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御之古民居←游记攻略←野人论坛

[游记]御之古民居←游记攻略←野人论坛

2008-03-05    gx8844.com

(一)
柳城古砦仫佬族乡古廨、潘村游后,有人问,今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有人答:见了一群真的猪。
这在说明有人只吃过猪肉,还没有见过猪走路外,还说明两村的地上有猪屎,更少不了有狗屎,牛粪。满地家畜粪便说明,这是两个地道的乡村。
家畜的粪便,遗留在棱角巳经不是很分明的青石板路上。
古廨村一位80多岁的梁姓老人,晾着自己被晒着古铜一样的身躯,喃喃地说,他脚下的青石板,从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就有了,它们的存在,和进入村民住宅的石门同一年代。
古廨的石门不高,连接着一个个片区村民住宅的防护墙,现在仍然完好的保存了大部分石城墙和6个石门,守卫者站在石门隐蔽处,村外一切情况,尽收眼底。
潘村更是用大门管小门,小门前后相通的形式,把民居围得象城堡,各大套门可以住人登高、了望,一有情况即吹响牛角,村民会关闭大套门,入侵者被关门打狗,还没有进入的被挡在门外。
看得出,民居初建时就考虑好了防御的布局。
古廨村如此,潘村也如此。
让人想起了长城,想起了烽火,以及为御而建的福建南靖土楼。

(二)
村里老人说,早在宋朝时村子就有了。
古廨古民居,一面靠山,三面为一道高大的石墙,在过去的历史日子,石墙有着抵御外力侵犯的作用,可御敌、拒匪、防偷。民居古屋的小巷子,犹如迷宫一般,进入其中,不谙熟其布局设置,只有兜圈的份。
柳城县志记载,明朝洪武二年,古廨曾为一个巡检司。当时整个柳城县有两个巡检司,一个在东泉,一个就在古廨,由此可见古廨当时就初具规模,一度成为经济、文化的重地。
一道高2米左右、宽约80厘米、块块大石头垒成的古墙沿民居而建,尽管没有浆灰,经历风雨仍牢固。沿着城墙从北到南有6个石门,其中第二个特别牢固,或者就是当年巡检司的所在地了,村民们称其为官门。至今600多年后,墙根、石门、古道并没有因岁月变迁而消失,仍保存比较完整。
古廨民居里最高的建筑叫“炮楼” ,在窄小的巷子看其约12米高楼顶部,即仰头掉帽,“炮楼”可以说是民居中建筑得最好的老屋之一。
古廨的西面,是秦家大姓的祠堂,紧锁的古建筑,曾做过村里的学堂。
民居有始建军于清代的,也有始建于是明代的,随处可见镂空砖雕,墙上的石刻和老砖及青苔,都是古民居的见证。山中有暗河,供村子里饮用,村民只要食粮满足,足不出民居古石墙,就可生活数月。每座古屋均为坐东朝西而建的,一间间纵向相连而建,前一家的后院是后一家的前院,座座古屋相通,方便村民们危急时逃生。
如今,古廨有170余户700多人,耕地1600亩,山地600多亩。守着古民居的是一群老人和孩子,因为城市的诱惑大于古民居。倚门的老人,流露出对儿女归来的企盼。
试想,有一天古廨成了像周庄、黄姚这样的旅游古镇地,儿女们或许会不盼自归。

(三)
潘村的海龙山是柳城最高的山,海拨774米,有当地“海龙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低头,马过要卸鞍”的民谣为证。至于其来历,有着这样的传说——海龙山原来并不是山,而是平原,有一年夏天天降暴雨,人间洪灾。伏羲和女娲不忍心看到人间遭受天灾,就令一只葫芦立地成山,让人们躲避这场灾难。洪水退后,人们为了纪念伏羲和女娲,把这座山取名为海龙山,并在海龙山上修建了伏羲和女娲兄妹庙。明时,都司龙韬曾在此筑城称王为了抗击清兵的入侵,当地名将在山上筑城防御,守卫者在山上看到入侵者来,仍是以烟火为信号,清兵10年未攻破。
向导原因,我们最终没有上到海龙山。抬头,白墙房屋,衬映在绿莹莹的山上,那是牧羊人的住所。
虽然房子破了些,但潘村的旧戏台和墙上戏曲获奖的奖状,印证了村里人“我们村有着唱戏历史”之说。桂戏折子戏、彩调剧,是远离都市潘村人自娱自乐的手段。
潘村最有看头的是门。
大套门是村子的第一道防线,每一家的大门是第二道防线,与别家院子相通的后门是第三道防线,以此类推,村子里形成了一个循环,颇有地上的地道之味。破旧见着木纹的门扇,看得出有着一定的历史,上雕刻有金钱图纹的门脚石多为40厘米见方,可防门脚腐蚀,又可供人歇息。门边还有供狗和家禽出入的小洞,狗从里面伸出头,有人来了叫几声,邻里也吠声四起,鸡鸣鸭叫。
入得一民居,村民招待客人的是用生盐泡的老坛酸,吃起咸香脆口,食欲撩起,用梯盆里大瓢盛粥入碗,大口食之,嘴咽粥间不断地说:好吃,好吃,真好吃。
感受了古民居民风的对故御之、对友善之的纯朴。

2楼

转自:http://www.gx8844.com/bbs/dv_rss.asp?s=xht&boardid=6&id=40837&page=37234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