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首页 |  北京 |  上海 |  杭州 |  南京 |  西安 |  广州 |  深圳 |  苏州 |  国内景点门票价格大全 |  游记
票价搜索 > 旅游景点 > 游记 > [游记]大寨村旅游大寨村游记大寨村评论大寨村周边酒店大寨村图片

[游记]大寨村旅游大寨村游记大寨村评论大寨村周边酒店大寨村图片

2008-06-10    chinahotelsearch.com

详情 游记 评论

中华第一村——大寨村,是晋中地区昔阳县的一个山村。这里穷山恶水,七沟八梁一面坡,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通过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并通过艰巨劳动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因此,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肯定和表彰,并于1964年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而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  现在的大寨已经成为一个优美的公园山村。层层梯田庄稼葱绿,田田池水波光旖旎,人造森林郁郁葱葱,处处果园硕果累累。大寨村窑洞整齐,街道干净、清洁,人民热情好客。大寨的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已经大有改善,是一个成熟的农业旅游区。  大寨相续建成了陈永贵墓、大寨陈列馆、郭沫若诗碑、梅花鹿场、六个纪念观景亭,开放了陈永贵故居、周恩来住址等,为大寨增色不少。

对于大寨,凡是经历过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人,可以说无人不晓。1964年,伟大领袖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此整个世界都知道了大寨这个名字。时隔30年,来到了大寨,登上虎头山,俯 瞰狼窝掌,注目那些别墅式的新居,内心隐约泛起许多感慨。

大寨位于山西省昔阳县,是太行山西侧、黄土高原边缘的一个山村,因宋朝军队在此扎大寨而得名。

其实,大寨并不大,也不特别,60年代时,不过是荒山上58户人家的山村。村里的山地在一个叫狼窝掌的山沟里,无雨则旱,有雨成灾,村民生活很苦。五十年代中期,一个叫陈永贵的人,带领村里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整山治水,致力于农业生产。1963年一场洪水,把村里220多间的房屋冲倒190多间,70多户人家失去住所,同时也冲毁了山田。面对这番景象,陈永贵不信邪,带领乡亲们盖房子,修梯田。谁知第二年又来了一场洪水,再次把梯田冲毁了。大寨人不服气,改进了梯田的结构,增强了抗御洪水的能力,第三年的洪水再也没有损坏大寨人的梯田。他们继续引水浇灌,整治山田,粮食产量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大寨人就是这样,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互助的精神,塑造了一个时代的民族精神。

不仅如此,大寨还是毛泽东农业思想的实践者。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毛泽东看到农业发展的依靠和动力,并且从陈永贵在劳动中领导生产,看到了拒腐防变的希望。大寨成为一面旗帜后,陈永贵和他领导的人,继续忠实地实践着毛泽东思想,积极组织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搞农田水利建设,实现农业机械化。那个时代的人们,都有一种博大的世界心怀,要为人类发展做贡献。陈永贵,这位后来拿工分的副总理曾经说过,"站在虎头山,眼望天安门,胸怀全世界。"

踏上大寨的土地,有一种说不清的心情。大寨那片青色的房舍依然存在,也有人居住,不过那房舍更像是历史的遗迹。穿过大寨村,沿着村后的小路上山,目中所闪过的景象,似乎是拼凑的记忆。那条曾经撒满大寨精神的山石路,已经铺上平展的柏油路面,可以把大巴车开到山半腰。眼目中的大寨,已经不再是整齐的梯田,昔日虎头山光秃的山坡,已经被浓郁的树木所遮盖,150多种茂密的树木,得来了"森林公园"的美誉。

管怎么变,大寨毕竟是一个山村,而且是乡土气息很浓的地方。在这里,绝没有因为大寨曾经名噪一时而改变了传统的纯朴,找不到丝毫的洋气。尽管大寨人住上了别墅,但房舍间、田园上、话语中,仍是最普通的山乡风情。

6公里长的环山路掩藏在茂密的树木之中。寻路而上,回顾四处,处处可以感受到曾有的辉煌。半山路边有一处六角碑亭,树立着一块碑刻,这就是周总理纪念碑,记载着周恩来三次登上虎头山的情景。据说眼下郁郁葱葱的山色,就是按照周恩来的指示绿化的。这里还留下过叶剑英、邓小平、李先念等许多人的足迹。郭沫若先生的骨灰也撒在虎头山上,山顶也有他的纪念碑。还有,曾在中央工作了八年并任职副总理的陈永贵,就安葬在虎头山上,以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展示着曾经的风采。从1964年到1978年,这里累计有134个国家和地区的960万人来参观,而今每年仍接待20万来客。

还清楚地记着,30年前父亲曾经来过这里,回家后介绍了大寨人战天斗地的事迹,让我对大寨也有向往。改革开放以后,这里好像被人遗忘了,极少有人再提及大寨,那个寻访的念头也淡漠了。而今来到大寨,一下子唤醒了早年的憧憬,一切都回到了过去,倍感亲切。

经过大寨人的努力,原来的"七沟八梁一面坡"改造的梯田已经不在,而名扬天下的"大寨田"多数已成为林场,以貌得名的"虎头山"和因狼出没而被称之为"狼窝掌"的地方,已经成为显现精神的载体。大寨人不再是黄土的耕耘者,工商业发展初具规模,只有大寨精神依然根植在这里,而这精神曾在整整十五年里,激励着中国人不懈奋斗。

转自:http://www.chinahotelsearch.com/t/zh_CN/031100L000006.html336阅读

游记文章由机器自动选取,来自其它网站,不代表票价网观点。

网友评论:

0篇回复 «上一页 下一页»
我来评论:

主要城市景点票价查询 · ·


搜索2万余景点信息
关于票价网 | 景点查询 | 地铁查询 | 站务论坛 | 网站地图
© 2006-2020 piaojia.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海网安备1101000238号 京ICP备14045893号 联系我们:dnzm9@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