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五台山游记

[游记]五台山游记

2008-06-27    sina.com.cn

前些日子与友人驾车去了趟五台山。久闻五台山居四大佛教名山之首,寺庙林立,风景优美,心向往之,终于有机会成行,心情格外兴奋。游览完阎锡山旧居,驱车赶往五台山,在进入景区的时候发现车外飘着雪花,甚为惊讶,再定神一瞧才发现外面的人有穿着棉军大衣的,心里暗自庆幸来时带了一件外衣,而同行的某君则只穿着一件半袖,没有带其他衣服。因已是傍晚就先下榻在龙泉山庄美美地睡了一宿。

次日一早在导游的带领下正式开始游览,因时间所限说好只参观几个主要的景点(寺庙)。导游介绍,五台山位于山西省忻州地区东北部,平均海拔
1000米以上,最高点北台叶门峰海拔3058米,被称为“华北屋脊”。五台山主峰五座,五台山这一名称是对五座山峰的共同特点的形象概括。五峰耸峙,高出云表,顶无林木,平坦宽阔,有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是一个融自然风光、历史文物、古建艺术、佛教文化、民谷风情、避暑休养为一体的旅游区。五台山冬季寒冷,四月冰融,九月飞雪,夏无炎暑,有清凉山的美誉。东台望海峰可看云海日出,南台锦绣峰可观花的海洋,西台挂月峰可赏明月娇色,北台叶门峰可览群山层叠,中台翠岩峰可见巨石如星。五台山是佛教文殊菩萨的道场。据说五座山峰分别供奉文殊菩萨的不同化身。相传这里最早的佛教寺庙始建于东汉,经历代修葺扩建已形成一定规模。现存寺院48处,僧尼数百人。

到五台山朝拜的人,要到五个台顶寺庙朝拜五个不同法号的文殊菩萨(即五方文殊),叫大朝台。山高路远,我们根本就不敢做登上五座主峰的打算。五台山腹地的台怀镇是寺院集中的地方,我们的游览活动就在台怀镇进行。导游穿一件羽绒服,一出旅店的门,见某君只着一件半袖就让他去找一件外衣。介绍说山上比山下至少低7—8度,北峰顶上更是长年飘雪,有六位和尚守在山顶,终年穿着棉衣,夏季围着火炉吃西瓜,是五台山的一大奇观。而某君说他身体特级棒坚持只着半袖游览。当天见着他的游客无不侧目,有的低声嘀咕:看这人真暖和。我们戏称某君是五台山第一人。

最先去的地方是菩萨顶,相传菩萨顶为文殊居处,故又名真容院,亦称文殊寺。创建于北魏,历代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教徒进驻五台山,大喇嘛居于菩萨顶,于是菩萨顶成了五台山黄庙之首。五台山是唯一的青庙与黄庙并存的佛教名山,青庙住和尚,黄庙(藏传佛教寺院)住喇嘛。菩萨顶的正门下面是108级台阶,两侧分别有一座建筑,顶中有屋脊,黄瓦罩顶。从菩萨顶下方的显通寺向菩萨顶正门方向望去象一龙头摆在那里,据传,康熙皇帝来五台山朝拜时看到此景甚为不悦,但转念一想,这龙没有眼睛,死龙一个也无甚大碍。有人告诉他,显通寺院内的两口井将日光反射到菩萨顶正门方向时,这龙就象是有眼睛了,山西这地界怕是要出真龙天子。康熙很是不痛快,就下令将两口井填埋,并在上面建了两座碑亭,右边的碑上有康熙的玉笔题词,左边是一块无字碑。当地人于是有种说法,康熙堵了龙眼,所以山西出不了真龙天子,出了个阎锡山也只是个土皇帝,后来的华国锋也是没座热椅子就下台了。显通寺是五台山第一大庙,寺院面积8公顷(一百二十亩),各种建筑四百多间,多为明清遗物。排列于中轴线上有七座高大的建筑,很有气势。 该寺始建于东汉时期,它是我国最早的佛寺之一。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9年),汉明帝从西域请来印度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在京都洛阳建白马寺,这是中国建佛寺的开端。这一年,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五台山,法眼识圣地,立即看中五台山的风水,并奏明汉明帝在这里破土建庙,揭开了五台佛国历史的第一页。据介绍,显通寺现在的方丈是五台山各寺庙中最年轻的方丈,现年31岁,27岁就做了该寺的方丈,悟性极高,是北京航空学院毕业的研究生。现在要想去五台山出家要求必须是不低于大学本科学历,并且需经中国佛教协会批准。

去黛螺顶是乘缆车上去的。有和尚给看相算命,说得很是那么回事,最后让我抽签,抽到一支上上签,那和尚紧握我的双手,连说恭喜施主,阿弥陀佛。。。。并摊开所有的签,只有我抽的那支是上上签,向我索要重礼,我拿出100元,那厮甚为不悦,说好事成双硬是要了200元。那边某君也看相出来,兴高采烈说抽到了上上签,我说了我这边的情形,大家哈哈一乐,说就是讨个吉利,不必在意。黛螺顶亦名大螺顶,又名青峰,古寺名叫佛顶庵。这处寺庙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万历年间重修。清乾隆十五年(1750)改名大螺顶,寺内还有乾隆十五年(1750)御制的大螺顶碑记。至乾隆五十一年(1786),才更名为黛螺顶。据说,乾隆来五台山,屡次欲登台顶进香拜佛,皆被风雨所阻,乾隆对黛螺顶的青去和尚说:“五年后我再来时,既要登台顶,还要拜五方文殊,你替我办这件事。”到了第五年,青去果然想出办法:模仿五个台顶的五方文殊,即东台顶的聪明文殊、西台顶的狮子吼文殊、南台顶的智慧文殊、北台顶的无垢文殊、中台顶的孺童文殊,合塑于黛螺顶的正殿(所以此殿又称五文殊殿),登黛螺顶等于登五个台顶,进正殿朝拜等于朝拜五个台顶的五方文殊。乾隆于五十一年(1786)三月来此殿进香,朝拜五方文殊并亲笔题诗,刻在黛螺顶碑记的背后,此后,朝山僧侣到此寺正殿参拜,即可代替朝谒五座台顶,省去许多路程。但也有区别,登五座台顶朝拜文殊菩萨叫大朝台,登黛螺顶朝拜五方文殊菩萨则叫小朝台。俗有“不登黛螺顶,不算台山客”之说。

转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ecb042010005lq.html27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