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台山之行——佑国寺 |
[游记]五台山之行——佑国寺 |
2007-07-16 sina.com.cn |
作者: 有缘和五台山-----万圣佑国寺结下佛缘. 深秋了,去往五台山的路上,呈现在眼帘的五台山更是让人兴奋不已.秋天来五台山是第一次,以前来是在夏天,因为五台山的夏季特别的凉爽. 虽然已是秋天,在秋阳秋云之下,山峰峻岭绿意一片,绿草绿叶仍然充满盎然生机,展现在眼前的是它们的生命活力.四季中我喜欢秋天,金灿灿的秋天,田野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景象,车来车往忙于收藏.但不喜欢深秋,深秋后的田野一片空旷,没有了绿色,没有了金色,只有几根断了节的枯草在那里随风摇曳,很伤感. 没想到在大山深处看到眼前的苍翠欲滴,富有生命的青山绿水.我承认在往日的日子里很少垂青于秋的绿山绿草,因为在秋天没有去过有山的地方,老认为秋的萧条使绿意失去往日的光彩,万万没想到在五台山深处见到了秋绿. 我们的车轮驶向群山峻岭中,尽管立秋很久了,从窗外吹来清凉的并不萧瑟的秋风时,我闻到了深秋的气息,大山中的空气没有一丝的污染,呼吸到腹腔都是带着甜甜的,滋润的,清凉的感觉,是一个天然气吧. 悠悠的闲云,蓝蓝的天空,白云朵朵绒得象棉花花.路一旁的河水清澈透明,流淌的水纹象一条条龙的儿子,伸延伸延流向远方.一片树林更是风景如画,有的呈黄色,有的呈绿色远处望见太美了,在大自然的衬托下它们的美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到,我把它称为<<秋韵>>. 到了五台山圣洁的佛教之地已是日落斜阳,西边的夕阳映红了满天. 东边是海拔千米的山峰,绿意丛丛,云雾缭绕.隐隐约约露出山峰中座落的寺庙,庙的外围是朱红色墙包围着,山峰间层层叠云,犹如仙境.身在此山中心静如水,如同沐浴.那种感觉现在是找不到的. 佑国寺坐落在南山,水泥路修的很平能走两辆车,弯延的盘山路也是树林丛丛,小草绿意,衬托着南山宛如一幅明丽的油彩画. 佑国寺与众不同,依山建寺,三重大殿,层层登高,这种风格喻意登临三宝,步步登高.佑国寺位于南山最高处海拔1700米,始建于后梁时期,起先名叫南山极乐寺,寺内有历代不同风格的雕刻,那些人文花鸟有木雕,石雕都是栩栩如生,造型逼真,给游客和虔诚的弟子们留下很深的印象.早在清朝同治年间,内有洪秀全起义,捻子军造反.外有八国列强,垂涎我们华夏,可谓:内忧外患.加上天旱不雨,战争连年,民不聊生,慈喜老佛爷率大臣,侍卫亲临五台山见到高僧普济长老,在她殷切之下,为大清国祈福消灾,设法坛,点灯焚香,诵经七七四十九天.此后,大清江山得已天下太平,后来慈喜太后敕名佑国寺,亲笔御赐普济和尚<<真如自在>>. 登临佑国寺最高的雷音殿时,已经是气喘息息,还没有站稳就听见殿内传来奏乐声和诵经声,二者合一,如天宫飘然而下的神乐,那庄严,那神圣让我一下怔在那里. 聚集在那里的善男信女,虔诚的弟子,还有游览名胜古迹的人们,都被威严的场面所震憾,各个双手合并,随着乐声和诵经声默念起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 大殿内只见慈眉善眼的佛主端庄坐在莲花台上,佛前摆满了鲜花和供品,一百零八个油灯在那里闪闪发亮,殿顶垂吊的各种莲花幡,乐僧们身披袈裟,立在两旁.一位小师傅给每个来者发到手里一柱香,让人们祈求平安,幸福. 这次的登临三宝,让我和佑国寺结下了佛缘,离别时心中泛起恋恋不舍,心想佑国寺我会来的,还会亲临这美丽而神圣的地方.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u/4a13f142010004kn300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