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乌金山游记 .郭先理. 2004年9月11日下午三点半,我和WJ在乌金山森林公园的中心景点水晶院中的大石头上坐着,讨论着回家的事。脚下满山遍野的森林中,林中不知何处一只山鸡咯咯的叫着,显得格外宁静。 据说森林公园的大部分景点都在附近,可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去了。寺里不允许住宿,末班公共汽车五点左右回城(寺里的和尚告诉我们的),而要乘坐它,还得走三、四公里山路,下到一个叫做平地泉的村子去。 下山吧。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为了呼吸新鲜空气,解脱工作压力,我们决定周末到乌金山森林公园爬山。 乌金山森林公园是山西省的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一,坐落在榆次境内北部山区,在太原、寿阳和榆次三地的交界处。 我们是在一本名叫《山西名山》的书上找到这个景点的,书中说到:“太原市东郊外10余公里处有一座乌金山,北与罕山紧相毗邻。这里现在已是一处国家级的森林公园,是山西十处国家级的森林公园之一,但是太原市民中十有八九不知道紧挨太原还有这样一个好去处。”于是我们就开始策划出游。 首先查森林公园的电话,0354-2901000。打电话联系,头两次没人接,后来干脆就告知此电话欠费停机了。 只好在网上查找相关资料,介绍资料倒是不少,就是弄不明白该如何去。 在山西省分县地图册上的榆次境内找到了乌金山森林公园,在图上看应该是在307国道太原、寿阳界附近的罕山附近。 在从太原霞客行户外运动俱乐部(www.xkx.com)处复印的25万分之一的寿阳县地形图上找不到乌金山,发现有一个林场就在罕山南坡上,想必就是它了。307国道上离它最近的村庄是张家河。于是决定从太原的杨家峪搭车去。 约好7:30在太原火车站前会合,WJ过了8点才姗姗来迟。乘9路公共汽车(火车站到杨家峪)到杨家峪后,看见有不少面包和摩托在揽客,匆匆侃价,25元两辆摩的谈妥拉到张家河村就出发了。 摩的沿307国道的盘山路上一路上行约半个小时。开始时会车感觉比较惊险,习惯后就开始为铺天盖地的灰尘烦恼,据开摩的的师傅说,路上拉煤车多,过了早晨九点,大队的巨型煤车上路后更加恐怖。 山上气温低,坐在摩的上,我穿着夹克还觉得太冷,WJ穿着短袖,就冻的够呛。 摩的停在路边,司机指着路旁不远处的村子说,这就是张家河,林场也在村里。付款打发走了摩的。我们就在路边研究地图,身边不时有车轰鸣着驶过,卷起阵阵烟尘。 感觉应该南行下山,于是开始“摸着石头过河”。沿公路前行里许,找到一条下山的小路,就一路下山。 下到沟里发现是一个小煤矿,鼓风机和拉煤车轰鸣,尘土飞扬。 沿着沟里的拉煤路前行,浮尘寸许,十分难走。 走了一会儿,被路边一个拉煤车的司机和装煤的河南民工告知走错了路,应该返回公路上,再往前走一公里,路边会有指示森林公园的标识。 于是我们又往回走,这回一路向上爬,千辛万苦爬回山上。 沿着公路走了近两公里,到寿阳界也没看到什么标识。此时我们已在罕山的一个山峰下,怀疑走错路了,于是回头。 走到路边有一座房子处打探,迎面过来三个村姑,其中一个胖胖的中年,四川口音,手提枣木棍一条。自称是上山打狼去,我们不信,就给我们看她棒头上红色,说是狼血染成。向其问路,乌金山不知道,问庙,说龙王山有庙,由于我们搜集的资料提及乌金山原名龙王山,于是进一步探问,告知沿路边山梁上的山路走,翻过若干座山就到了,还恐吓我们说路很远,她早年去过,车行需两个小时。 我们商议一番,决定既然找到了路,多远也要去,否则就白来一趟了,大不了到了那儿,天晚了就在庙里借宿一夜,次日再下山。 沿山路转过山头入黑松林,景色顿时变的幽静,没有了尘世的灰尘和喧嚣,只有松涛阵阵,鸟语花香。时近正午(11:30),天空多云,太阳不大,脱了夹克,山风吹来,爽! 可是走了不久,就碰到岔路,选择向高处走,在路的尽头看到一座房子坐落在峰顶,门上的牌子告诉我们这是林区的一处监测站,房门上锁,屋内无人。 休息了一会,返回岔路口,从另一条路继续前行。 路两旁山坡和山沟里都是树林,风吹松涛阵阵,景色宜人,山花野果随处可见。 路上再碰见岔路,就采用穷举法走,走错了返回原处重走。当然也不可能全走错,遵循 “沿着山梁走”的原则,大方向是不会错的。 据我们搜集的资料记载,此处林区森林面积2.5万亩。一路未碰见行人,山路不宽,估计是林区护林人巡山走的。有车行痕迹,我们不太熟悉车轮痕迹,猜想是小四轮或摩托车之类的,回来后回想,可能越野车也能上去。 沿着山坡上的山路走,看着路边风景,一路拍照,一路下坡,不算太累。渴了喝口带来的矿泉水,采串沙棘吃,顿时口颊生津。 走了一个多小时,在一处山林转弯处,我们正戏说“路边跳出一条剪径大汉,手持两把板斧,喝道此山是我开”,就迎头碰见一个穿白挂皂的汉子,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我们说是旅游的。问他是否也是,他说算是工作。随后又走来一群人,拿着好几本地图,站在路中央指指划划,再问才知是到林场检查植树的领导。 被教育告知山上不能吸烟,不能带火种等等。问路得知还有20几分钟就可以走到庙里了。心中大喜,加快脚步,继续前行。 时过两点,还不见庙的踪影,于是决定在路旁树荫下休息,开始 picnic。无非就是超市买来的面包、火腿肠、矿泉水等。 蚂蚁在我们坐的石头旁搬运掉的干粮渣,不知名的鸟儿在头顶树上呱噪,树下落着许多松塔,当然是陈年的,里面没有松籽,想必是鸟兽吃了。从树上摘下新的,用刀削开,还未结籽。 酒足饭饱后,稍事休息,继续赶路。 终于看见电力线了,想必是左右就有人烟。四下寻找之际,发现一座残缺的碉堡,有枪眼、地沟,估计是解放战争期间阎锡山的军队修的东山碉堡群中的一个。 拍了几张照片后继续前行,一条新修不久的柏油路拦住去路(后来才知道,这条路是专门为景区修的)。往哪边走?不是向左就是往右。顺着柏油路走了几步,远远看见一座牌坊,心中大喜,想必是那座在网上看见图片中的森林公园的山门了。 一路奔去,转过山头,看见几辆河南牌照的车,一群人,说是拍电视剧的。一个古装小姑娘闲来无事,在发牢骚,说早上就吃了个面包,饿的前心贴后心了。 急忙问庙在哪,高速路在哪,到榆次还有多远(天色渐晚,得准备后路了)? 剧组的一个司机告诉我们,榆次市还很远,不可能走去,只能到庙里投宿,沿着柏油路一直走,五公里可以到。于是我们决定到庙里去。 沿公路走了一百米,在路旁山坡上张望,发现庙就在山坡下,黄顶房子在松林中十分显眼,沿着林间小路走不到五分钟就到了。 乌金山据说有新八景、旧十景,我们奔波一日,刚看到此一景,此时已是下午三点多了。 此庙叫做水晶院,隔壁就是林场和森林公园的一个办公的小院,门口有一个小的停车场,可以停五、六辆车。 门口停有两辆桑塔纳,路上碰见的那帮领导正在此处开会。在外一边休息的司机告诉我们庙里为为居士提供住宿。 我们去与庙里的僧人协商,被一口回绝。无奈之下只好在庙里转悠了一圈,庙里挺大一个院,也可停车,还有几孔窑洞, 两三进佛殿,急着回去,一会儿就看完了,连供的什么佛都没注意。院里有棵枣树,有五六个来玩的学生在摘枣子吃。 怕误了回榆次的末班车,我们稍事休息就下山,周围的景点也不敢去了。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的故事。 沿着新的柏油路(估计是专门为景区修的)下山,途中有小塌方。4点30到平地泉村,打问到等公共汽车的地方,是在穿过村子的一条拉煤的公路旁,公路一头到榆次,另一头据说通到307国道。 4点50不到,榆次的23路公共汽车来了,在村里掉了个头。我们乘上了返程的车。大部分路非常破,尘土飞扬,估计是拉煤车轧的。路过大、小峪口村,在流村钻过高速路(太旧路)的桥洞,晚上6点不到就到榆次市区繁华商业街,换乘901路公共汽车回太原,7点到家。 早7点离家,晚7点到家,游了一整天,累得筋疲力尽,汗湿衣衫,但也玩舒坦了。 又:那天是911。 全部真人真事,没有任何演义,仅供同好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