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台山三泉寺之行 |
[游记]五台山三泉寺之行 |
2007-09-14 blogbus.com |
三泉寺:因寺旁「一井之中有三泉并涌」,汲之不涸,满而不溢,故名三泉寺 五台山算是旅游山西的必到之地。夏季是清凉的避暑胜地,又是佛教名山,吸引了众多游人和烧香拜佛的善男信女。不过我对烧香拜佛之事不感兴趣,所以一直也没去游玩过。 正好前两天爸爸妈妈去烧香,我也闲来无事,就跟着去玩了,去看看风景也不错嘛。 早晨出发,下午四点就到进了山。这次同行的还有一个爸爸的朋友老张,他是开砖窑的,对宗教、哲学、诗词、文物还挺有研究。他笃信佛教的,又有些迷信,而我却偏偏不信那一套,我比较相信赛先生。所以去五台山的一路上,我们一直在争辩。他给我说了一堆关于灵魂附体、命运预测的事例,可我不会相信我没有亲眼见到的事情,总觉得那些东西都是“大仙”们的伎俩,编造故事来让人们相信其神力。而后又争论“看到风吹旗子动”到底是旗子动还是心动。我爸看不下去了,就说了一句:“两个都动”。大家就一笑而过,换了个话题。其实我倒觉得,最不对的就是都动。说到底,这个问题没有答案,两个答案代表了两种看问题得方法,唯心与唯物,没有哪种是绝对正确的。不过我们由于我们观点不同,生了很多争执,旅途也就在轻松热闹中很对过去了。 我们进了山,半个小时候到了台怀镇。老张说要带我们去见一个高僧,是真正修性的师傅,而且还是长治老乡。我们绕过了最著名的白塔,驱车上了一条狭窄的盘山路。盘山路只是简简单单的经过一点硬化,还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子,很不好走。盘山路渐行渐陡,十分钟后车就上不去了。这正合我意,可以一边爬山,一边看风景,一边呼吸清新的空气。可这就苦了不经常锻炼的爸爸。我们在倾斜40度的山间小路上蜿蜒前进。走了一会儿,一抬头,看见一辆机动三轮在原地空打转,看样子真有危险要滑下来。等我们爬到他旁边的时候,那台车也好不容易地开过了那个大石头形成的坎。司机是个中年男子,看见我们,叽里咕噜的说了句话,我没听清楚,心想这小破机动三轮肯定是上不动了,叫我们给他推推车。他又说了一遍,原来他是想让我们坐他的三轮上山。我们谢绝了。其实这辆车自顾还不暇,上山有些困难,还有滑下来的危险,要是拉上我们三四个人就更困难了。他想拉我们上山真是太善良了,我突然感觉到住在佛教圣地的人心地就是好。 大概走了一刻钟就看到了三泉寺。因寺旁「一井之中有三泉并涌」,汲之不涸,满而不溢,故名三泉寺。在将近寺庙时,突然看见小路的两边秘密麻麻的长着紫色的小花,再往前看,往后看,发现只这一处有这种花。真实神奇,似乎这些花是在欢迎来访的客人。既然是这样,我也就在百花丛中与小花儿们合了一张影。 迎宾花 踏着有青苔装扮的石阶,我们进入了寺中。看了看四周的建筑,我们就由一个弟子带到了他师傅也就是老张说的那位高僧的屋子。屋子大概有不到二十平方米,门口是一张书桌。半米高的几摞书靠着墙,桌上还散放着些书,我仔细一看,都是些佛家经书,书页都很破,显然是被翻过好多遍。在对门靠墙的一张桌子上放着些诸如手电筒、小黑白电视之类的生活用品。剩下的就是一张床和床前的一张小桌子。我们进去的时候,那个和尚正盘腿坐在床上,手划着桌上的一本书在看。他的法号叫如海法师,是此寺的住持。他穿着一件挺厚得袄子,看上去面容没什么光彩,却显得比较祥和。寒暄过后,老张似乎是有备而来,开始提出一些自己的一些关于佛教修行的问题。如海法师说话极慢,又喜重复,长治话说得也不太清楚,加之满口佛教专有名词,听起来很不容易懂。他先是拿出一本书,一个劲地夸那本书写的好,写得好,也没什么理由。夸了半天,就开始找些句子给我们读。说实话,我是一句也没听懂他想说什么。老张还偶尔点点头,表示听懂了。到后来,我爸干脆就不听了,我碍于面子,还在假迷三倒地装听。 念了三页后,如海法师终于把书合上,说:“写得多好啊!”只可惜我有太多的佛家词汇听不懂,不能和法师发生共鸣。之后他又讲了几个问题,有些我还挺感兴趣,虽然我不信佛,但是觉得有些他还是讲的挺有道理。有一事我还真不明白,佛家既然讲清规戒律,讲究清贫乐道,可是为什么还要信佛的人来捐钱呢?法师给我讲了他们的道理,我觉得挺有意思: 佛家是想让人行善的,行善的人会有佛报。这就要拿出钱来资助别人。如果把钱给了一个普通人,给他200块能解决温饱问题,多给一百它就想找个小老婆,再多给一百它就想赌博,再多给就不知道要干什么了坏事了。 其他问题我就不是很感兴趣了。正听着他讲佛的时候,一个长腿蚊子在我面前飞过,我正想两掌拍死他,可又想了想和尚是不能杀生的,我也就放过它,给自己积点德算了。 我们一直聊到天黑,法师也要吃饭了,有个居士送饭进来。饭很简单,一个馒头,一碗好像是凉拌芹菜,一碗米汤。就是这一点东西他也没吃完。不过他这种起床就念经、饭菜有人端的生活,也用不了多少能量。 我们跟法师谈得还算投缘,如海法师亲自送我们出寺。走在深山老林中,我想:佛家寺庙大抵也只能建在这远离闹市的深山中吧。若建在灯红酒绿的尘世间,还有多少出家人能够坚持清贫的生活?多少出家人能遵守清规戒律?只怕现在真正修性的和尚也不多了吧。
|
转自:http://islandist.blogbus.com/logs/7789195.html70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