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平遥古城198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目前全县境内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90处。平遥古城是我国境内,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县城。由于县城的建立,到清道光三年(1823年),在平遥古城内诞生了全国第一家票号“日升昌”。“日升昌”的创立,在中国古近代金融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近代性质的新型金融业,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商业和金融肌体中逐渐生成。 迄今为止,这座城市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原来的建筑格局与风貌特色大体未动。平遥县城墙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建,周长6.4公里,是山西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 一座城城墙。明、清两代都有补修,但基本上还是明初的形制和构造。城为方形,墙高12米左右,外表全部砖砌,墙上筑的垛口,墙外有护城河,深广各4米。 位于太原市西南的平遥县是全国仅存的4座完整古城之一。1997年12月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把平遥古城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报告对平遥古城的评语为 “平遥古城是中国汉民族城市的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而且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为人们展示了一幅非同寻常的文化、社会、经济及宗教发展的完整画卷。” 10月3号早晨6:55分,我们乘坐的2519次火车抵达了平遥车站,走出站台,我们一行人就此开始了山西之行的第一站——平遥古城。 也许是我们到的太早了吧,整座古城还在沉睡中没有苏醒,街道两旁的店铺都还没有开门,路上的行人也很稀少,在微微的晨雾中,整座城市散发着幽幽的古朴肃静气息。虽然这种安静的氛围和整个古城配在一起十分和谐,但是对于我们几个刚刚做过一夜火车,旅途劳顿饥肠辘辘,想要快点找家小店吃点早餐的人来说,情形就有点麻烦了。无奈,只能在街上先漫无目的的转悠,等待着这座城市从睡梦中醒来。 当我们第二次走过明清街时, 终于找到了一家店,匆匆添饱了肚子,我们开始正式的游览古城。由于开始不了解情况,没有在进口处买通票,我们只好先沿着地图到最近的售票口买票,印象中好像再次穿过明清街(整座古城最繁华的商业旅游街道),看着两旁的景点苦于手中没有门票,只能悻悻的走过去,等着待会儿回来再一饱眼福了。     有了通票在手,我们在城里可就畅通无阻了 ,(不过攻略上说想要进普通民宅的话还是要得到主人允许且有时要象征性交点参观费的)票上一共有19处参观景点:[/color] 平遥城墙 平遥文庙 日升昌 清虚观 县衙署 城隍庙 雷履泰故居 中国商会 蔚同庆 天吉祥 百川通 古民居 中国镖局 华北镖局 蔚盛长 蔚泰厚 汇武林 同兴公 由于下午还要赶车去台怀镇,我们只去了其中的11处,不过主要景点都包括在内了。 1、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当时全国的金融中心“日升昌号”了。 日升昌票号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私人金融机构,开中国银行业之先河。日升昌票号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由山西省平遥县西达蒲村富商李大金出资与总经理雷履泰共同创办。总号设于山西省平遥县城内繁华街市的西大街路南,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分号达35处之多,遍布全国大中城市、商埠重镇。日升昌票号以汇通天下闻名于世。 日升昌票号创立之后,继有祁县、太谷富商大贾竞相效仿;后有南方票号崛起,从而形成了全国性的金融网络,对清末民初商业贸易以及近代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大进作用。 日升昌票号旧址于1995年开始大规模开发整修,1995年12月,日升昌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被辟为“中国票号博物馆。[/color] [color=Black]在各个掌柜、账房、会客厅、银票帐簿陈列室走一遭,外行的我们也就是看个热闹,感叹一下古代时期的金融机构体系的正规和完善,估计当时的管理制度对现代金融业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吧。    2、在“日升昌号”中提到了一个名字——雷履泰,此人就是当时平遥县有名的首富,首富的故居一定有很多值得一看的地方了。 宽敞的院落,华丽的装修和各种珍贵的文物摆设自不必说,就连人家家中的院墙里都埋着铜钱,真是名副其实的“铜墙铁壁”阿。   3、镖局 在镖局里,上演了现代版的“三个火枪手”,照片的效果那是相当的好啊。我们一行人把里面的兵器挨个耍了个遍,算是过了把冒牌镖师的瘾。不过话说回来,人家古代的镖师行当还真不是蒙人的,那些兵器各个分量都不轻,估计杀伤力也小不了,使用者一定的有点真功夫才行。记得其中有个大号锤子被大元拿起时他身子不由晃动了两下,蛮险的阿。[/color]  4、汇武林 [color=Blue] 汇武林是一处结构独特,集镖局与教场于一身的传统武术陈列馆。原为平遥著名的八卦拳师王伦先生会友、习武开镖局,设教场的旧址。总面积达2800平方米,它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面是陈列馆,共三进院,后面是一个演武场,内设九个展室.本馆鉴证了平遥武术的起源兴起、发展与晋商的兴衰,浓缩了平遥古城的武术文化。 汇武林展管不仅展室多,而且内容丰富全面,不仅有实物资料千余件,如《论语》、《道德经》等经典,还有很多平遥古代的武术名家,和现代武术名家以及佛、 道、儒三教的创始人等的画像。馆内展有十八般兵器中最为著名的程咬金的大斧,关公的青龙偃月刀、谢真谢宝的三股分叉,鲁智深的月牙铲等练武兵器,供游客怀旧、试功、和缅怀古代武术名家当年的风采。[/color] [color=Black] 其中陈列的几幅太极拳法,意形拳法的脉络图引起了几位男同胞的兴趣,并对图中几处的画法产生了疑义,呵呵,孰对孰错,只有当时的古人知晓了。   5、县衙 印象最为深刻的当属在县衙署看县太爷审案了。虽然由于扩音器不大清楚,没有听清全部对话,不过可以大致推断当日审的案子好像就是个不孝子不赡养老父的一般民事案件,绝非什么无头女尸之类的刺激命案,估计后者审理太过复杂不宜于这种短时间的供游人观看的形式。话说回来,大家到这里来也就是在实地实景看个热闹,真想看复杂悬疑的凶杀案、巧妙机智的推理的话,电视里每天不知道有多少个台在播**包青天之类的电视据,恐怕都泛滥成灾,让人看得乏味了。 值得一提的是演员们的敬业精神,虽说就是一个应付游人观赏的一般性演出,又不是拍什么正经八百的影视作品,更别说参评什么奖项,但是从始至终,演员们的表演都很到位(至少从我看得的几个部分如此),顶着大中午火热的日头,穿着厚厚的戏服,演员们无论是走位还是说台词,动作、表情都很到位,让人感觉不到是在应付游客的迹象。尤其是那个演“不孝儿子”(忘了他的戏名了)得演员,眼神一直很专业,只是在结束下场前对我旁边蹲在角落里看演出的小男孩儿挤了挤眼睛,真是俏皮的可爱。    6、城墙 城墙周长6163米。高8~10米,底厚8~12 米,顶厚3~6米。墙身素土夯筑,分层铺设稻草为拉筋,外壁城砖白灰包砌,顶部青砖铺墁,内向设泻水渠道。环城墙辟城门6道,东西各二,有上下门之分;南 北各一。各门交错设置,门外筑瓮城,内外皆用条石铺墁,门洞上原建城楼各一。城墙四角设平台,原各建角楼一座,现城门楼角楼失存。东墙城门上尚存尹吉甫点将台。城墙内侧筑马道。城墙外壁分段筑马面71堵,上建敌楼各一,中架木板,外设箭孔。城墙上设女墙高0.6米, 堞口高2米。 每座城门外都有重门瓮城,瓮城就是围在城门外的小城,或圆或方,平遥的瓮城均为方形, 高与大城同,城顶建战棚,瓮城门开在侧面,以便在大城、瓮城上从两个方面抵御来攻之敌。瓮城设内、外门,平时检查来往过客,有可疑时报警即可关上两座门,瓮城内被关之敌人即成“瓮中捉鳖”之势,故名之。 登上城墙,上面的视野非常好,可以俯瞰城里东北部分。回身看城墙自身的结构,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卧虎藏龙里章子怡和杨紫琼对武的场面背景。6163米的周长,骑车环绕是再好不过的,只可惜我们只能在中心地带稍作停留。     其他几处由于时间关系只是走马观花看了看,没留下太深的印象。只从照片中的一张“待字闺中”(wx起的,还算贴切哈)想起了古民居里,小姐阁楼上的“窥视孔”,因为古时的女子在出嫁前是不能随便下楼出门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估计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只有靠阁楼墙上的窥视口来看楼下院落里的情形,比如出现哪位风度翩翩的才子啦哈哈哈哈。  中午就餐于县衙附近的一间餐馆,吃到了xh极力推荐的山西过油肉,还有平遥特产冠云牛肉,以及当地的面食特色:碗秃,主食吃的是揪片儿。过油肉口感很好,入口软软的滑滑的,肉炒得很嫩,之后在别处也吃过两次,感觉还是这家做得最好,虽然稍稍有点油,主要是我不吃肥肉,所以感觉不大习惯,不过客观的说,要是到了山西,这道菜是不可不尝的,确实很有条特色。冠云牛肉就不用说了,决不是浪得虚名阿,确实好吃:).碗秃的名字从何而来至今我还没有考证到,其做法就是白面切成厚片,不知道做了什么特殊处理,面很滑,很筋道,一片片整齐的排列在一起,再浇上调制的汁水,本来普普通通的白面居然就这样产生了神奇的滋味,真是奇妙阿。主食揪片儿也很受欢迎阿,据说是先把面弄成圆柱形的小条,然后再一点点揪下来,从碗中看他的形状,感觉厨师的手法确实非同一般阿,怎么能揪得那么小,那么均匀阿。六个人一顿饭70+,在旅游区这个价格已经很公道了。  一顿“风卷残云“过后,我们下午去看了看城墙和几处小的景点,并在临走前买了些牛牛肉打算带回去分给同学和家人享用。 我们今天主要是在明清街、西大街(日晟昌)一带游览,这里比较商业化,旅游的痕迹较重。古城的东门附近则更为安静,也更接近古城里平遥人自己的生活,一路走过去,有在自家门口下象棋的,有拉着煤车的,,东门往南一点平行的城隍庙街街头,是平遥中学,中学门口不远处有一座天主堂,据说星期天的早晨可以看人们在那里作弥撒,一个典型的中国城墙脚下,一群虔诚的天主教徒,如此大的文化反差,在这里却又如此的和谐。  总体说来,120元的通票,学生票半价,能在古城里游览这么多地方,已经很值了。 其实如果时间允许的话,骑自行车在平遥城里逛一逛是最好不过的,离开旅游区,穿梭于城中的一条条小巷,路过普通的居民宅院,能领路到古城更加真实的一面。如果有缘夜宿在民居里,亲历他们的生活场景,体会就更加深刻了。  只可惜时间和金钱都不允许我们作这样的安排,我们只能尽量多看几处景点然后于下午2:30坐车返回太原。 话说这太原的长途汽车站还真是一绝,分什么总站,南站,北站,把初来乍到的我们搞得晕头转向。先是在南站下车后,打车来到总站,结果得知去往台怀的车要到北站去买票,结果最后一班车的时间是5:10,抬手一看已经是4:50,时间真是紧迫阿,打车风尘仆仆赶到北站,跑步奔向售票处,这一路真实刺激阿。不过总算是赶上了末班车。 坐上了长途汽车,总算是松了口气,不过想到要到到了台怀差不多要夜里十点多,再现找住处,真是有点让人皱眉阿。 呵呵,也许是吉人天相,xf和yl走在第一排,就和车主攀谈了起来。车主常年走这条线路,对沿途的旅游,交通,住宿等各种信息是十分的了解,在他的建议下,我们决定夜宿忻州,第二天再随他的车奔赴五台山。这样可以省去夜里住宿台怀的“高额“的食宿费(半夜在旅游区找住宿,肯定被宰死啊)。他们也可以少去山上一趟(当然剩下的乘客要被换到别的车),双赢的结局嘛。 于是,在当晚七点钟左右,我们就在车主的推荐下入住了忻铁大楼,就是忻州铁路的招待所。非旅游区的小城市,消费水平确实很低,火车站旁的招待所居然标间才每人25,还有热水洗澡。但由于没有三人间,我们6人的这种组合只能选择住两个4人间,每人10元,真是便宜阿。 住宿解决之后,一定要吃一顿阿。随便找了家餐馆,点上几道菜外加山西特色刀削面,又是一段fb阿:)其实山西的小吃主要是面食,炒菜和其他地方也差不多,只有过油肉算是地方特色了,于是晚上又被我们"请"上了饭桌。 吃饱喝足,买了点明天的早点。回来洗漱完毕,定上明早4:30的闹钟,上床睡觉。疲惫了一天,终于可以休息了。刚躺下,大家还有点兴奋,boys那边尤其明显,“恐怖”的笑声透过不怎么隔音的墙就从隔壁传了过来,苦命的yl遇睡不能,抬腿奋力向墙踢了几下,无奈boys聊得甚high,根本没有察觉,yl几次“发威”都没有收效,只得作罢,我们三个girls聊了一会儿,睡意袭来,终于进入了梦乡。 ps: 1、要到山西旅行的朋友们,尤其是要到太原换乘长途汽车的,一定要事先弄清相关的车次和具体的汽车站名,不是每次都能像我们这么幸运赶上末班车的。 2、去平遥古城不宜过早,太早景区、店面都没有开门。不过要想在街上步行感受古城的清幽,倒是很好。 3、小吃:一定要吃那里的牛肉,真的很好吃:)
|