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再上五台山 |
[游记]再上五台山 |
2008-05-22 163.com |
因为上午要带朋友登黛螺顶,我只在台怀镇转了一圈就回了宾馆。回去的时候,热情的宾馆服务员已经给找了一个当地的居士当向导。我其实对五台山比较熟悉本不用带向导的,但是,既然他们给领来了,我就不能拂了这番好意,何况这里的向导费用很低,便留下了。 五台山是我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它由东西南北中五峰组成,环基250公里。寺院分为青庙和黄庙两种,青庙住和尚,黄庙(藏传佛教寺院)住喇嘛。五台山过去有360座寺庙,到1956年时还有124处,其中青庙99处,黄庙25处,现存寺庙四十余处。菩萨顶寺是传说中的文殊菩萨居住处,为五台山黄庙之首。台怀镇是寺庙最集中的地方,寺院一个挨着一个,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和罗侯寺并称为五台山五大禅林。 黛螺顶位于五台山台怀镇腹地,原先叫大螺顶,因这座小山形似螺丝而名,后因山上的树呈黛色,所以也叫黛螺顶。相传乾隆多次来五台山进香拜菩萨,因天气不好都没能上去,就把黛螺顶的青云和尚召来,说他五年以后再来,要他想出一个既不用登台顶,还能朝拜五方菩萨的办法。到了第五年青云和尚还是一筹莫展,当时寺院里有个小和尚栓柱因偷吃供品被青云和尚抓住,青云和尚没有处罚他,而是限他三天之内想出一个不登台顶还要朝拜五方文殊的办法。栓柱出了个主意,就是模仿五个台顶的五方文殊,合塑于黛螺顶正殿。乾隆于1786年来此殿进香,朝拜了五方文殊,非常满意。此后,这座原本很普通的小山就和那座白色的舍利塔一起成了五台山的代表。 五方文殊殿内从南到北依次排列着东台聪明文殊、北台无垢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南台智慧文殊、西台狮子吼文殊,所以登黛螺顶就等于登五个台顶,在五方文殊殿朝拜就等于朝拜了五个台顶的五个文殊,相对于真正登上东西南北中五个山顶去朝拜五方文殊的大朝台来说,登黛螺顶就是小朝台。人们到五台山旅游,因为各种原因限制,不可能都登上五个台顶,所以黛螺顶是一定要上的。上黛螺顶从山脚下要登1080级台阶,合着佛教中九九归一的定数。索道车也能通到山顶。 我们没有乘索道,一是想让远道而来的朋友体验一下登山的快乐,二是想让他们看看那高高的台阶上来自中外四方的朝拜者们一步一跪,一步一叩头的虔诚。那才是五台山真正的特色。 从黛螺顶山脚下出发,用了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上了山顶,在山上也逗留了一个多小时,给朋友大致介绍了一下五台山的一些情况,领他们看了一些来自山西民间的特色工艺品,诸如剪纸、绢绣、堆绣、面塑等等。下山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为争取时间,我们乘索道车下了山,奔塔院寺而去。
|
转自:http://2007liji.blog.163.com/blog/static/21994512200741172851198265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