙的感觉和其它几处差不多。我们没有耽误太多时间,决定下山。 下山有索道和骑马两种方式,索道价格28元,骑马20元,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骑马。骑马的感觉不错,身体随着马的脚步一起一落,有人替我们牵着马,所以也没有什么危险。途中有人卖马料,让犒劳一下马,价格倒是不贵,3、4元钱一包玉米,尽管心里知道这帮人和牵马的是一伙的,我和夫人还是给自己骑的马买了一包。女儿没有财政大权,离我们又远,自然没买。不过女儿体重较轻,驮她的马消耗体力自然比驮我们的少——这还算公平吧。 从黛螺顶下来,我们看了一下纪念品市场,早早的吃了晚饭。看看时间还早,我商量夫人到附近的河边钓鱼。我有钓鱼的爱好,所以走的时候在车后备箱放了一把鱼杆和两包鱼饵。可惜五台山的鱼并不好钓,我们空手而归。 今天的花销不多,除了住宿外,只有200多元,其中门票和骑马占了一半。  远看白塔  “手提”白塔  远望菩萨顶  远望黛螺顶  试举鲁智深的禅杖  与“鲁智深”的合影  从黛螺顶看到的台怀镇  从黛螺顶看到的菩萨顶  骑马下山 阅读全文 | 回复(4) | 引用通告 |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