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访夏日桃源一一山西五台山全程游记 |
[游记]游访夏日桃源一一山西五台山全程游记 |
2007-07-16 live.com |
游访夏日桃源一一山西五台山全程游记 序 继纽约911恐怖袭击后,周四[2005年7月7日],英国首府伦敦又糟恐怖组织洗劫,同一时间发生了骇人听闻的连环爆炸,直接造成数百无辜民众死伤,无奈、悲痛、恐惧、无助感飘然而至,整座城市陷入了空前的阴霾中,其状惨不堪言。 难道世界真的被恐怖主义笼罩了吗,纽约、伦敦两个国际大都市都先后难逃此劫,如此算来,北京的劫数也将至了,(毕竟北京也申奥成功了,也许阿登兄对北京也情有独钟呢,人家是911也许我们就是119,这一切只能是未知数)于是,我们,市场部的同志们对当今国际局势进行了深刻解读研讨。 结论:如今,恐怖主义当道,行凶者猖獗横行,似乎只有依赖佛法的力量才能斩妖除魔,人们才能得以安心;又另据先人指点,山西的五台山实属夏之天堂,青山环抱,碧谷幽蓝,是避暑、观光、员工培训地的上乘之选,更重要的是那里众佛云集,佛光普照,仙气凌人,安全感极强。当即决定,暂且逃离北京这片是非之地。 临行前,对“人说山西好风光”考证了一下,即对五台山作了大致的了解,知己知彼嘛。 五台山坐落于山西东北部,与四川峨嵋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并称为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最高海拔达3058米。这里峰峦连绵,山岳交错,形如虎踞,势如龙蟠,有东、西、南、北、中五个台顶,五峰之内称台内,五峰之外称台外。 五台山不光风景奇丽,气候也奇特诱人。最冷的地方,每年岁结坚冰;较冷的地方,9月积雪,翌年4月解冻。最暖处,冻不封河,常年无霜。整个五台山温差很大。由于五台山五峰耸秀,海拔高,盛夏气候凉爽,所以五台山又有"清凉山"之称。 五台山现存寺庙,台内39处,台外8处,共47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杰出的艺术创作一一五台山历史文物,已成为中华民族丰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云游五台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一一山西美食,不少同志也是怀揣着这样一个理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身临其境同时也是为了破解长久以来的迷团(部门内某山西籍同志心态与身态都颇为人羡仰……)。 所有的人都充满了兴奋和期待之情,蓄势待发。 前传----出师惊魂 正如恐怖分子突袭世贸大厦和伦敦市区一样地,迅雷不及掩耳,你永远无法预料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是惊喜还是惊恐谁都不能主宰。就像前两天,我连续刮中了两张奖金为五十元的发票,没来得及招架惊喜就汹涌澎湃了;又像现在,火车还差半小时就要开时才发现一叠车票消失,又毫无戒备地接受无奈且惨痛的现实。 事后我心有余悸地形容这段像打仗一样,不过当时是没有时间总结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怎么上车?毕竟TAXI冲到北京站口时距发车仅有一刻钟了!虽然在北京四年抗战时期曾无数次地演练挤车技能,可今天这阵势还从来没见过,甚至连想也想不出来,你拼了所有力气去赶时间的结果也可能是上不了车!只有上帝知道当时该问谁怎么办,自己能做的就是奔跑,拼命地跑,带领着“蓝苹果”和sunny跑向剪票口,行军中我还要不时地回头叫喊“快跑!快跑!过去论天过现在得论秒了…” 这一刻,我看到了一个团队的凝聚力与拼搏精神,两个弱女子显然已经透支,可依然蹒跚地尾随着我,没有言弃,其实她们并不是别无选择,当时完全有理由说“我不去了” 。 闯进候车大厅不到一分钟,其他人也悉数赶到,大家碰面的第一件事不是相互推委埋怨,而是整装续发,向剪票口冲刺,此时,距发车还有10分钟略余。工作人员毅然地拒绝了我们进入的请求,我生平第一次对一个如此认真负责的人恨之入骨。 (精彩瞬间回放:我背着行囊撒腿飞向值班站长室方向,一瓶矿泉水从包中跌落,我只能将它留给后面的同事,自己径直狂奔向前方。) 黄天终不负有心人,善良的站长将我们一行六人带进了车厢,终于结束了这段马拉松。 无票便无座,天经地义。还好,一罐啤酒、一根黄瓜外加半盒烟与工作人员换来马札三个,虽解决了一定的困难,但后来想想我赔了,和他聊天抽的那半盒烟抽的我头昏眼花:) 至此,在无一人掉队的情况下,我们顺利地战胜天灾(我们把它归为天灾而不是人祸),看到彩虹,正巧也借此鲜活案例给大家上了一堂刻骨铭心的培训课,不知道这样的结果能否称为“天公作美”。 乐极生悲、人定胜天、因祸得福,便是心得了。 夜闯五台山 凌晨不到四点,列车抵达五台山站,谈好租车价格后便朝已定酒店“银都山庄”进发。四下里一片漆黑,稍显静寂,小巴载着我们孤单地行驶在辨识不清是公路还是山路的路上,只能凭直觉判定我们身处群山峻岭之中,神秘感也就越发强烈。 天色依稀泛白,原先疲惫的同志也都精神起来,齐叹“夜深不知处”。已经行进到了相当的高度,身下便见千嶂竞秀,峰峦层叠,沟壑纵横,林木耸翠,配合日出前的淡蓝色,眼前俨然一幅完美的画卷。略开车窗透气,顿觉鲜气浮面,清爽宜人,很有投身于大自然的冲动。即便大家一夜辛苦,计划入酒店先行休整,但还是被眼下的圣景所迷诱,好似无欲无求,希望BUS能永无止境地盘行在此间。 不料好景不长,通过进山口后很快便到了目的地——银都山庄,我们到时才不到凌晨6点,酒店里还是了无人烟。 在酒店床上朦胧地听到有人埋怨,也难怪,眼前一片世外桃源,怎可能睡的住呢,简直是浪费生命啊。将过晌午,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始了绿色之旅,向此行的第一站——龙泉寺进发。 静雨龙泉寺 行进在山谷幽静的林间小道上,大家喜笑颜开,嬉戏打闹,贪婪、尽情地呼吸着来自山野的气息,好不惬意。一路上,欢声笑语,绝对不会有人关注也不会有人想到天气的骤变,不一会儿,山雨突降,大家只好拐进路旁的花“奔”山庄暂避一时。 一路尽享过大自然的奢华后,差一点与龙泉寺擦肩错过。龙泉寺的入口是镶在一个不起眼的路口,没有熙熙攘攘的游客,没有喧哗嘈杂的气氛,只有和谐、冷静、低调。 眼前就是通往寺院的108阶石梯,两侧的石栏上刻着两行醒目的警言——“有天良无天良临阶可知”;“是君子非君子走过即现”。别看不显眼的两句,目睹后颇感震撼,让你在迈出第一步之前就深刻地觉悟到这里是普度众生的佛法地界,万不可轻藐!108阶一气呵成,稳稳当当,心中暗自欣喜,果不其然自己还算没有天良丧尽,哈哈… 哇噻!真可谓是巧夺天工的一个大牌坊,就伫立在石阶之颠。咋一望去,白色的汉白玉富丽堂皇,煞是起眼;细端其详,更让人哗然,浮雕工艺精美绝伦,手法奇巧曼妙。浮龙、坐狮个个神情逼真、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蹭听旁边导游介绍方知,此牌坊由古代上百工匠历时数年完成,难怪精美之至让人望而生叹。牌坊正中四个字:佛光普照,后面便是龙泉寺的各殿了。 此时,太阳被暗淡的雨云遮掩,淅沥的小雨再次席卷山涧,点点滴滴洒落下来,远观满山葱郁的林木像被雨水冲刷一般,渐显仓劲青翠,林间清凉四溢,沁人心脾。于法界听雨,一番别样感受,粗略观览几间大殿后我坐在菩萨殿前的石阶上,想静静地品味这桃源仙境,参吾忧喜人生。立时,寺内一师傅走过来,见我席地而坐便将一坐垫提与我,我为这来自佛门的恩惠而连声道谢,感慨万千。 雨继续淅沥着,寺院内过往的大都是来自各地且年过半百的居士,他们云游至此,三五成群按部就班地来到每一座寺庙,虔诚地拜过每一尊菩萨,众然是瓢泼大雨也无法阻挡他们向佛之心。这时,我们中的大多数也都静了下来,或坐或立,沉默无语,试图将身心融入这静雨中的佛法之界,试图洗去那尘世间烦躁的祸根。 镇海寺求平安符 听领队“葛”说,下一站是镇海寺,在我看来,此行唯有镇海寺最为神秘、独特,独特是因为它是一座藏传佛教寺庙,而神秘是源于寺名,我始终没有解开“此地有何海可镇”的疑惑。 五台山果然不辜负“佛教圣地”之名,可谓三步一山庄,五步一寺院,观光旅游、念经拜佛者都毅然将此列为众矢之的。龙泉寺撤出后,从立有两代领导人(总书记江和总书记胡)题词的巨幅招牌的路口右拐,很快便走到了镇海寺。 不像龙泉寺,镇海寺门口没有售票亭,售票的是个喇嘛,脖子上挂个和BUS售票员一样的包,商业味道很浓。振海寺是五台山少有的藏传佛教寺院之一,虽然建筑风格并未传承藏式,但从第一阶石梯上扯挂的经幡开始,满院“红”装包裹的喇嘛、绚丽诱眼的宽幅壁画,都郑重地误导你这里是TIBET,还好寺院四周都是群山俊柏倒没有异域的感觉。 我正抓紧时间磨练创作灵感,抢过“小新”的数码相机自得其乐地拍摄墙上的壁画,竟犀利糊涂地被一喇嘛引入了佛堂…… 一尊尊神态各异的佛像映入眼帘,光线昏暗,烛光和香烟浑然交织,隐约有经声回响于耳,感觉自己已然暴露在众佛睽睽之下,心中未免有些生畏。 还未等我端详各位佛相,一位亲和力很强的喇嘛挪到我身旁,打听我的属相。得知后让我先给“鸡”之守护神——不动尊菩萨上香,再抽取一张金属材质的卡片(由于光线不足、也不敢妄自乱言,故当时还处于雾水之中),随后便开始了我的佛缘论。在他的尊尊教导下,双手端举着我的佛缘卡和“赠送”的玉佛像,三拜不动尊后又晋级到了内房佛堂,列队等待大师的开光法式。(恍然发现身边有一战友Chery,也手捧圣物焦急地矗立在此) 一段经文说唱完毕,手中又多了一盏莲花蜡灯。这时第三位负责接待的喇嘛出现,先让你清楚玉佛像是何等的至宝,再告诉你功德费是九十九,莲花灯也是九十九,我惭愧地道出囊中羞涩,大师不情愿地放我一马(莲花灯钱免了)。走出佛堂,战友Chery讲述她的佛缘,竟与我的如出一辙……. 回想起来真不得不佩服这些喇嘛哥们的推销技巧,称得上真正的取财有道。 大餐 海塞了一天的精神大餐,还是不能抵消本能反应,终于等到了晚餐时间。 每一道菜对我们来说都是“海味山珍”,油面鱼、炒饸烙、台蘑、黄米粥、炸黄米糕……,我们这些吃烦了“缘知原味”的少爷小姐们在这里都找到了自己的钟爱,众口难调不再是个问题,个个眼放绿光,狼吞虎咽,纵然有人掏出相机暴光他们的吃相,也早已无暇顾及,一心陶醉在吃的幸福中。——终于,之前的不解之迷有了答案。 在此,要特别鸣谢Susan葛给我们带来的双料大餐! 昨天折腾了一圈,休整一夜后又精神百倍了。今天[7月9日]的目的地是台怀镇。从地图上看,台怀镇位于五台县的最北端,地处五台之中,似乎“台怀”就取自被五台怀抱之意,五爷庙、塔院寺、黛螺顶等若干规模稍具的寺院均毗邻齐踞在此,其中就有五台山的标志建筑——大白塔。 普化寺的千僧斋 为了充分体现和体验区别于都市生活的优越性,大家依然选择了徒步,不甘愿放掉每一个拥抱大自然的机会。 又经过了两位领导人的迎客招牌,这回是左拐……。 我们留下的行迹总会有激扬的小调伴随着蒲公英漫天飞舞,那一刻,天地只属于我们。行至将近半程,路旁,人声鼎沸,车水马龙,放眼过去可以看到立有“普化寺”石牌的一座寺院。佛门静地是僧侣清修之所,本应是钟声千里、一片静赖才对,这里却一反常态、热闹非凡,好奇心驱使我们拐进这计划外的普化寺一探虚实。 踏入寺门,察觉普化寺的格局简单,庭院不深,着实与寺名的“普”字相符。虽然外表朴实、装点平庸的寺院绝不会钩起你的兴趣,但今天,这里众僧齐聚、佛气冲天,万人空巷的壮观景象实难说服你速速离去。 看来我们的佛缘还真不浅,院子里足足有上千僧众,大都盘坐于地,可以看出有和尚有道士也有喇嘛,占据了几乎每一个角落。向其中一位相貌堂堂的道人打听,今天是一个叫“千僧斋”的日子,这一天,僧人由四方聚集在此,不分佛家道家,共同念经吃斋,每人都可以领到由各地斋主捐供的斋银。给寺庙捐赠数十万功德以上者方为斋主,想来,我们做斋主的希望是渺茫的,今天这佛缘也仅限于旁观了。 没待多久,几个僧人便对我们这些业余的信徒指手画脚了,说是要清场,仪式马上开始。好吧,地盘是人家的,二话不说,走为上。所有的游客都心存不甘地退居院外,普化寺内只留有悦耳的千佛唱经声在回荡。 香火繁旺的五爷庙 离开普化寺,二十分钟里程,终于抵达了台怀镇。 沿公路向前是一条商业街,沿街星罗棋布,布满了特色餐馆及店铺,来往车辆行人熙熙攘攘,一派旅游胜地之繁华景象。两侧山峦层叠起伏,寺院群错落有致地分布其中,左侧峰顶的菩萨顶与右侧峰顶的黛螺顶遥相对望,最为惹眼的大白塔矗立于两顶之间,气势恢弘,颇有震慑感。 抄小道可直达五爷庙,以前只从ruby那里得知五爷庙其名,文化背景、历史渊源等实情一概不晓,今天可算有了点长进。 五爷庙又名“万佛阁”,主要由五龙王殿和文殊殿组成,因为五爷(龙王五子中的老五)名气最大,所以当地人就把万佛阁称为五爷庙,这可是五台山香火最旺的寺庙!~~由于五爷庙甚为威灵,有求必应,所求皆得,故非常多的人来五台山必到五爷庙,更有甚者将此作为五台行的唯一目的。 刚一踏入庙门,香火气就扑面而来,整个寺院内烟雾缭绕,人气十足,顿时对五爷他老人家崇拜的五体投地——竟然将此经营的如此之旺。某雪饼没有来此做广告真的是遗憾之极啊~~突然,发现Ruby手中不知何时变出了一把香,一本正经地虔心躬拜,让我好奇的是她的香比旁人的都长,也许这就是烧“高”香吧:) 塔院寺转经 告别五爷后,为了让大家能进修深造,更好地了解这些佛与寺的故事,在外面雇了一导游,随后登上了塔院寺。 顾名思义,这里就是大白塔的所在地了。经导游话解方知,原来我们观揽的顺序有点失误,五爷庙是塔院寺的属庙,而塔院寺才是五台山五大禅林之一,在80年代就被定为全国重点寺庙了。高耸入云的释迦摩尼舍利塔是塔院寺的主要标志,也就是我们惯称的大白塔。来到塔院寺,导游讲解的重心当然就是大白塔了…… 遵照导游提议,我们围绕塔底的一圈经桶开始转经,总共三圈,每一圈都有特定的意义,并且心中默念“嗡嘛呢叭咪hong”。我从来也没有这么虔诚过,每一个经桶都不放过,三圈下来胳膊酸痛但却心情舒爽,因为,父母、自己还有后代已经被我念了几百遍六字真言,我深信,在佛祖舍利塔下的夙愿一定都可以实现。 殊像寺 “殊像寺”其名也较好理解,因殿内塑有超大号的文殊菩萨神像而得名,座落在塔院寺和万佛阁西南面不足一里的地方,与塔院寺同属五大禅林之一。据说,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故此寺是五台山众寺中唯一一座只供奉一个菩萨的“私有”寺庙。 似乎殊像寺的年代尚浅,寺前的石阶和雕刻的“殊像寺”三个金字看上去都是新近修砌的,显然是后人的劳动成果。 寺内正中文殊阁,殿阔五间,重檐歇山顶,是五台山台怀上心区最大的殿宇。印象最深的就是主殿里的彩塑文殊菩萨像,像高九米,是五台山所塑佛像中最为高大的一尊,神态慧明威武,姿态气势夺人,更值得一提的是此尊文殊菩萨的面部竟然是用荞麦面塑的,其中涵义无从得知,只能对工匠们的绝伦手艺伏首称叹了。 殊像寺坐凤林谷口,面对梵仙山,风景优雅,的确称得上一处胜境。 引用寺内康熙御制碑文的两句:“……谷迩凤林,环千岩之紫翠。堂临鹿苑,俯万壑之烟霞。峰曰梵仙,望层峦于天际。……” 冲锋黛螺顶 重头戏开始上演了…… 身处黛螺顶脚下,审视着比对面菩萨顶足足高出百丈的众顶之颠,心中打起了鼓。想登天并非难事,要么以缆车代步,可以轻松纵览俯瞰群峰巍峨,并且仅数分钟即至黛顶;要么身体力行,与青山绿毯亲密接触,用意志和双脚将汗水洒向峰头。此刻我心中早已盘算了好几遍,首先徒步上下可以省去往返缆车费50大元,其次锻炼、减肥的良机不容错过,再其次于五台山却无登山经历实在可悲……终于没有给自己找到乘缆车的理由,没辙,只好苦行了。 选此蹩脚方式的只有四人,wd、susan、mavis和我。四人中非吝则痴,旁人沿缆索缓缓俯瞰美景的时候,我们却只能为脚下的坎坷而坚持着。Susan和mavis似乎与我俩渐行渐远,见此状,我又替mavis背上了重重的行囊,哦,事后我却忘了感谢她给我的这次负重减肥的机会。 脚下是乱石铺成的小道,辛苦迈完前一步的同时还要仔细选择下一步的落脚点,我在出门之前就先见地选择了软底运动鞋,而wd却为了他那双皮鞋叫苦连连,于是,我再一次对自己的英明举措肃然起敬,自恋情节油然滋长开来……不经意地回头,风光无限,心中充满了欣喜和自豪感,不禁狂野一吼,一个字:爽!又是一个不经意地抬头,hoho,黛螺顶到了。 从峰顶纵观,黛螺顶背靠耸入云端的东台望海峰,下临流水潺潺的清水河,峰峦起伏、寺群错落尽收眼底。而峰顶的这座黛螺顶寺也是闻名遐迩,寺内供有“五方文殊”像,大雄宝殿前立有千年不老松,直冲霄汉,独秀干林。 来到这与天相接的地方,方能观感乾坤,参悟苍穹,难怪乾隆皇帝登临黛螺顶后曾赋七律一首,刻于现在寺内的一座汉白玉石碑上: 峦回谷抱自重重, 稍时休息,我们又踏足了一千零八十阶石梯从黛顶下撤,下山后正式地吃了顿这辈子也无法释怀的素斋西红柿鸡蛋面。。。至今,每逢聚餐我便提及,仍耿耿于怀。 至此,五台一行的游览计划圆满地落下了帷幕,接下来的就是培训计划。回到山庄,大家深刻总结了此次活动的得失,随后,基于本次活动的旅游培训计划正式启动…… 大家的头脑在此地灵光了许多,研讨中见仁见智,畅所欲言,碰撞出了不少闪亮的火花。言语中似乎有痴人在说梦,“如果把办公室搬到这来就好了”。这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求当然是无庸置疑的,但试想,有一天我们真的把英特公寓移到山脚,那么彼时的五台山恐怕要把一座座佛堂改为公交车站和加油站了……恐怖ing 后记 最后一次将肚子塞满了油面鱼、炒饸烙……惜别“银都”是在晚上9点。 用北京站的标准来衡量五台山车站是万万不合理的,虽然客流量巨大,但也不敢有买坐票的奢望,所有游客都是同样的命运,只能一路keep standing。对于这一幕我们显然是不陌生的,经历过命运洗劫的人面对眼前这些小情况选择的只是坦然以对。 列车终于启动了,载着我们驶回那永不得闲的归属~~~~纵使前方还有阻隔重重,我们依然向前,昂首阔步…… |
转自:http://chalkyoung.spaces.live.com/Blog/cns!4D33BF066CAEDDEE!190.entry52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