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曹操故里(三)(山西 古城代县 游记) |
[游记]曹操故里(三)(山西 古城代县 游记) |
2007-07-18 |
故里与观稼台 正当我准备离去时,他扭过身喊住我,“还有东观稼台,一个大土堆。”我感谢地向他们挥挥手.我终于在市汽车站背后找到了东观稼台,那是一块行将绝迹的一块大土堆而已。曹操在城东城西各筑一台以观农事,并“亲耕籍田”,现西观稼台已无迹可寻。从这可以了解曹操“挟天子以令诸候,修耕植以蓄军资”的战略方针。东汉末年,兵荒连年,尚书郎以下官职均采野菜捞田螺,民间更以人肉脯充饥。曹操这一方针是从军事着想并因之成霸业,但对人民对历史却是做了件好事。 曹氏家族墓群 我不得不出代价雇车再次来到先头路过的那片雄立如兵的柏树森。据载曹操家族墓群在亳州城南延旦十余公里,陵区植以苍松翠柏。人间正道是沧桑。这些树木也变换了三朝五代,现大部分都被田舍覆盖,现在的魏武大道可能就是当初的陵道。大路边的汉墓 一号就是一位农民在自家田地里翻种时出现一个大洞才被发现的,经考证确认为曹嵩 之墓,让人惊叹的银镂玉衣就出于此墓,现墓已对外开放,以供观瞻。距汉墓 一号往南一公里还能看到四个孤立的土堆掩映于林间,土堆高三米,周径三十米左右,密被草木。因为登临的人比较多,丘顶被踏平,斜坡上踩出的小径一直深入林地,象长长 的白地毯远远地迎接游人凭吊的脚步。每个土堆我都围着转上两圈,一代枭雄,几世人杰,至于哪个 是曹操 本人的墓 ,或者曹操公元220年死于洛阳葬于高陵后是否迁葬于此对一个游客来说就没有必要强究了。我侧耳倾听,没有声响 ,任由世人漫骂评说,墓中人都是那样地平静;我举目远眺,那是一千七百年前的苍茫大地,一个身影正呵斥风云,主宰沉浮……轻风吹来,草木摇曳,良久,我吟出“挟天令诸气吞云,煮酒英雄今不存,长歌人生能几何,剩有青冢傲黄昏。” |
原始链接:http://www.chuanpiao.cn/html/sx2yj/141656129.html |
转自:139阅读 |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
网友评论: |
共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