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lqpeople的山西之旅(五台山)

[游记]lqpeople的山西之旅(五台山)

2007-08-11    ctrip.com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在一个又一个的寺庙群中穿梭度过的,谓之寺庙行!

6月2日,天气晴朗

一大早起来,又去了一趟郝刚刚羊杂馆,因为今天就要离开太原到五台山去了,再回味一下人间美味。可惜,今天的感受跟昨天的大不相同,也许是不习惯羊杂割的乱七八糟,感觉还是羊肉的味道来得更鲜美一些,又也许,天下美好的事物都是不能享受太多的,否则就要变味了!

早饭后,车子离开太原,往五台山进发。路上,导游为我们唱了一首耳熟能详的歌:《人说山西好风光》,但是放眼望去,一路上的山是光秃秃的,汾河的水也早就断流了,“地肥水美五谷香”的田园美景,怕是只能留在美丽的歌声中了!

车到五台山,行驶在盘山公路之中,满山郁郁葱葱的植被开始茂盛起来,吃过此行最难吃的一顿中饭后,我们开始寺庙之旅。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最高点北台叶门峰海拔3058米,被称为“华北屋脊”。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谷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五台山是佛教文殊菩萨的道场,为中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相传这里最早的佛教寺庙始建于东汉,经历代修葺扩建已形成一定规模。现存寺院48处,僧尼数百人。五台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古建成群、文物荟萃、珍品云集,是中国古建、雕塑、绘画的艺术宝库。五台山号称108寺,而我们游览的只是其中的精华:菩萨顶、显通寺、塔院寺、镇海寺、五爷庙。

菩萨顶位于五台山台怀显通寺北侧灵鹫峰上,是五台山五大禅处之一。五台山为佛教四大名山,文殊菩萨的道场,菩萨顶又是传说中的文殊居处,故又名真容院,亦称文殊寺。该寺创建于北魏,历代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教徒进驻五台,大喇嘛居菩萨顶,菩萨顶成了喇嘛庙之首。这也是我们此次山西之行,看到的寺庙与江南寺庙的显著不同之处。清康熙,乾隆二帝几次朝拜五台山,在菩萨顶住宿,书匾题铭,撰写碑文,后即兴工重建。现存建筑为清代遗构,形制,手法及雕刻艺术,多参照皇宫宫式制度营造。寺居山头,地势较高,门前筑石阶一百零八级,石级上有牌坊三间。山门内有天王殿,钟鼓楼,菩萨殿,大雄宝殿等主要建筑。两侧有配殿,后部有禅院,转廊,规模完整,布局严谨。菩萨殿重檐歇山,副阶周匝,大雄宝殿单殿五脊,勾栏围绕,全部建筑均用三彩琉璃瓦覆盖,历经几百个寒暑,色泽如新,其中尤以孔雀蓝釉色最引人注目。寺内康熙御碑方座螭首,矗立在前院。乾隆御碑在东禅院碑亭内,用方形巨石雕成,碑高6米,每面宽及1米,用汉,满,蒙,藏四种文字镌刻。

从108级台阶拾级而下,经历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山雨,真是六月天,娃娃脸,说变就变啊!顺便看了看当年鲁智深醉打山门的地方,试着举了举智深和尚当年举过的兵器,居然能举起来,不禁佩服了一下自己,哈哈。

雨停后,我们一行到了显通寺。显通寺规模较大,历史最古。寺周山峦起伏,寺内殿客巍峨,苍松翠柏,参插其间,一派佛教胜地风光。据《清凉山志》记载,该寺始建于东永平年间,初名大孚灵鹫寺;北魏孝文帝时扩建,因寺侧有一大花园,赐名花园寺;唐武则天时曾改称大华严寺;明太祖重修,赐额“大显通寺”;清又重修,形成今日规模。寺字面积8万平方米,各种建筑四百余间,中轴线殿宇七座,无一协同。两厢配殿严整齐备,斋堂禅院完好无损,其中铜殿三间,铸造精巧。柱额花纹,格扇棂花,全以铜铸钩勒而成。铜塔两座,高8米,形制秀美。门前钟楼,雄伟壮观,内悬万斤铜钟,击声可及全山。砖构无量殿, 宽七间深四间,重檐檐山顶,规模宏伟,砖雕精致,内供无量寿佛、上部藻井、华严经字塔及各种供器,均为有价值的历史遗物。在五台山诸寺中,显通寺规模最大,历史最古,俗称“祖寺”,据说朝山礼佛者,必先拜谒显通寺。

出了显通寺,就是塔院寺了。塔院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南侧,原是显通寺的塔院,明代重修舍利塔时独立为寺,改用今名。寺前有木牌坊三间,玲珑雅致,为明万历年间所筑。寺内主要建筑,大雄宝殿在前,藏经阁在后,舍利塔位居其中,周设廊屋,东列禅院,布局完整。各殿塑像保存完好,藏经阁内木制转轮藏二十层,各层满放藏经。供信士礼拜与僧侣颂诵。一进寺内,就看到有五个喇嘛在行五体投地的大礼,每个人的前面,或者放着佛珠,或者放着钟表,以便记数,旁边还有两个俗家的信徒,也在朝拜,真是虔诚啊!寺内以舍利塔为主,塔基座正方形,藏式,总高约60米,全部用米浆拦和石灰砌筑而成,在青山绿丛之中,高耸的白塔格外醒目。塔刹,露盘,宝珠皆为铜铸,塔腰及露盘四周各悬风铎,风来叮当作响,极富古刹风趣。台怀诸寺,群山环峙,塔院寺位居在前,高大的白塔引人神往,人们把它看作五台山的标志。

下了塔院寺,就来到了五爷庙。据说这里是五台山香火最旺的一处寺庙,我也入乡随俗,给我明天参加贝因美冠军宝贝台州总决选的儿子许了一个愿,承诺如果得到冠军的话将带儿子来还原(顺便再次游览一番山西美景),可惜在第二天到云岗石窟的路上,电话得知没有如愿,看来事在人为,还是不错的,临时抱佛脚,只能是抱憾而归了!

参观完位于台怀镇的寺庙群之后,我们又驱车来到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南5公里山腰处的镇海寺。此地两山夹峙中,中峰徽缓,古柏苍翠,山花遍野,风景颇为秀丽。寺侧清泉,长流不息,名曰海底泉。相传此泉即为海眼,龙王九子贪恋民女,横溢成灾,文殊发觉降大锅镇之,后人于此建寺,名曰镇海。清代建造,内有康熙五十年(1711年)御制碑文。寺前坡道崎岖,现存山门,钟鼓楼,天王殿,大佛殿,宣教殿,左右配殿等,各殿佛像俱全,皆为清塑。寺南侧为永乐院,清章嘉活佛的住所,院内石雕十五世章嘉佛塔,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造,传为金顶玉葬。塔周雕佛传故事,上部为四方佛像,周设廊屋,画十大明王和十二圆觉菩萨。十五世以后,历代章嘉皆到此避署,蒙藏教徒朝山礼佛,多要到此,瞻仰活佛。

在镇海寺的山脚下,同事们都在买纪念品,我照例买了一本书,《五台山一百零八寺》,信手翻来,又长了不少见识。可惜一路参观都是走马观花,身在此山中,此中精义却只能通过书本才能领略,可悲!

晚饭还是在中午那家饭店吃的,因为自己加了个羊肉火锅,感受也截然不同了!美滋美味地吃完饭,照例天还是亮的,于是在饭店旁的街上逛了逛,居然冷冷清清的,大多店铺都关着门。想想有时候旅游景点熙熙攘攘的不爽,没想到冷冷清清的同样也不爽,不过,关我什么事呢?

躺在云峰宾馆的床上,挑灯夜读,12点钟,看完了余华的《兄弟》,在李光头的飞黄腾达中,我安然的进入了梦乡。

转自:http://www.ctrip.com/community/itinerarywri/showwriting.asp?writing=90613116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