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第1页-[云南]悼念林妹妹,踏访云南鸡足山-旅游全攻略

[游记]第1页-[云南]悼念林妹妹,踏访云南鸡足山-旅游全攻略

2007-09-19    lvtou.com

家属证实:13日晚,“林黛玉”扮演者陈晓旭因患癌不治去世,遗体今日在深圳火化。“林黛玉”难逃红颜薄命,陈晓旭人生如戏,她的美丽让人心碎,她的辞世令人心痛。

林妹妹“仙逝”前,曾打算前往云南鸡足山朝拜,可惜未能成行。

踏访云南鸡足山,可以去看看这个林妹妹曾向往的佛教圣地。

鸡足山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西北隅,最高海拔天柱峰金顶寺3248米。

鸡足山,又名九曲岩,在云南省宾川县西北40公里处。全山南北7.5公里,东西15公里 , 最高峰天柱峰海拔3220米。山势背西北而面东南。山形前舒三支,后伸一支,状若鸡足,故 名。

鸡足山因鸡形而得名,却靠佛教而扬名。它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东南亚著名佛教圣地,中国汉传藏传佛教交汇地和世界佛教禅宗发源地。据《鸡足山志》记载,“相传,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迦叶尊者守衣钵入定鸡足山,鼎盛时期,梵刹林立,僧尼云集,香客游人朝思暮想之地。”

鸡足山不仅是佛教圣地,还是自然景观胜地。游鸡足山不仅可以领略千岩竞秀、古木参天、百涧争鸣的自然情韵,而且可以悟感“十里松风香雾迷”和“天开佛国云为护”的灵光圣迹神韵。我国著名旅游家徐霞客咏游鸡足山,留下了“芙蓉万仞俏中天,天连北极雪千年”的诗句来形容鸡足山胜景。清人洪希登临天柱峰也留诗曰:“鸡山一柱独擎天,九折摩云到绝巅。十九峰头低却雪,一杯洱水看鸡眠。”

古代此地远离中央,“古帝巡狩弗逾四岳,神禹穷源不越岷山”,“秦皇东 封,汉后西祀 ,亦惟汾阴社首”,“又况文人墨客之不能及远”,故“荒徼无辙迹”,“前贤纪述寥寥” ,甚至宋臣撰洞天福地记滇南名胜,亦“见斥不录”。但这里的佛教传入却很早,可 说是源远流长。

据考,蜀汉时佛教已传入这里,建有小庵。唐代,玄奘《大唐西域记》载:“迦叶承旨主 持正法,结集既已,至第二十年,厌世无常,将入寂灭,乃往鸡足山。”迦叶是释迦牟尼 十大 弟子之一,最后入灭于鸡足山。又相传,迦叶至鸡足山后,进入禅定,奉持如来附嘱之金衤阑衣,以待弥勒出世而授之。显然迦叶 入 定的鸡足山是在印度境内的摩揭陀国,中国之鸡足山由僧人附会、仿造而来,同时也作为迦 叶道场载入中国释史。至明代,山上僧尼云集,佛事最为鼎盛。“琳宫绀宇 不知数,浮图宝刹凌苍苍。”据统计,有“大者七十二所塔院”,且“规天矩地,制度虚敞 ”、“院宇壮丽”。另外还有许多“静室精舍”。至清代,这里还有寺36所,庵72所,盛时 常住僧尼5000人以上。翻开有关志书,可见这里历史上几乎无山不寺。

佛教在鸡足山的发展,其一可能与南方的开发有关。南宋政治中心南移,鸡足山渐为更多 的人所知,至明代这里就更加著名了。其二,许多僧人奔迦叶道场而来。其三,这里的自然 环境幽偏僻而美,适宜静修。其四,这里是汉地佛教、藏传佛教和云南上座部佛教荟萃之所 。这些 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就是这里佛教文化的兴盛。历代在此活动的高僧很多,惜无详细的记 载。知名者有唐代的明智、护日,宋代的慈济,元代的源空、普通、本源,明代的法天、大 错,清以后的虚云、自性等。许多僧人远道而来在此结茅修行,于是在这些高僧大德修行处 ,一座座寺庙建立起来。鸡足山是僧人向往的一块净地,明代僧人静闻的事迹具有一定的典 型意义。据冯志《仙释传》,静闻原为江苏迎福寺莲舟法师的法嗣,他禅诵达二十年,剌血 写成《法华经》,发愿将此经供于鸡足山。崇祯九年(1636),他同徐霞客结伴西游至湘江, 不幸遇 盗堕水,但将写经举在头顶,独不遗失。后创病死于途中。临终前嘱徐霞客将其骨灰带至鸡 足山 埋葬,以了其生前未了之愿。徐霞客带着静闻的骨灰和血写的经书,展转数千里来到鸡足山 ,将其经供之于悉檀寺,并在山上为之建塔埋骨。徐霞客吟诗《哭静闻禅侣》六首以悼念 。其中云:

晓共云关暮共龛, 梵音灯影对偏安。

禅销白骨空余梦, 瘦比黄花不耐寒。

西望有山生死共, 东瞻无侣去来难。

故乡只道登临少, 魂断天涯只独看。

此诗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转自:http://www.lvtou.com/h/post/19TTydDQ/20070523/09/98254_0.html44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