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台山游记(三) |
[游记]五台山游记(三) |
2007-07-16 live.com |
May 08 五台山游记(三) (这两天因为凌晨忙着看一些焦点的足球,斯诺克赛事,因此把游记给耽搁了,今天补上) (三) 信徒 五台山以佛闻名。佛教以解脱生死烦恼获得大圆满智慧为最高宗旨。于是,渴望解脱生死烦恼的芸芸众生便怀着虔诚的心情来到这五台胜(圣)境,都渴望着某种程度的超脱…… 1.礼佛者 首先打动我的是两个女孩。那天刚起步要登黛螺顶,就见到两个年纪约莫20岁左右的女孩正在向着黛螺顶的无方文殊像的方向行五体投地之礼。标准的三步一拜,双手合十依次经过头顶,嘴巴,胸口,然后跪下,趴下,全身着地,与电视中见到的布达拉宫前的朝圣者一样。不论是在上山的马道上,还是在登山的台阶上,两人就这样在一片或崇敬,或感慨,或不解的眼光中一路向山顶前行。1080级的登山台阶让许多游人喘息不止,她们需要经过怎样的跋涉才能到达这五台的小朝台,而她们的背后又到底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再次见到她们是在另一天去菩萨顶的路上。菩萨顶,这个其建筑群有着和布达拉宫相似的布局,拥有着黄琉璃瓦建筑,以及康熙御笔题字的五台山最大的黄教寺院,一直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圣地,其址位于灵鹫峰上,需要经过一段很长的登山路。她们的装束与第一次相见时无异,只是觉得膝盖处的裤边磨得更旧了,脸色也灰黑了一些,不变的是那个执着得没有一丝变形的朝拜动作和叩下时那坚毅的眼神。在菩萨顶的大雄宝殿前又再次见到了她们。出乎意料的是,我们进去礼佛的人大都会选择进入到大殿里进行朝拜,但是她们没有,她们只是在大殿的门口进行五体投地的朝拜,只是此时她们口中会暗念着什么,也许是在佛祖面前许下心愿吧。她们之所以不愿进入大殿,也许是因为不愿让自己满是尘土的身玷污佛法的纯洁吧。在寺庙中数次与她们擦身而过,每一次都会朝她们投去钦佩的眼光和善意的微笑,有几次忍不住想停下来问问她们到底是怀着怎样的故事来到这五台,这对她们又意味着什么呢? 最后,还是不忍心去打扰她们虔诚的心灵,我又何必让自己的好奇执着于一个答案呢?佛说,一切众生皆具智慧德相,唯妄想执着未能证得。 2.往生的师傅 很凑巧,去过不少佛教圣地,第一次见到法事活动。这个于黛螺顶上举行的法事活动是一场为往生的师傅的家人消灾而举行的。因为这个原因,暂时把大殿门给拦住了,我们就很好奇的在门外观看。除了我们这些世俗之人,还有许多云游至此,挂单的方外之人也在门外观看。法事活动庄严肃穆,流程井然有序,之间还有众僧齐唱某段经文的片段。当时不论内外众僧,均齐声念经,我便双手合十,表示尊敬。随着经文一变,旁边的一位小师傅变提醒我需要变换手势了,不能双手合十了。随着念经声势的扩大,越来越多的僧人加入到念经的队伍中来,经文中多是一些佛教用语,我并不能完全理解(不知道会不会是仁王经)。只是觉得经文中特别是众僧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但似乎又传递着对这位师傅深深的敬意,和对其解脱的吟诵。也许,这位师傅往生的时候也会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自己通过修行,参悟佛法,闭眼的一刹那,彼岸世界的光辉正在招引着他吧。 这么来看,有所信仰才能有所寄托。人,应该有所敬畏…… 3.出家人 到达了有“华北屋脊”之称的北台。这个华北地区海拔最高的山顶在这样的季节还残留有冰雪,出租车在极险峻的山路上行驶了一个多小时后无法继续上行,于是需要步行到山顶。一路上,狭小的道路上布满冰雪,滑溜异常。由于海拔的关系,气温也很低,身上不时感到凉意。由于路途险阻和气候的关系,山顶远比台怀镇里冷清。在无垢文殊菩萨像前,和一个东北籍贯的大概与我年纪相似的和尚攀谈起来。聊天中,得知他受父母影响,10多岁开始信佛,于一年前在五台山受戒出家。言语间,当有游客问道见过有僧人在山脚下喝酒买肉时,该僧先后以党员干部以及从自身做的不够未能影响感化那些僧人的角度出发,最后还引经据典,指出不看僧面看佛面,其谈吐自若,分寸拿捏到位,真的很厉害呢!也许,网上所流传的出家需要什么什么文凭之类的也绝非空穴来风啊! 在从山顶下到出租车停车处的路上,见到了一位和尚正从山顶步行至山下,他们需要自己下山取食物,还需要备生活必需品,特别是在大雪封山的时候,这段路是如此漫长和充满险阻,旅程中难免孤单和冷寂,只是由于行走者坚定的脚步,荒山也走成了涅槃之路…… |
转自:http://smtxhx.spaces.live.com/Blog/cns!68E73A5562AD0E9B!288.entry243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