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台山游记 |
[游记]五台山游记 |
2008-01-15 sina.com.cn |
千里拜佛 ——游佛教名胜五台山 (配图:佛教圣地——五台山) 2006年3月10日,我携妻女到太原给老姨拜寿!期间乘兴游览了太原部分名胜,诚然我心仪已久的还是佛教圣地——五台山。在我的再三鼓动下,3月17日凌晨五点,我们冒着严寒、全副武装(羽绒服加大衣),一行六人驱车赶往五台山。在经历了四个多小时的颠簸之后,我们终于见到了素有四大佛教名山之首之称的五台山。 五台山是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风景区绝大部分坐落在以台怀镇为中心的五台县境内,有小部分跨繁峙、代县和河北阜平,周边达500余里。之所以叫五台山,是因为东西南北中五座高峰的山颠都是高大的缓坡平台。五峰之中,北峰为最,海拔3058米,为“华北第一峰”,素有“华北屋脊”之称。因其气候清爽、风光秀丽,又有“清凉山”之称。 五台山主要以佛教圣地而名扬天下的。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印度两位高僧摄摩腾、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他们来到五台山,见五台山的山形地貌与释迦牟尼佛的修行地灵鹫山几乎相同,随即奏请汉明帝到五台山修建了大孚灵鹫寺,即今天的显通寺前身,成为与洛阳白马寺齐名的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五台山也就成为佛教圣地。盛唐时,寺庙多达360多处,僧尼超过3000人。但由于唐武宗、周世宗两次大规模灭法,全山佛寺几乎尽毁。宋、元、明、清又得以逐渐恢复,而其中尤以清朝为著。康熙、乾隆、嘉庆诸帝均对五台山极为重视,不断投入巨资修建,到清末,五台山有寺庙122处,其中青庙97处,黄庙15处,僧尼1000多人。五台山现有寺庙50多座,尽管与历史上不能相比,但在四大佛教名山中仍是寺庙最为集中,香火最为旺盛的。 到达台怀镇已是上午10点,由于准备充分,大家没有晕车,也没有感到过分的寒冷。三岁半的小女儿车一停就精神了,马上嚷嚷着“我要爬山,我要爬山!”,大家立刻也精神抖擞!我们将车停好,在清水河畔的小店里吃了几颗“麻叶”(当地人称呼油条的方言),喝了碗豆浆。司机说:“我来了好几次了,你们爬吧!我一会儿爬爬黛螺顶就行了。”我们老少五人以老姨为向导开始了行程。 到五台山来干什么的?拜佛! 我们先到了白塔寺,白塔是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据当地人讲白塔寺是最为灵验的!而且据说主席在解放前路过此地,夜宿寺中,曾与主持座谈,主持言及“8341”,主席认为是部队番号,没想却预示着寿至83岁,座41年江山。我们虔诚的在各个神灵前磕头祁福,善积公德。 拾级而上,我们见庙就进,遇佛便拜。五台山,相传为佛教文殊菩萨道场。登顶主峰,拜完佛后,老姨找僧人为我们的多件饰品开了光——以祈求智慧、平安、幸福!之后我们参观了唐朝的古松以及宋、金、辽、元、明的一些遗存及清朝乾隆的玉碑。 由于时间有限,稍作停留之后,我们开始下山,女儿在表姐的戏哄下自己又走了好长一段时间——真是难得!我们下了108级台阶——预示着108种烦恼,不能回头——预示着已将所有烦恼抛在脑后! 108级台阶之后,影壁墙上一个高大的“佛”字,你站在他的正前方数米处,闭上双眼,伸直手臂(男左女右),缓步向前,看看你的手能否触到“佛”字的最下端——这叫“抱佛脚”!“临时抱佛脚”由此而来。“佛脚”已几经修补,皆是信徒摸损而至——可见信徒之众!摸到者既是与佛有缘!我们五个人只有表姐准确无误的抱到了“佛脚”!同行者皆是好一阵羡慕!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4b1e04010005ai.html401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