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游记浏览-五台山旅游-新闻,文章,软件,商城,. |
[游记]游记浏览-五台山旅游-新闻,文章,软件,商城,. |
2007-10-13 gomonks.cn |
线路: 第一次游:菩萨顶,显通寺,塔院寺,万佛阁,佑国寺,镇海寺,黛螺顶 第二次游:万佛阁,殊像寺,镇海寺,佑国寺,白云寺,佛母洞 第三次游:万佛阁,镇海寺,五座台顶(6—8月是最佳季节,可领略到五台山的自然风光. 建筑欣赏游:中国现存最早的木构建筑——南禅寺(唐), 号称亚洲第一古建——佛光寺(唐),洪福寺(宋);广济寺(元);明清时期代表——显通寺;普化寺(明). 门票: 一、旺季时间从4月1日零时至10月31日24时止,门票价格为90元/人;淡季时间从11月1日零时至次年3月31日24时止,门票价格为75元/人。 二、组团16人以上(含16人)不论淡旺季均按购票人数的20给予免票优惠。 三、学生、残疾人、老年人(65周岁---70周岁)凭合法有效证件,购票享受半价优惠。 四、现役军人、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记者、国家一级以上作家和摄影家、一等以上伤残军人和带团导游、旅行社经理、团队司机凭合法有效证件、1.2m以下的儿童,免票进山。 简介: 五台山,最早称五峰山,传说在老早以前,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砂走石,夏天暑热难当,农民们开法种庄稼。在此传教的文殊菩萨,决心要改变这里的气候,他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去借歇龙石。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大石。未到跟前,已感到一股凉气扑来。文殊菩萨被巡海夜叉领进龙宫见龙王,说明来意。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因为他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青龙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青龙就没的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萨无奈,这才说明了自己是五峰山的老和尚前来化缘,为了造福人间,他是来求援的。 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久旱不雨,寸草难生的炎夏。当文殊菩萨把歇龙石安放在台南边瓦厂村东北的一条山谷后,五峰山立刻变志一个清凉无比的地方。于是,五峰山也就叫做清凉山。 就在文殊菩萨取走歇龙石的当天,那些外出的小龙王回来时,发现歇龙石不在了,怨气冲天,便追到五峰山,四处对找。气急败坏的小龙王,用龙尾把五个峰扫成了平台;用利爪把岩石刨得乱七八糟,至今这些石块还遍布满山,人称“龙翻石”。 这个传说已以流传了千百年,五峰山也因此逐渐演化为五台山,后成为驰名中外的佛教圣地,以其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于佛教四大名山之首。按一般的佛教经典记载,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演教之区。 五台山的五座主峰,以五方来命名。 a.南台,名锦绣峰,亦名花仙山。台顶座寺庙,名普济寺。 b.东台,名望海峰。台顶的佛寺,名望海寺。寺旁石塔,名笠子塔。附近还有一窟,名罗延窟。 c.西台,名挂月峰。台顶佛寺,名法雷寺。 d.北台,是五台山第一高峰,名叶斗峰。 台顶座佛寺,名灵应寺。 e.中台,是五台山第二高峰,名翠岩峰。台顶佛寺,名演教寺。 部分名胜游览点介绍: 南禅寺 南禅寺内有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大佛殿。山西素有地上文物博物馆的美誉,现存古建筑,其数量之多、价值之高都居全国之首。宋金以前的木构建筑有106处,占全国同期建筑物的70%以上。山西的古建筑以五台山地区最为集中,而五台山的古建筑又以南禅寺最为古老。 南禅寺就是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已经存在了1200多年。寺院并不大,占地约3000多平方米,南北长60米,东西宽51米,分两个院落,共有殿堂六座,即大佛殿、东西配殿及南过门殿等。 佛光寺 佛光寺在佛刹中被誉为“中华瑰宝”,它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伟的佛教寺院。佛光寺东、南、北三面环山,惟西向开阔,寺因山势而建,坐东朝西,整个寺区松柏苍翠,殿宇巍峨,环境清雅;寺院布局疏朗,排列有序。寺内有北魏以来的建筑和许多文物古迹,这在全国都是比较少见的。 1937年的夏天,梁思成先生等四位教授,兴匆匆地来到五台,在这之前,他们曾去了敦煌,在绚丽多彩的众多壁画中,有一幅五台山图,特别引起他们的注意:画面上,古刹林立,游人不绝,还有一座不曾见到过的宝塔…… 在佛光寺,梁思成教授找到了这座塔,与画上的一模一样 它不仅是我国古建筑的珍品,也是中国和印度古代文化交流的纪念碑。 南山寺 南山寺规模在五台山首屈一指,而且悬于陡峭山坡,更增添了宏伟气势。创建于元代,当时叫“大万圣佑国寺”。清光绪年间再行修建,称为极乐寺。清末,寺院主持普济和尚募得巨资,将原有的三部分合建成一体,称为南山寺,连续施工23年,终于形成今天的规模。 南山寺引人入胜之处是它的气魄、石雕和泥塑。五台山寺院多有影壁,而南山寺最下面这一影壁是最大的。 显通寺 大显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庙,始建于东汉时期,它是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9年),汉明帝从西域请来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在京都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中国建佛寺的开端。这一年,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五台山,法眼识圣地,立即看中五台山的风水,并奏明汉明帝在这里破土建庙,揭开了五台佛国历史的第一页。 塔院寺 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高大的白塔,而这大白塔就坐落在塔院寺内。塔院寺虽然没有显通寺那么宏大,但要比显通寺更引入注目。全寺占地15000多平方米,平面布局呈正方形,分为殿堂院、禅堂院和发塔院三部分。 罗喉寺 罗喉寺位于登菩萨顶的街道右侧,与左侧显通寺、塔院寺遥相对应。据说,佛祖释迦牟尼出家前曾娶妻生子,儿子取名叫罗喉罗,后随父出家修行,修得罗汉果位。罗喉寺即祀奉罗喉罗的寺庙。罗喉寺创建于唐代,曾名落佛寺,明代几经重修,清代改名罗喉寺,并由青庙改为黄庙。 作为十大黄庙之一的罗喉寺还是汉藏民族团结的象征。 菩萨顶 菩萨顶是五台山最富丽堂皇,也是最大的喇嘛寺——菩萨顶。它坐落在五台山中心区灵鹫峰顶。灵鹫峰顶,传说就是文殊菩萨居住、说法、演教的地方,故此而称菩萨顶。菩萨顶的寺名叫“大文殊寺”俗称“菩萨顶寺”。它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真容院”,这个称谓还有一段神话故事:相传寺建成时,有一名叫安生的塑工不招而来,请求建寺的高僧讲述文殊菩萨的真容,高僧说:“佛法无边,大圣德像我又怎么说得清呢?”于是他们共同祈求菩萨显身,七天后,忽于云际显现金像,逐图模塑成佛像,因此而称真容院。 碧山寺 十方院是专门供游方僧人居住,并由十方僧人管理的寺院。五台山的碧山寺是驰名国内外的十方禅寺。 凡是出家僧尼和居士信徒到了碧山寺,一律免费食宿,任何人无权逐客。启程时如果缺少川资路费,寺中还得周济盘缠,碧山寺这种广济十方僧人的做法,非常为人们所乐道和赞赏,因此人们亦称碧山寺为“广济茅蓬”。茅蓬是寺院的谦称。 金阁寺 金阁寺位于南台之北、中台之南的金阁岭上,海拔高度达到 1900多米,除台顶寺庙外,金阁寺所处地势最高。 金阁寺创建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是由印度来的大法师不空,根据江南高僧道义来五台山礼佛,梦幻中看见这里“金阁浮空”的传说,主持建造的。当时“铸铜为瓦,瓦上涂金”,以合“金阁”之圣名,整个寺庙金光灿烂,无比辉煌,从敦煌壁画中至今仍可看到当时金阁寺的盛景。而且,不空大师作为密宗的主要创立者在金阁寺开办道场,译讲密宗仪轨,所以金阁寺在国内外很有声誉,也是古代中国和印度佛教文化交流的实证。 龙泉寺 龙泉寺之名源于寺东侧这眼泉水。泉亭下这股山泉清澈晶莹,味道甘爽。传说很久以前九龙作恶,文殊菩萨施行佛法把它们压在附近这九道山岭之下,在这眼泉水底部还可看到九条小龙的影子,所以被命名为龙泉。泉旁古刹便取名龙泉寺。龙泉寺位于中台顶脚下,九道岭拱抱,从山形地貌看去,像有九龙齐头并身会饮于龙泉,因此人称这里为九龙岗。 龙泉寺创建于宋代,明代重修,清末至民国初年重建。 附: 五台山节庆活动 五台山国际旅游月; 国际佛教艺术大展; 跳布扎(农历六月十五前后) 五台山最佳旅游时间 5月以前和9月以后,高入云端的公路被积雪封堵,难以通过, 只有5至9月的中间4个多月可以通行, 因此,到五台山旅游的最佳时间为每年的夏季。
|
转自:http://www.gomonks.cn/Article/view.asp?id=124416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