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我的五台山之行

[游记]我的五台山之行

2007-09-04    live.com

我的五台山之行

从8月4日开始,我去了五台山,匆忙准备出行就没有带着本本一起去,日记只好现在补上了。
在我的感觉中,地处山西的五台山应该是崎岖难走,黄沙遍野的,却没有想到会是这么美好,美好的令人难忘。

8月4日
这次的旅行或者说是朝拜,比之前的任何一次都要仓促。虽然不是临时动议,但却匆忙到几乎没有准备的时间,头天晚上收拾好东西,第二天就出发了,甚至几乎没有完备的行程计划。
昨夜为了充那两块相机的电池,我一夜都没有睡好,早上五点多起来顶着巨大的黑眼圈开始了我匆忙的旅程。
北京的早上,难得的没有堵车,顺利的出了北京城上了八达岭高速反而堵起车来。超过预想的,我们接近12点才到达这次行走的第一站:大同。到达山西的第一餐我们吃的是据说江泽民吃过都赞不绝口的羊杂。听说这些羊杂无论是水还是羊都极其考究。只有出自某个生满药草的山坡上喂养出来的羊才可以作为这道羊杂的主料。而水,据说是天然的泉水。水与羊缺一不可,两者兼备才能做出这道羊杂。羊杂鲜嫩无比,汤汁入肉,唇齿留香,果然名不虚传。我放开肚子一口气吃了两碗(这里要特别说明的是,那确实是小碗- -)
下午去了云冈石窟和应县木塔,云冈石窟已经是第二次去了,上次没有看到的第一窟今年开放了,所以很幸运的看到了上次未能得见的部分,也算是补全了遗憾吧。云冈石窟暴露在外面,风吹日晒的风化的很厉害,外层雕刻的佛像基本上已经难以辨认了,只有斑驳凹凸的痕迹说明他们曾经的存在。保存较好的几窟也是相对而言而已,我真的很怕百年之后,甚至是几十年之后,这里的会变成真正的遗址,而墙上精美的雕花,汉魏的佛像都会变成飞灰而不能再现。可能我是悲观主义者吧,又或者是我太爱中国这片土地了。云冈石窟的经营者啊,你们一定要着力于保护,不要光想着挣钱啊!!!!
导游告诉我们,云冈石窟里的佛像在战乱的年代被盗走了很多,其中有三尊展示在美国的某博物馆(阿草,走遍美国的博物馆吧,看到了就把他偷回来!)另外日本人占领这里的时候,挖走了百来尊佛像用于研究,一尊也没有展出。我实在是不得不再次说,干这些龌龊事情的日本人啊,我第N次十二万分的鄙视你!鄙视你到想无视你都不行!不展出不代表没有偷,所以就还给我们吧!T_T
在云冈看完之后我们飞奔去了应县木塔。远远的看到有个塔矗立在那里的时候,我心里这个失望啊!简直是哇凉哇凉的!奔了一个多小时的路就是为了看一个光秃秃的塔!再奔到门口的时候看到票价,我已经欲哭无泪了。要知道我们伟大的皇宫建筑群——北京故宫博物院门票票价才60,这唯一的一个光秃秃的塔的票价居然也是60......我在痛苦的骂着定价机构的时候,几乎已经兴起了不要进去的念头,但是好在门票钱不从我的口袋里掏出去,考虑到不远万里的来到这里的艰辛,所以最终还是走了进去。
应县木塔其实真正的名字应该是佛宫寺释迦塔,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最高大的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木塔兴建于辽代,具体是公元的1056年,由于当时的皇帝皇后两口子信佛,应县木塔就在应州矗立起来了。而由于很复杂的我听了很久也没有太明白的建筑学原因,在建塔后,经历了漫长的风雨侵蚀和金、元、明、清多次地震及战争的破坏,这座木塔到如今依然屹然耸立。也正由于这很复杂我听了很久也没有太明白的建筑学原因建筑学家也没有研究的太明白,以至于到现在这座由于承重过大而向后倾斜的塔建筑学家也没有能拿出一个合理的维护建议来。所以,俺们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现在就如比萨斜塔一般倾斜着。倾斜的角度还有赶超比萨之势。木塔内的释迦佛像时非常有辽代风格的木结构泥质佛像佛所披袈裟线条柔和,颜色搭配的匀称庄严。可惜的是佛的肚子上有两块用泥填补的大洞,右手的后四根手指和左手弯曲的中指也是后来修缮的。那是文革时期的“杰作”。据当地人说,释迦佛的肚子里装的是金银财宝和辽代的宗卷,记录着这座塔这座寺的由来,可惜被红卫兵敲开了佛像的肚子把珍宝搬空之后就把其他的宗卷焚烧一空了。以至于这座塔的很多秘密都随着这把火而永远的消失了…………由此,我实在是不得不再次佩服人的破坏能力。然后再次鄙视他们- -
吃过晚饭之后,我们就风风火火的奔赴这次出行的主要目的地五台山。算是好事多磨吧,夜里11点我们才到达目的地。其中的辛苦就不多叙述了,只能说,爹,你开车辛苦了!T_T

8月5日 & 8月6日
既然来了五台山,当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礼佛。

菩萨顶,显通寺,塔院寺 ,金阁寺,普济寺,万佛阁,殊像寺,龙泉寺,大佛光寺......在之后的两天中,短时间内走了如此多个寺庙,也算是我的最高纪录了。本来觉得以很快的速度这样近似于走马观花看过来,会对每个都只有走过看过的印象。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这里的每一个各不相同,各具特色的寺庙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属于密宗喇嘛教派的菩萨顶,明朝留下来的巨大铜锅。留有文殊菩萨空中显灵古老照片,玉砖漫地金碧辉煌的殊像寺。存有释迦牟尼佛牙舍利和藏式转经轮的塔院寺。菩萨托梦之处所建的,齐整的庄严的金阁寺。供奉着龙王五太子,有着奇特的晨拜习俗的五爷庙——万佛阁。传说为文殊菩萨的化身讲经说法过的地方,现在五台山上佛乐保留的最完整的殊像寺。有着民国时期所建五台山全景雕屏,通体大理石九十九条盘龙牌楼的龙泉寺......简直是一言难尽。但是在这当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还应该说是普济寺和大佛光寺。
普济寺位于五台山南台之顶,实在是一个风景秀丽的所在。遍地的野花,漫山的树木简直让我觉得这里是森林公园之类的旅游景点。但是越往上行天气越寒冷。与下面的凉爽宜人简直有着天壤之别。穿着绒衣还是觉得风往衣服里灌,冻得直发抖。如果不是亲自上来体验一下,我真的很难相信导游之前告诉我们的,五台山的台顶一到10月就大雪封山。比起之前走过的几个寺庙,普济寺简直可以用简陋来形容。破败的庙门,红漆的痕迹已经斑驳难寻了。走进大门,地藏王殿、菩萨殿的字样就用红漆写在铁皮门上,门框上面甚至连牌匾都没有。因为大殿正在修建的关系,五个台顶上特有的开光的大智文殊菩萨像就停放在外面简陋的棚子里面。如果不是为了照最上面台顶的云海,我可能真的会错过那个最终让我记忆深刻的在边角地带的小小山洞吧!山洞的入口在一条狭窄的过道里面,由简单的石阶引向洞门。走进洞去里面只有两三盏油灯闪着微弱的光芒。但是洞里的气味很好闻,没有点香的山洞里却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檀香气味。外面冷风刺骨,在这个小小的暗暗的山洞里却有一丝温暖的气息。洞门正对着的地方,供着三块石刻,右手边是一尊骑着吉兽的菩萨像。不知道是谁问了一句什么,从角落里传来一声短暂的回答,我们这才发现,在这个小小的不起眼的山洞里的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角落里还坐着一位小师傅。开始只是问了一些关于这个山洞的问题,再后来就到了墙上贴的心经还有箴言,再后来问起来小师傅的来历.......那个小师傅始终是淡淡的平和的语气,听的我的心也渐渐的平和了下来。这位小师傅已经在这个偏僻的南台顶上修行了9个年头了。每当冬天大雪封山的时候,饮水和吃饭都会变得很艰难,就算是在这样的夏天,饮水也要从山下用车运上来,每天也就是吃些米面蘑菇野菜再没有其他。小师傅只上到初中二年级,但是却写的一手好毛笔字。他的抄经本都是先用铅笔写一遍,再用毛笔描一边。但是看的出这样清苦的生活并没有让他觉得困窘。在他说起佛法的时候,虔诚的语气让人忍不住动容。悲渡师傅,不要因为上的学少而觉得自己不能悟道,佛法无非在一个善字,我相信假以时日你一定可以成为一位高僧........
大佛光寺是我们五台山之行的最后一站。这已经出了五台山风景区,罕有游人前来,所以显得特别幽静。第一重院落里西番莲野百合和太阳花都开的灿烂。在花丛的映衬下,身后的唐代风格的寺庙显得更加的庄严。这里的殿堂和佛像都始建于唐代,虽然后世多有修护,但是建筑风格上依然保持着唐代的风貌。大佛光寺的前殿宽近15米,最初修建始只有四根柱子支撑,后来在明朝和民国时期各增加了两根柱子辅助支持,这样大的跨度这么少的柱子在建筑史上都是经典。大佛光寺依山而建,连接前后两殿的楼梯也依山势向上十分陡峭。每蹬楼梯都有小腿左右的高度,站在楼梯顶上几乎看不到最下的几节台阶了。其实真的很难说清为什么对这里记忆的这么深刻,只是从这里仿佛能看到岁月流过的痕迹。那柱子上每一条纹理,每一个裂缝都是千百年的风吹雨淋,石阶上的每一个凹凸都写着时光划过的印记。想到这座庙宇千百年来都这样站在这座山上俯视着周围的一切,看沧海变成桑田,看人来人往生死交叠........想到这些就觉得这座庙是有灵性的,是有生命的,是鲜活的。
五台山之行,好像让我重入了历史的轮回一般。洗去了城市的喧嚣,人也变得安静恬淡起来。也许人是应该超脱出来到五台山去的。那种仙境一样的地方可以让人忘了生活中的烦恼,理清自己的思绪,能让人内心安宁。总之,我喜欢这里。我期待着下一次到五台山故地重游的机会........^^

转自:http://ladypoison418.spaces.live.com/blog/cns!22254b2e01f1e5b8!145.entry320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